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就业难,与地产降温有关

0
分享至

马上到6月份了,“最难毕业季”来了。在我印象中,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似乎每年都是“最难毕业季”,但今年更难,难到学子们走出校门都难。去年以来,屡有名校毕业生,硕博士等高学历人才考公、考编,到街道办工作,甚至要当城管和协警等报道,看来就业真的难。问题是,我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每年还保持5%以上的增长。而且,近些年各界都在焦虑“人口红利”衰退。照理说,不该担心就业问题呀,为什么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么难呢?

我发现,很多毕业生要么选择传统的高薪行业,要么选择稳定的行业。前者包括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业、文化传媒等行业,这几年基本上承包了应届毕业生近60%的求职意向;后者就是机关国企事业单位了,包括下沉到街道、社区等基层的岗位。如果找不到上述岗位,很多人进入半就业状态,要么继续考公考编,要么考研,要么就没事瞎晃,啃老的也有一大把。

或许前两年毕业的一部分学生,现在还没有在严格意义上实现就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态势呢?或许与前几年部分行业过度繁荣,并在资本裹挟下,呈现泡沫化和持续高景气的现象,导致一段较长时期内高薪岗位暴增,给整个市场传递“高薪岗位很多”的不健康信号有关。

一旦挤出泡沫后,资本不再裹挟了,就业吸纳能力便迅速衰减,上下游一损俱损。这些行业包括房地产、金融、互联网、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等。它们都是资本密集型或资本运作型行业,也都得到政策大力支持。短期内,如果出现“政策扶持+资本扶持”,则一定有一段极度繁荣的镀金时代。以房地产为例,2016年-2021年这六年,是地产的空前繁荣的六年。

这段时期,前100名的开发商都在“冲千亿、冲万亿”,搞规模竞标赛,“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是标准动作。开发商在跑马圈地,高价拿地、高成本融资的同时,也在高薪揽人。地产公司总裁、副总裁动不动就上千万年薪,部门总监年薪达50万以上,一般员工也有20万以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此高的薪酬待遇,上下游60多个行业活得滋润。

目前,地产直接从业人数和建筑行业有7072.4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1/19。在5809万建筑行业人里,有3591万人属于“房屋建筑业”。地产持续繁荣的另一面,就是金融超常规扩张。2021年,银行业总资产达到344万亿,相比10年前增长158%。天眼查数据显示,2010-2019年的这10年,金融行业新增加了35.8万家企业,相比2010年扩张了2倍多。

2010年以来的10年,大型银行从业人员基本稳定,增幅不到10%,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从业人员增长一倍多,信托公司增长1.8倍,金融租赁公司增长4倍多,消费金融公司增长308倍。本质上,这是地产正规融资渠道受限后,影子银行大行其道的结果。很多还并未纳入其中。以深圳为例,房产中介从业者大概在4万名左右,但资金中介有8万名以上。

当开始挤泡沫的时候,比如2020年下半年以后,房地产一揽子长效机制落地(贷款集中度、三道红线、自有资金拿地和付首付),资管新规重创影子银行。再加上,疫情冲击下,老百姓购买力没那么强大了。于是,地产、金融业也好,原来的行业潜力逻辑、经营和盈利模式都变了。按新逻辑匡算,需求没那么大,或一下子消失了,这些行业开始大规模裁员。

近期,很多房地产企业把投资拓展团队、城市更新团队撤掉了,整个部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既然不需要买那么多地了,开发商从前端大面积瘦身,中后端(策划、设计、人力、融资)也跟着瘦身。围绕地产的上下游环节,也开始同比例缩减,包括接济地产的金融业。

互联网、平台经济、教育培训等,也是一样的逻辑。长效机制式的整顿,传导至最下游,就是大学生“就业难”。说到底,政策和资本扶持下,这些行业过度且持续繁荣,创造出徜徉泡沫的惯性,拉高了就业预期。当这些行业告别虚假繁荣,而新兴行业(如新能源、高科技)还无法吸纳这么大体量就业时,“就业难”加剧了。后泡沫时代,降低不合理的就业预期最关键。

(原题为《就业难 与地产降温有关》,作者系资深地产研究人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结诚化成灰,我也认得!

结诚化成灰,我也认得!

贵圈真乱
2025-07-17 13:26:36
马凯回应是否愿意做国足主帅:这岗位更适合别人,从没想过当主帅

马凯回应是否愿意做国足主帅:这岗位更适合别人,从没想过当主帅

雷速体育
2025-07-17 12:07:25
38岁对决政治老手,10天化危为机:佩通坦重新定义年轻政治家

38岁对决政治老手,10天化危为机:佩通坦重新定义年轻政治家

流年拾光
2025-07-16 16:05:17
吵上热搜、上百条差评!山姆紧急下架好丽友派等多款零食!盼盼、洽洽被曝改用英文名上架山姆,包装高级、品牌更名就等于品质升级?

