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潮湿的初夏,上海楼市异常冷清。今年5月,上海一手房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8.1%;6月颓势加剧,6月1日至18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5.4万平方米,同比下滑45%。数据寒冷的背后是调控政策的严苛。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上海一手房调控愈发收紧,不少开发商反映,年初还少量放行高端项目预售许可证(简称“预售证”),而近期上海市中心单价10万元以上的项目预售证几乎无一放行,甚至价格报批都不予受理。
对米格尔(MiguelMontenegro)来说,中国与巴拿马共和国建交的消息就像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和4月第一次来中国参展相比,上周在北京的展会上,来我的展位咨询的人数至少增加了10倍。”作为展会上唯一一家来自巴拿马的房地产商,巴拿马Omega房地产公司CEO米格尔突然成为了现场最受欢迎的参展商,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建交的消息给我们做了一个巨大的免费广告,每天都有好几百人来咨询。”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
尽管近年出现了不少对内地资金涌入买楼抢地推高房价表示不满的声音,对于香港开发商和中介机构、售楼人员来说,却恰恰相反,他们应该是少有的特别欢迎内地客到港买楼的群体。数据显示,2016年前10个月,内地买家占香港3000万港元一手豪宅成交的比例达到27%,而最大金额的前30宗交易里,有47%均是内地买家,不少还是一次性付全款。
毕业季、实习季的来临,催生京城新一波“租房热”,与之同时,乱象如影随形。近日,一种新型的租房骗局在京城出现,其常见模式为:租户和中介签订租房合同之后,中介自称被一家公寓收购,将租户“转”给公寓方,当租户重新签订租房合同时,却被要求使用指定的软件按月交租。
6月28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从“‘感知上海’——中外媒体看上海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动中获悉,“家门口工程”主要围绕老旧小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将传统的自上而下“定了办”,转变为自下而上“商量办”。3年来通过发挥居委会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广泛听取业委会、业主代表、物业公司意见,各街镇发动各居民区共申报并实施了新增楼道休息椅、信报箱、楼道扶手等612个项目,受益小区253个。
以往到了每年四季度,银行惜贷情绪才会明显变浓,但今年京城房贷市场却提前“入冬”。在“3·17”新政之后的100天里,银行房贷利率笔直爬升,被视为“定向加息”;放贷则变成拉锯战,时间大幅延长,打乱不少购房者的计划。叠加银行获取资金成本走高因素,业内人士预计,二季度后银行贷款收紧趋势可能还会延续,房贷市场还会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