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上海机场联络线2月中旬首个区间段贯通,北横通道也有新进展,他们有莫大功劳

0
分享至

有人说,在当下上海,有两大“超级交通工程”,一个是被誉为上海第二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的北横通道,一个是连接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的机场联络线。投运之后,它们都将改变上海人的交通出行方式,乃至影响长三角区域的城际交通网络格局。所以,工程进展一直牵动人心。

新春将至,两大工程成为全市“最忙碌”工地,盾构机昼夜不停。300多位建设者就地过年,其中九成以上来自云南、贵州、四川、江苏、河南和安徽等沪外省份。令人意外的是,支撑重磅工程的主力军,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90后”乃至“00后”纷纷亮相。

记者实地探访两处工地,在地下30到40米深处,走近重大工程背后的新生力量。

机场联络线地下40米处,许多建设者正在盾构机内工作 葛容辰 摄


连轴转12小时可推进8米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上海市域线机场联络线3标项目基地,带有小老虎图案的新年装饰随处可见。除了感受到浓郁的“年味”,“90后”甘肃小伙庞利军的生活,和往常相比没有任何区别。

清晨7时,他和同伴开启一天的工作,沿着工程梯逐级往下,到达地下近40米深处,在隧道中穿行400米,攀爬上巨型盾构,穿越一组组精密构件,到达最深处的驾驶室。经过12小时地下“作战”,他重回地面时,通常已是夜幕降临。

随着城市空间资源日益被重视,工程建设从地上向地下延伸,技术型产业工人的需求旺盛,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一台盾构,重达数千吨,百余米长,宛若地下穿行的游龙,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由于构造精密,体量庞大,上手门槛高,需要操作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

地下隧道灯火通明。在这里工作,看不出日夜,但绝不逼仄。虽然“硬核”工程机械设备随处可见,但是施工现场十分干净,工作台还养着花草。不到十平方米的驾驶室里没有方向盘,有的是一块块屏幕,数据实时跳动,监控画面实时呈现,旁边还有一排排按钮。

机场联络线“骥跃号”已经推进400米,图为拼接好的隧道 戚颖璞 摄

机场联络线“骐跃号”盾构驾驶室 戚颖璞 摄

“为了避免对周边产生影响,工作时我们必须时刻紧盯数据,查看盾构姿态是不是符合规划的曲线,还要查看泥水含沙量、管路压力、拼装姿态等等,一旦发生偏差,就要及时修正。”庞利军说。

庞利军所在的盾构推进班组共7人,几乎都来自土木工程、盾构运行维护等相关专业,平均年龄不到30岁。班长赵振国生于1995年,两名主动留守的实习生都是“00后”。“我学的是对口专业,但书本知识和实践还是不一样,现场更考验灵活应变。在这么大的项目上学习,对我来说机会难得。”18岁的河南小伙程冠豪说。

春节期间,3标项目部留有一个班组值班。盾构掘进速度也相应从一天6到8环(每环为两米),减少到一天3到4环。掘进、拼装,再掘进、再拼装……连续工作12小时,盾构机一天最多可向前推进8米。“看起来工作量不多,其实干的都是精细活儿,地下工程更讲究精准精确,可马虎不得。”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

工程“不打烊”,是为了给接下来的关键节点做准备。

上海申铁机场联络线项目负责人孙启迪表示,今年2月中旬,机场联络线3标梅富路工作井—华泾站区间将迎来全线贯通,成为机场联络线首个贯通区间。

“负责该区间掘进的‘骐跃号’盾构正在进行工作井接收的准备工作,负责梅富路工作井—七宝站区间掘进的‘骥跃号’还在全力向前。”上海隧道市域线机场联络线3标项目总工程师罗赛楠说。

车站建设方面,地面站七宝站已完成下部结构,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其他地下车站均已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力争在2023年6月完成结构封顶。

机场联络线全长68.6公里,截至2021年年底已有8台盾构开始掘进。项目预计到今年底进入全面建设期,共将有15台盾构投入建设,并于2023年6月实现全线贯通,2024年底开通试运营。

