<%@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央行专家提“六个钱包买房” 为何戳中年轻人的心?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被自己的“六个钱包”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原标题:央行专家提“六个钱包买房” 为何戳中年轻人的心?)

“六个钱包买房”的说法为何戳中了年轻人的心

樊纲的言论不幸戳中了“利益相关”的年轻人的痛点,这才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被自己的“六个钱包”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年轻人漂泊异乡打拼,竟然连住有所居都保证不了?若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竟然要掏空夫妻双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三代人“六个钱包”的积蓄?樊纲的发言被公开报道之后,一时引发了不少争议。

央行专家提“六个钱包买房” 为何戳中年轻人的心?

说句公道话,由于个别媒体断章取义,公众对樊纲的本意其实是有所误解的。回溯当时的语境,当台下观众提问年轻人是否要买房时,樊纲的原意是说,“六个钱包”是衡量家庭条件的重要指标,如果财力允许,应该利用好按揭贷款的机制,而如果财力不允许,则应考虑租房,不要勉强“上车”。

作为研究房地产政策的专家,号召年轻人量力而行,樊纲的发言其实无可厚非。只不过,在许多年轻人都为房价而感到焦虑的情况下,樊纲的发言内容正好激活了公众的“怒点”,这才无辜“躺枪”。

青年群体从来都是网络舆论的主力,而住房则是中国青年的一项“刚需”,年轻人面对“刚需”难以满足的现实,自然会产生不满。在任何国家,购房都是一笔重大支出,而在中国这一矛盾尤为明显。一方面,买房对年轻人并不容易,另一方面,“有恒产者有恒心”的传统观念,以及房子与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挂钩的严峻现实,都给年轻人带来了强烈的购房需求。

这种强烈的购房需求,让一些年轻人有了不计任何代价都一定要买房的观念。为了买房,父辈掏空家庭攒首付,年轻人将大部分工资用于偿还月供,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前段时间热议的“隐形贫困人口”,其中也提到了为了还房贷,某些高薪白领无法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樊纲的言论不幸戳中了“利益相关”的年轻人的痛点,这才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

其实,当我们询问老师、朋友,自己现在是否应该买房,得到的回答很有可能与樊纲的说辞差不多。但那时我们不会愤怒,因为老师、朋友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也要承受高房价带来的种种弊端。然而,当这些话从一名公众人物那里说出来的时候,人们的情绪自然就不一样了。尽管樊纲个人并非负责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官员,但是,公众却难免对公众人物产生某种“管管房价”的期待。这种期待,很容易让舆论对公众人物的发言产生误解。

事实上,中国的住房问题非常复杂,国家也一直在推动各种政策,实现“房住不炒”的终极目标。解决房价问题的“秘诀”,还是要到经济结构转型中去找。欲将房地产与中国经济体松绑,不仅需要房产税、限购等短期调控措施,更需要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化解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问题。而对普通人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则是不轻易被断章取义的报道干扰心绪,用合理的心态面对现实压力,做出理性的个人选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0岁,体检主要查这4大项,别随便乱查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15 11:51:48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留学生日报
2025-11-19 13:41:05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72岁老人中毒身亡!医生提醒:吃完降压药千万别碰它,中老年要看

39健康网
2025-10-28 19:30:54
历史上的四位奇人,每500年出一位,能博古通今,如今的奇人是谁

历史上的四位奇人,每500年出一位,能博古通今,如今的奇人是谁

掠影后有感
2025-11-19 09:55:42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越扒越深了!网传赵某晖“吞掉”人家装修款,有业主直言她坏良心

火山诗话
2025-11-18 06:39:29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憋屈的国宝:用七千斤名玉打造,被当腌菜缸,装了300年咸菜

鹤羽说个事
2025-11-13 10:49:43
刀上无DNA差点钉死案子!律师盯着伤口照片:这绝不是唯一凶器

刀上无DNA差点钉死案子!律师盯着伤口照片:这绝不是唯一凶器

阿雹娱乐
2025-11-19 16:16:38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发的1个公告

寻途
2025-11-12 18:54:46
花生再次被关注!调查发现:糖尿病常吃花生,不过半年或有6好处

花生再次被关注!调查发现:糖尿病常吃花生,不过半年或有6好处

蜉蝣说
2025-11-20 14:40:39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15号模特广东冠军后续:一身赘肉是何来头?最新回应:会给交代!

阿纂看事
2025-11-19 09:07:36
即将见证历史?中方5步反击,实施第3步,日本即将服软认错?

即将见证历史?中方5步反击,实施第3步,日本即将服软认错?

时时有聊
2025-11-20 07:39:14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这菜再贵也要吃,现正大量上市,通便排毒、杀菌消炎,别不懂吃!

阿龙美食记
2025-11-17 13:59:43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苏预警!影响7市!

江南晚报
2025-11-20 03:54:12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解放军4舰已启航!目标明确,中方警告已升至最高,大刀随时砍下

boss外传
2025-11-19 21:00:02
曾估值近百亿,如今却无人问津!这个品类正渐渐“消失”

曾估值近百亿,如今却无人问津!这个品类正渐渐“消失”

毒sir财经
2025-11-19 21:09:11
“80后”孙文杰任上海闵行区副区长

“80后”孙文杰任上海闵行区副区长

澎湃新闻
2025-11-20 19:26:28
广东103:75超级逆转山东夺得金牌,杨溢就是下一个徐杰

广东103:75超级逆转山东夺得金牌,杨溢就是下一个徐杰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20 22:01:43
笑死了!年轻人上班不必唯唯诺诺,因为大家都在不同领域捅娄子呢

笑死了!年轻人上班不必唯唯诺诺,因为大家都在不同领域捅娄子呢

夜深爱杂谈
2025-11-19 21:57:39
周迅遭丑闻曝光,陪玩陪睡成争议焦点

周迅遭丑闻曝光,陪玩陪睡成争议焦点

王瑄自驾
2025-11-20 06:12:32
2025-11-20 23:52:49

上海房产

安澜上海:从“全球地王”走向全球卓越水岸生活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头条要闻

媒体:中日之间交锋继续 全世界都是"当事方"

财经要闻

揭秘三体公司原CEO许垚投毒杀人案始末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科技要闻

马云发话了:冲第一

汽车要闻

AI驱动内容营销新纪元 2026网易年度新车总评榜揭晓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30天冲刺!下一站,“上岸”!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全球颜值最高女孩集体掀桌,网友:太爽了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