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杨国强: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围绕“智能建造”,提交了《关于加快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助力“双碳”目标、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在该份提案中,为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以及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杨国强指出,传统建筑业因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对年轻人吸引力持续下降,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现象不断加剧。
同时,国家“双碳”目标也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达49.3亿吨,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1%。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5G、新材料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智能建造的时代正在到来。”据杨国强介绍,目前国内已经可以实现建筑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新型装配式建筑等产品和技术在工程项目的协同作业,应用于勘察、规划与设计、生产、施工、监管与验收、运维与管理等建筑施工环节,能够很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大幅减少工地上的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碳排放,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为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成果,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的应用推广,杨国强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推广应用。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推广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应用。在现有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
同时,杨国强还希望加快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创新监管机制与评定体系。例如,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出台适用于智能建造的创新监管体系,建立适应智能建造特点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和合同履约监管制度。“加快制定智能建造评定标准和评定办法,明确智能建造的基本规定、技术指标、评分体系、评定等级、评定机构等内容,逐步完善智能建造评定机制。”杨国强表示。
除了监管机制和评定体系外,杨国强还关注到推动智能建造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因此,杨国强建议加快建立智能建造相关标准体系。联合行业权威机构、龙头企业、专家学者、骨干企业等力量,根据智能建造应用情况,加快建立与智能建造相匹配的建筑机器人和智能施工设备产品标准、施工标准、设计标准、BIM集成设计标准、装配式部品部件标准、新型建造工艺工法标准、验收标准等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建造大规模应用。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到今年为止,杨国强已连续四年聚焦“智能建造”,并在两会上提交相关提案。例如,2021年全国“两会”,杨国强就提交了《关于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产品技术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较早涉足智能建造领域的房企,早在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聚焦建筑机器人、智能工程设备以及新型建筑工业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助推建筑工业化水平;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立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等。目前,博智林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截至2021年底,累计交付各类建筑机器人超73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700万平米;截至2022年2月,博智林已有21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5个省份超3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75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700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