孙启迪还告诉记者,这15台盾构均为国产盾构,在上海交通项目中实属罕见。其中,3标项目部使用的“骐跃号”“骥跃号”均为上海制造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超大直径盾构。

“我们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庞利军说,根据规划,机场联络线建成之后,只需40分钟即可走完全程,将大大减少他前往机场搭乘航班返乡的时间。


全配套过一个“安全年”

或许因为年轻,这群盾构工程师工作时有些严肃,放松下来就笑眯眯的,给项目现场带来不少活力。

想家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年轻人倒也坦然:“晚上肯定会和家人视频,干我们这行的,早有了心理准备,家人也理解。现在是关键时期,等忙过这段时间,再回家探亲也不迟。”

在上海建工北横通道新建工程7标项目,29岁的耿军刚刚告别满月的女儿,从家乡江苏宿迁赶回上海,投入东段盾构掘进工作中。成为父亲的第一个春节,他必须驻守工地,虽有不舍,但这位盾构老将很快适应了忙碌节奏。在上海拼搏5年,他参与过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建设,又马不停蹄加入北横通道建设,心里有满满成就感:“能参与到上海市重大项目的建设,肯定是自豪的!”

北横通道建设者耿军 陈梦泽 摄

曾经还被视作孩子的“90后”“00后”,如今已经担起一份责任。在超大直径盾构高难度穿越创下工程纪录的背后,有着他们的身影。

今年1月1日凌晨1时,北横通道东段“建功号”盾构正式进入轨道交通10号线隧道下方,开启了新年“极限穿越”之旅。历时64个小时,“建功号”盾构,顺利穿越运营中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

上海建工北横通道新建工程Ⅶ标项目经理王瑾介绍,此次穿越区域地下土层为砂质粉土层和粉质黏土,盾构如同在米缸里穿越;穿越最近处,离10号线仅7.5米,且10号线隧道竖向位移不得超过20毫米,是北横通道东段建设中首次高难度穿越施工。

为了让留沪的建设者享受“年味”,工地食堂将在春节期间提高餐食的标准,保证供应热饭热菜。王瑾介绍,项目部职工之家的跑步机、咖啡机、KTV也对外开放,让大家在下班后也有休憩、活动场所。“疫情防控仍然不容忽视。”他说,留沪的建设者将进行集中管理,有专门的宿舍。按照上海相关部门的规定,对人员早晚测温,并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保障大家过上一个安全年。

之后,北横通道“建功号”还将经历多次高难度穿越,包括穿越虹口港桥、新建路隧道等。北横通道全长19.1公里,其中西段长10.9公里,已在2021年6月通车。东段全长8.2公里,自文安路接地点至周家嘴路内江路,计划于2023年底建成。北横通道全部建成后,从杨浦开车到虹桥机场,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只要30分钟。比起以往走内环,可以节约15分钟到半小时。

@@AUTODEALER="虹桥"ADDRESS="虹梅路3215弄99支弄9号地下车库"TEL="4001-666-163"EXT="16300"LINKURL="https://xf.house.163.com/sh/0PKR.html?source=kapian&id=0PKR&city=sh"PRICE="暂无报价"@@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妻子在家“偷情”58次,丈夫录下视频暗自“欣赏”,当成大片看!

妻子在家“偷情”58次,丈夫录下视频暗自“欣赏”,当成大片看!

就一点
2025-07-10 13:52:32
夏洛特成了唯一的蓝眼公主?10岁小姑娘亭亭玉立,眼神凌厉像女王

夏洛特成了唯一的蓝眼公主?10岁小姑娘亭亭玉立,眼神凌厉像女王

南南说娱
2025-07-12 11:14:26
杨少华墓地藏着半个相声江湖,三代人守着这门手艺续传承

杨少华墓地藏着半个相声江湖,三代人守着这门手艺续传承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12 00:25:27
苏联废弃核掩体内,一群没有食物的蚂蚁,靠着吃200万具同类尸体活了20多年...

