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今年,上海这个中心城区还将启动这些旧改地块,让8000户居民告别蜗居

0
分享至

新一年,黄浦区旧改征收项目早已排定:征收居民户数总量将超过8000户

流光溢彩的上海淮海路背后,还有大片低矮的老房,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内部结构老化,居住空间逼仄,很多居民还在使用手拎马桶……这是黄浦区二元结构的写照。幸好,旧改的阳光照了进来。2021年底,淮海路背后的黄浦区高福里地块旧改高比例生效,1300多户居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新生活。

旧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黄浦区最大的民生,也是未来最大的发展。黄浦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集全区之情投入、全力以赴,推动旧区改造再加力、再提速:2021年,黄浦区启动了22个旧改项目,且全部高比例生效,2.6万户居民告别手拎马桶,旧改受益人数创新高。

全年冲刺高比例生效

黄浦区福建路地块,是距南京路步行街最近的旧改地块。地块内,住得“最远”的旧改居民走到南京路步行街不过五分钟。70多岁的唐阿姨与儿子蜗居在这里40多年,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小阁楼,承载着母子两人全部的家当。

这个小阁楼都算不上一个“正式”的房间,没有门,人从几乎笔直的小楼梯爬上去,再从一个“洞”钻进屋。房间非常低矮,人站在房间内抬不起头,只有一扇小窗对着室外。母子两人吃喝拉撒全在阁楼里。上厕所要用手拎马桶,用水要到楼下的公共水管去接。因为空间太局促,她家放不了储物柜,很多东西,白天堆在床上,晚上睡觉时再搬下床、放在地上……唐阿姨的背高高驼着,终日对着一方小窗,望见远处的高楼大厦,唉声叹气。她唯一的盼望是旧改,“有了新房子,我儿子也许还能找到老婆”。

2021年10月,有着3400多户居民的福建路地块旧改以高比例生效了,唐阿姨与儿子终于可以“走出”阁楼……

2021年,黄浦区有2.6万户居民告别了蜗居。在2020年实现2.1万户旧改居民受益的基础上,黄浦区旧改签约完成总量又一次创历史新高。

“2021年是黄浦区旧改‘全程冲刺’的一年。”黄浦区副区长洪继梁告诉记者,对新启动征收项目,黄浦区严格执行计划安排、不断细化主要节点、全力做好前期准备、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高效率推进,实现了项目高比例生效。

这一年,黄浦区启动生效了22个旧改项目,其中16个项目二轮征询首日签约率超过99%,6个项目超过99.5%,3个项目实现100%。一个接一个旧改地块的高比例生效,既是旧改这一民心工程回应老百姓期盼的体现,也加快了下一个旧改项目启动,给更多旧改居民带去了希望。

制度创新推动旧改高效

在淮海路背后的高福里旧改地块,“转运爷叔”徐转运正在弄堂里做着木工活。他满心欢喜地为新家制作家具。两张椅子已刷好油漆,铺上了防撞海绵垫,等待着搬到新家……

徐转运说,自己年轻时,特别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每次有人叫他名字,总感觉是在嘲笑他。

年近70岁的徐转运独居在高福里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斑驳破旧的墙壁,四张凳子、一块木板拼凑成的简易床,屋子终日不见太阳……“我做梦都盼着旧改。”不过,高福里地块旧改却一波三折:地块曾在2005年、2017年启动过旧改,但因资金问题与政策调整,两次按下了“暂停键”。

两次旧改都没成功,徐转运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2021年,他“转运”了。黄浦区通过“容积率转移”这一政策创新,高福里项目再次启动并生效了。

经过历年旧改,如今黄浦区留下来的地块都是难推进的“硬骨头”。黄浦区迎难而上,多管齐下、多方探索,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了不少地块中的遗留难题。

“毛地问题”是黄浦区旧改中的“老大难”。高福里地块就是“毛地”,当年因种种原因造成了旧改延期。黄浦区有着上海最多的“毛地”地块。在高福里等旧改地块成功实现地块内转移、区内地块间转移等“容积率转移”做法后,在上海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浦区又积极探索了跨行政区域的容积率转移。如,复兴东路69号地块经过市区、政企多方反复协商、多轮价值评估后,将采用跨行政区域容积率转移方案,为项目启动创造了条件。

对大体量旧改的黄浦区来说,资金是困扰旧改提速的“拦路虎”。黄浦区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乔家路地块首创了“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旧改新模式,此后又将这一模式拓展到余庆里地块、新闸路地块(二期)等多个项目。2021年以来,黄浦区将这一“政企合作”模式从市属国企复制到区属国企,永业集团、外滩投资、金外滩集团、南房集团等四家黄浦区属国企均“加入战团”,承担了大量旧改任务,部分解决了旧改资金难的问题。

单位征收过去也是旧改中的难题,很多地块居民都搬走了,但单位征收没有完成,无法腾地,对后续其他地块旧改推进造成了延误。去年,黄浦区创新机制,依托市级统筹平台,在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下基本实现单位与居民签约同步,推动了历年留存下来的322证单位全部搬迁。在此基础上,黄浦区按照能收尽收的总体原则,全面加快推进项目收尾工作。

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

旧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难在做群众工作。黄浦区将在宝兴里地块总结形成的旧改群众工作“十法”经验,推广复制在所有旧改地块,强化共建共商、资源整合,将党的组织建在征收基地上,把解决居民群众实际问题贯穿于旧改全过程,推动旧改又快又稳推进。

