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去杠杆阶段,房企“联姻”补仓

0
分享至

在房企现金流普遍吃紧的当下,地产行业的收并购大战还在持续。

本应是“积极补仓”的季节,土地市场却反应平淡。

据易居研究院统计,今年全国上市房企拿地积极性,是自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的一次。

有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不少城市仍在进行第三轮集中供地,土地供应量并不比往年少。但最终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地方国资控股的城投公司以兜底方式包揽,上市房企中,民营房企自顾不暇,大型央企、国企则忙于积极收购出险房企资产,尽管也偶有参与,但招拍挂拿地总量同比大幅下降。

国资拿地占比70%

数据显示,1月1日-25日,所有A股和港股上市房企中,仅15家房企参与1月份拿地,总金额为166亿元。与去年同期全国有64家上市房企参与拿地、总金额2506亿元相比,同比分别下跌77%和93%。

其中,央企华润置地以绝对优势居于榜首,共斩获4宗地块,总价57亿元,平均溢价率6%。

值得注意的是,拿地房企中,纯民营房企仅滨江和龙湖2家,现金流表现较好的分别斩获一宗宅地;而万科和绿城2家民营控股房企,也有部分国资背景。其余10家拿地房企均为央企或地方国企。

总体来看,央企拿了9幅、地方国企7幅、民企7幅,国资与民企的拿地数量比例为7:3。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虽然近期政策层面以宽松为主,但要传导到房企经营层面和购地层面,是存在时滞的。后续上市房企购地情况能否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市场能否活跃。随着后续购房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房企购地意愿则有增强的可能。

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内部强调:房企在去杠杆阶段的当务之急是活下去,保证现金流的安全,摒弃规模导向的冲动,一定要做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以收定支、量入为出这四个方面。

无独有偶,禹洲集团董事局主席林龙安亦在内部表示,禹洲集团未来的目标“小而美”,争取长期“活下去”。

一位民营房企高管向观察者网表示,过去“高杠杆+高周转”模式难以为继,相较于补仓,目前更重要的是回款和融资。开源不易,也只能先节流,因此很少主动在土地市场拿地。且房企普遍有部分存粮,除非遇到特别好的地块,才会在现金流充裕的前提下去搏一搏。

这从各房企拿地溢价率上不难发现。1月份滨江和龙湖各自拿下的1宗宅地,溢价率分别高达14%和13%,其余国资企业拿地溢价率都普遍较低,有不少属于兜底性质,像中国铁建、厦门国贸、陕国投等地块都是底价获取。

华润成新“合作之王”

需要指出的是,民营房企拿地积极性下降已持续半年之久,自下半年楼市热度骤减,不少房企就已经预感到事态严重性。

市场下行,行业首先想到的是抱团取暖。

特别是闽系房企,大家相信“多个朋友多条路”。典型如旭辉,早在2018年前后就素有“合作之王”之称,也因此常被认为销售额“注水”,但其分摊风险的作用不可忽视。

但如今,曾经最爱抱团的闽系房企,也无力解救“老乡”危机的时候,国资房企悄悄接下了这个重担。

有机构统计2021年三次集中供地期间,所有房企合作拿地情况。

数据显示,三次集中供地全部地块总出让金额约为2万亿元,而其中联营公司拿地金额就超过5000亿元,占总数达1/4.

从数量来看,合作房企排名前五的均为国资房企。

新的“合作之王”非央企华润置地莫属,其合作房企共12家,其中既有保利、首开、中铁和地方城建公司等国企,亦有金地、香港置地等民企,合作拿地金额超过300亿元。

根据2021年销售简报,华润置地去年累计合同销售额3157.6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1665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增长10.8%及17.4%。是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且顺利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头部房企。

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华润高额的拿地支出在意料之中,而企业广泛开展联合拿地与开发,亦有趁机逆市扩张规模、方便收并购之意。

不止华润,招商蛇口、保利、首开的合作企业为9家,合作拿地金额分别为307亿元、237亿元和198亿元;厦门象屿为8家,合作金额143亿元。

在国资房企纷纷开展联营模式,寻求逆市扩张的同时,部分民营房企也早早看清形势,抱紧国资“大腿”。

典型如深圳房企卓越,在三次集中供地期间,联合中交、首开等国企,联合拿地总金额269亿元,成为集中供地期间民营房企最大黑马。

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表示,现在一线城市与强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地块的竞争压力都不大,对仍有余力的民营企业而言,与国资合作低价拿下部分优质地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上述人士也指出,不同于以往房企间合作开发以达到快速扩张目的,如今大多数民营房企间抱团取暖,或与国企合作,更多的目的是“让利续命”,以求平安度过本轮楼市下行周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乌军情总局:俄罗斯向亚美尼亚调兵