吵上热搜、上百条差评!山姆紧急下架好丽友派等多款零食!盼盼、洽洽被曝改用英文名上架山姆,包装高级、品牌更名就等于品质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1:26:05
夺笋啊谁能阻止快船三巨头?!球迷:Probable Out Doubtful

夺笋啊谁能阻止快船三巨头?!球迷:Probable Out Doubtful

直播吧
2025-07-17 11:55:06
现在卖掉房子,是“聪明”还是蠢?内行人一分析,才发现我想错了

现在卖掉房子,是“聪明”还是蠢?内行人一分析,才发现我想错了

美家指南
2025-07-17 11:14:52
一次合体,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46岁朱孝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次合体,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46岁朱孝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梦史
2025-07-14 12:41:20
我掌厨28年被降为帮工,果断辞职后,老板点名要我做菜,经理傻眼了

我掌厨28年被降为帮工,果断辞职后,老板点名要我做菜,经理傻眼了

泽泽先生
2025-07-13 06:30:03
陈云:在一个县里,宁缺一个组织部长,也不能缺一个税务局长

陈云:在一个县里,宁缺一个组织部长,也不能缺一个税务局长

兴趣知识
2025-07-17 07:33:40
深度科普:冥王星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太可怕了,一点也不冤!

深度科普:冥王星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它太可怕了,一点也不冤!

宇宙时空
2025-07-16 18:00:08
“入伏要歇伏,不能床上躺”,7月20日入伏,该怎么“歇伏”呢?

“入伏要歇伏,不能床上躺”,7月20日入伏,该怎么“歇伏”呢?

神牛
2025-07-16 11:50:44
东航飞上海航班起飞后又返航?客服回应:因飞机维修,乘客更换飞机重新登机

东航飞上海航班起飞后又返航?客服回应:因飞机维修,乘客更换飞机重新登机

现代快报
2025-07-17 00:12:04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29万人逃离湖南,22万人离开吉林!人口大迁徙中,谁是最后赢家?

青眼财经
2025-07-15 15:56:07
2018年,32名中国游客在朝鲜遇难,金正恩:4名负责人直接枪毙!

2018年,32名中国游客在朝鲜遇难,金正恩:4名负责人直接枪毙!

林子说事
2025-07-17 06:29:26
天佑中华!中国发现了足够用六万年的超大稀土矿,特朗普无语了

天佑中华!中国发现了足够用六万年的超大稀土矿,特朗普无语了

话史官1
2025-07-16 15:57:56
桑切斯带儿子纽约外出!与继父相处融洽,贝佐斯与子女却渐行渐远

桑切斯带儿子纽约外出!与继父相处融洽,贝佐斯与子女却渐行渐远

史行途
2025-07-17 14:01:32
林俊杰自曝:每天靠药物控制!我国这类疾病患者高达3.3亿

林俊杰自曝:每天靠药物控制!我国这类疾病患者高达3.3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12:22:16
又一“邓文迪”!90后东北女孩拿下80岁全球第二富豪,她咋上位的

又一“邓文迪”!90后东北女孩拿下80岁全球第二富豪,她咋上位的

南权先生
2025-07-05 16:40:31
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加拿大将对中国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

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加拿大将对中国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

南宫一二
2025-07-17 11:09:09
男子寄107万元油卡遭快递员变卖,当事人:只赔偿2500元

男子寄107万元油卡遭快递员变卖,当事人:只赔偿2500元

南国今报
2025-07-16 13:32:31
2025-07-17 15:44: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台媒体人:在台湾 "大陆比台湾进步"几乎已是常识

头条要闻

台媒体人:在台湾 "大陆比台湾进步"几乎已是常识

财经要闻

宗氏三兄妹在港起诉宗馥莉文书曝光

体育要闻

过去一年的头号赢家,他说偶像永远是妈妈

娱乐要闻

黄杨钿甜星途被毁 戴假货没人找她代言

科技要闻

没有老黄不夸的中国公司了吧??

汽车要闻

8月初上市 长安第三代UNI-V劲擎型尝鲜价11.49万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本地
房产

教育要闻

2025考生必看,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就业怎么样?多个连招保障就业!

夏天穿衣一点都不难!上衣选基础色、裙子有露肤度,耐看舒适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谁打翻了潍坊的调色盘?

房产要闻

三亚又有好地要卖,起拍楼面价飙到了1.6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