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建国东路143弄小区,一片老旧低矮的二级以下里弄房屋中,高耸着一座废弃的大型水塔。水塔是上世纪早些时候为解决上海供水问题而建造,但随着城市更新,很多水塔已废弃,上海市中心还留下的水塔已不多了。而这座20多米高的大型水塔之下,竟然“长”出了一个破旧的三层小楼。三层小楼内住着三户人家,蜗居在水塔之下40多年,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记者日前走进了“水塔下”居民的家中。
水塔曾是上海重要的城市设施。上海的地势西高东低,上海当年最大的水厂——杨树浦水厂位于上海东区,地势较低,要想实现往西边供水,水要从低处往高处流,聪明的建设者们想到在沿线建造水塔来平衡水压。
没有人说得清,建国东路143弄小区中的这座水塔具体建于哪一年,但有里弄中的老居民说,在里弄建造之初,建设者就将水塔考虑在内。
这座水塔体量较大,外立面满是斑驳,但能看出外立面当年是淡黄色的。它算是上海保存相对完好的水塔遗迹。在“小红书”上会看到不少拍摄这座水塔的照片,有网友说,看着挺有历史感与美感的。
但真正走进水塔之下的人家,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是另一番景象。
建国东路143弄小区都是建造于八九十年前的二级以下里弄,破败、脏乱,很多居民还在拎马桶。水塔之下的三户人家生活,更是窘迫。
水塔下的二楼住在马阿姨一家。从水塔背后的一个小门进去,爬上一段倾斜狭窄的楼梯,就到了她家。
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摆着一张双人床、一个小柜子、一个电脑桌、一张小餐桌,还有七七八八的生活用品,两个人已很难在屋内转身了。房间的高度只有一米八,马阿姨说自己人高马大的儿子,站在房间里要低着头。楼上一间10平方米小屋也是她家,要通过一个简陋的楼梯爬上去。
走进小楼内才会发现,当时这个小楼盖得还挺“巧妙”,水塔的几根立柱完全被嵌在楼内,但也造成了房间的不规整,不知道什么地方就莫名其妙“伸”出一段立柱。
40多年前,马阿姨住进来的。当年是单位分房分到这里的。马阿姨与丈夫过来一看,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房子啊,头顶上是水塔,有个比三层楼还高的巨大容器,不会掉下来吧!”
有老居民说,最初的水塔下并没有建造房子,但上世纪早些时候,上海非常住房紧张,小区里面能建房子的地方都建了房子。不知道是谁想出来,把水塔下的空间也利用了起来。于是,就有了这座奇葩建筑。
水塔下的房子虽奇葩,却属于“正正经经”的单位分房。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小青年能有一套单位分房,很难得。
马阿姨对房子再不满意,也没办法,因为没啥其他选择了。
夫妻两人就住了进来,后来有了儿子。最初只有二楼的一间房间。最挤的时候,马阿姨带着儿子在床上睡觉,她的丈夫在屋内打地铺,因为家里放不下更大的床了。后来,她有了楼上的小屋,生活空间才稍稍大了一些。上厕所要拎马桶,拎了30多年,一平方抽水马桶还是前些年政府改造时才装上的;楼内连个合用的厨房都没有,马阿姨做饭就在楼外门口,自己搭个灶台。
水塔之下的房屋历经几十年,早已破败不堪:木楼梯一踩上去就嘎嘎直响,木窗户摇摇欲坠,墙壁都是“发酥”的。记者们那天进去时,不小心踢翻了马阿姨家的门槛。善良的马阿姨宽慰我们说,门槛早就松动了。
马阿姨最担心的是头顶上的水塔。前几年,老化的水塔外墙严重起皮,眼看就要脱落了。“从十几米高的地方掉下来,可不得了。刚好会掉到我们的屋顶。”马阿姨说。
街道居委赶紧找了专业施工队,对水塔进行维护,能铲掉的外皮就铲掉了,其他地方用围网尽量围起来。
今年7月底,黄浦区将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建国东路143弄小区所在的建国东路68、67街坊,即将在本周末迎来旧改二轮签约。终于,“马阿姨们”也将告别水塔下的蜗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