乌军情总局:俄罗斯向亚美尼亚调兵

头条爆料007
2025-07-06 09:49:05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新能源车彻底取代油车是闹剧吗?网友:当年小灵通也是这么想的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7-06 00:05:10
恭喜!杨瀚森首训获满堂彩,征服主帅队友,吕佩尔:他太聪明了

恭喜!杨瀚森首训获满堂彩,征服主帅队友,吕佩尔:他太聪明了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7-06 11:35:00
山西男子花18.8万娶妻,7天后妻子跑路!她宁赔3万也拒做亲子鉴定

山西男子花18.8万娶妻,7天后妻子跑路!她宁赔3万也拒做亲子鉴定

极目新闻
2025-07-06 09:39:18
抗美援朝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个国家,秘密出动7万精兵帮助朝鲜

抗美援朝除了中国外,还有一个国家,秘密出动7万精兵帮助朝鲜

悦悦侃历史
2025-07-05 11:56:49
五月下降螺旋继续下降:不要太指望刺激性消费

五月下降螺旋继续下降:不要太指望刺激性消费

戈多的叹息
2025-07-06 06:27:13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日本末日预言造成5600亿日元损失

中国能源网
2025-07-05 23:25:05
国资委:逐步淘汰主责不符、形象不佳、价值不高、潜力不大的不良品牌资产

国资委:逐步淘汰主责不符、形象不佳、价值不高、潜力不大的不良品牌资产

中国能源网
2025-07-05 14:33:04
游客包车游川西在阿坝坠河,2人遇难5人失联,当地:正在搜救

游客包车游川西在阿坝坠河,2人遇难5人失联,当地:正在搜救

极目新闻
2025-07-06 10:11:02
杨瀚森谈NBA的身体对抗:很强硬但比较文明 不会有过度的动作

杨瀚森谈NBA的身体对抗:很强硬但比较文明 不会有过度的动作

直播吧
2025-07-06 09:26:05
突发公告!大麦:易烊千玺广州演唱会取消!宝能:大麦单方面违约

突发公告!大麦:易烊千玺广州演唱会取消!宝能:大麦单方面违约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10:28:15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道县大屠杀幸存者自述(完整版)

霹雳炮
2025-07-05 23:10:10
44岁黄宗泽称不结婚是在报复母亲,曝曾因母亲强烈反对与女友分手

44岁黄宗泽称不结婚是在报复母亲,曝曾因母亲强烈反对与女友分手

开开森森
2025-07-06 10:45:07
列车砸窗乘客不该被批评,系工作人员失职,国铁集团至今无人向K1373乘客致歉

列车砸窗乘客不该被批评,系工作人员失职,国铁集团至今无人向K1373乘客致歉

风向观察
2025-07-06 11:16:04
男子收养5岁女童长期性侵,被判死刑

男子收养5岁女童长期性侵,被判死刑

扬子晚报
2025-07-06 10:35:43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广东调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到广东调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6 08:21:46
央视正式就乘客砸列车车窗发声!应急不是让乘客在高温车厢里煎熬

央视正式就乘客砸列车车窗发声!应急不是让乘客在高温车厢里煎熬

娱乐看阿敞
2025-07-05 16:33:39
官媒发声:砸窗不是义举不是英雄,是对安全的粗暴踩踏,央视表态

官媒发声:砸窗不是义举不是英雄,是对安全的粗暴踩踏,央视表态

辣条小剧场
2025-07-06 11:14:17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家穷就别生了”,高考后排队进厂照片流出,暴晒2小时被劝退

熙熙说教
2025-07-04 19:55:36
南航机长坠亡前留长篇遗书,案件被定义为刑事案件

南航机长坠亡前留长篇遗书,案件被定义为刑事案件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07-05 16:35:12
2025-07-06 13:39: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下 临走时还说“谢谢叔叔”

头条要闻

12岁男孩暴雨中被网约车扔下 临走时还说“谢谢叔叔”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梅西献2神作:1V3一条龙 半场奔袭连过4人

娱乐要闻

2025上半年最能扛收视5位男演员排名?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手机
时尚
健康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新华字典又被举报,专家解释举报人以偏概全,你认同吗

手机要闻

OPPO Reno14成全价位销量冠军,绿厂这一次方向对了

“生活不会一直都很好,但今天很好”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