苏联废弃核掩体内,一群没有食物的蚂蚁,靠着吃200万具同类尸体活了20多年...

读史
2025-07-12 06:59:49
著名导演叶大鹰:因为梅婷与结发妻子离婚,67岁仍单身

著名导演叶大鹰:因为梅婷与结发妻子离婚,67岁仍单身

细品名人
2025-07-12 07:38:41
《白鹿原》: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不是出身不好,不是环境恶劣,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始终意识不到这 3 点

《白鹿原》: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不是出身不好,不是环境恶劣,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始终意识不到这 3 点

互联网思维
2025-07-10 23:12:18
有其母必有其女!68岁范玉梅帮郭晶晶带大3孩子,不住豪宅不摆阔

有其母必有其女!68岁范玉梅帮郭晶晶带大3孩子,不住豪宅不摆阔

公子麦少
2025-07-11 14:04:31
塔帅花掉2亿多签的7名前锋:哈弗茨、热苏斯、马杜埃凯…

塔帅花掉2亿多签的7名前锋:哈弗茨、热苏斯、马杜埃凯…

直播吧
2025-07-12 09:15:10
著名填词人黎彼得火力全开再批乐坛发展不健康 四位天王涉及其中

著名填词人黎彼得火力全开再批乐坛发展不健康 四位天王涉及其中

娱乐留声机彡
2025-07-11 11:21:59
《以法之名》大结局:这才是江敏没和洪亮离婚的原因,江敏不一般

《以法之名》大结局:这才是江敏没和洪亮离婚的原因,江敏不一般

宇林网络
2025-07-11 15:06:25
成功摘帽!下周一停牌,周二复牌,1.75万股东激动地心潮澎湃

成功摘帽!下周一停牌,周二复牌,1.75万股东激动地心潮澎湃

八百者也
2025-07-12 06:25:03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壹月情感
2025-06-24 23:07:16
我国为何要放任两山轮战打10年之久?“拖垮”越南,“熬干”苏联

我国为何要放任两山轮战打10年之久?“拖垮”越南,“熬干”苏联

智慧天气通
2025-07-11 15:18:38
2020年火箭发射失利,初二学生写信谈原因,两总回信:见解很独特

2020年火箭发射失利,初二学生写信谈原因,两总回信:见解很独特

珺瑶婉史
2025-07-11 18:35:07
送别杨少华 天津相声界缺席 杨议谢常马侯 未提赵伟洲 网友鸣不平

送别杨少华 天津相声界缺席 杨议谢常马侯 未提赵伟洲 网友鸣不平

振华观史
2025-07-12 08:24:16
上海精神病院实拍:有科学家舞蹈家,病人:就算正常了也出不去

上海精神病院实拍:有科学家舞蹈家,病人:就算正常了也出不去

娱乐看阿敞
2025-07-11 13:40:03
为何日本女性很少有妇科病?她们在生活中的4个习惯,值得借鉴

为何日本女性很少有妇科病?她们在生活中的4个习惯,值得借鉴

伊人河畔
2025-07-12 10:15:24
双雄时代!辛纳、阿卡会师温网决赛,两人将连续包揽7个大满贯!

双雄时代!辛纳、阿卡会师温网决赛,两人将连续包揽7个大满贯!

直播吧
2025-07-12 02:23:09
起飞后是谁切断双发供油?印航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发布

起飞后是谁切断双发供油?印航空难初步调查报告发布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5-07-12 10:42:59
广东考生601分看不上广警,冲公安大学,没选政治直接落选

广东考生601分看不上广警,冲公安大学,没选政治直接落选

小义了不休
2025-07-11 21:58:53
2025-07-12 13:51: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体育要闻

夏联-开拓者大胜勇士 杨瀚森首秀10+4+5+3帽

娱乐要闻

王晶曝张国荣自杀原因 抑郁症只是其一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LG 推出“32UN880K”31.5 英寸显示器:4K 60Hz + 双扬,3399 元

亲子要闻

时间跑的拦都拦不住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