无锡路上一间昏暗的老房内,旧改居民老钱对前来动员他的征收所工作人员小刘说:“我家这个阁楼为啥不算面积?差1平方米,我就要少好几万。”

“爷叔,你这个小阁楼高度不到1.2米,按照征收政策,不能算入面积的。”小刘耐心地解释,“您的心情,我理解;但这个政策是统一的,绝对不是针对你们一家。阳光政策,贵在公平公正公开,您说是不是?”老钱听了,点点头。

对旧改,老百姓最关注的就是公平、公正、公开。黄浦区坚持旧改阳光征收,区政府职能部门、征收事务所、街道社区、律师等联合,在居民中加强政策宣传;在征收推进中,征收所工作人员与街道居委干部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户户上门、面对面与居民沟通,找准居民对旧改“想不通”的地方,开展细致的群众工作。

对旧改中遇到的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黄浦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参与各方的职能优势、资源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凝聚起更强的攻坚合力。

旧改生效了,但天津路369弄一户人家却无法如愿搬走。原来这户人家有位92岁的阿婆,因患脑梗和阿尔茨海默病,已瘫痪在床多年;老人家属想将老人送进附近的养老院,一打听,需要属地户籍和体检证明。为让老人安全、顺利搬迁,黄浦区展开了一场服务接力:南京东路派出所户籍民警们将办理现场搬到了阿婆家,在居委干部见证下,帮老人家属完成了户籍证明的开具;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开启绿色通道,由120专业医护人员将阿婆转运至医院,进行了所需体检……“各种服务非常周到细致。”阿婆的女儿感激地说。

“旧改居民愿意配合了,地块生效自然快起来。”一位基层旧改干部说。

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模式

2022年1月8日,黄陂南路751号旧改征收基地内,居民出出进进,好不热闹。随着“旧改签约数墙”上一连串红色数字的上升,人群中迸发出阵阵欢呼声……

2022年是黄浦区“坚决打赢三年旧改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全区上下党员干部全力冲刺。2022年一开年,几个旧改地块就快马加鞭“动”起来了。1月8日、9日,连着两天,喜讯连连传来,黄浦区40街坊与783街坊首轮旧改意愿征询均高比例生效。新一年,黄浦区旧改征收项目早已排定:征收居民户数总量将超过8000户。

2022年,黄浦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征收将全部完成。这意味着,黄浦区大规模、成片化的改造即将结束,城区将进入存量改造、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多年来的旧改征收,为寸土寸金的黄浦区腾出了难得的土地资源。如何用好这一资源以更好地服务老百姓,黄浦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黄浦区区长沈山州说,展望今后,黄浦区将聚焦区域形态、风貌肌理、功能结构、公共配套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处理好“文化保护、民生保障、功能提升”三者关系,积极探索品质民生引领下的旧区改造与城市更新。

如,在打好旧改攻坚战的同时,黄浦区正进一步细化研究,积极推进外滩第二立面更新工作。外滩第二立面是黄浦区乃至全市最宝贵的土地资源之一,也是上海百年近现代史的集中缩影。黄浦区将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原则,以“政府主导、国企实施、分步推进”为路径,通过市区联手、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老大楼的功能置换和更新改造,探索开发、建设、运营于一体的城市更新模式。

“外滩第二立面更新瓶颈难点问题突出,例如产权归集问题、资金投入产出平衡问题、保留保护方式问题、建设标准和规范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黄浦区将迎难而上,主动跨前,研究政策路径,并通过试点项目,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外滩区域实际的城市更新之路。”沈山州说。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6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个一字跌停,妖股突然熄火!芯片相关业务占比不足2%

2个一字跌停,妖股突然熄火!芯片相关业务占比不足2%

德林社
2023-06-02 16:48:09
炒菜时要改掉的3个习惯,很多家庭都在犯,赶紧提醒家里人

炒菜时要改掉的3个习惯,很多家庭都在犯,赶紧提醒家里人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5-30 10:43:15
“我错了”老板求饶 区区3000元 南通母子二人殒命 17岁少年手段凶残

“我错了”老板求饶 区区3000元 南通母子二人殒命 17岁少年手段凶残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6-01 23:42:34
集体大降薪!医护降薪15%-35%,院长:你不干,有人干!2023下半年日子会很苦

集体大降薪!医护降薪15%-35%,院长:你不干,有人干!2023下半年日子会很苦

梅斯医学
2023-06-01 07:34:26
充电15分钟续航350KM,全球首个双枪超充技术将在中国投入使用

充电15分钟续航350KM,全球首个双枪超充技术将在中国投入使用

封面新闻
2023-05-31 13:21:46
瑞士又中立了:议会否决向乌克兰出口武器的提议

瑞士又中立了:议会否决向乌克兰出口武器的提议

黑盾BS
2023-06-02 21:28:26
6月1日新消息,台最新民调出炉,结果不妙,台独支持率大幅领先

6月1日新消息,台最新民调出炉,结果不妙,台独支持率大幅领先

医者真言
2023-06-01 11:57:57
周恩来逝世3小时后遗体被解剖,邓颖超看到结果后,顿时潸然泪下

周恩来逝世3小时后遗体被解剖,邓颖超看到结果后,顿时潸然泪下

历来都很现实
2023-05-31 21:48:15
狠狠打脸里弗斯!热火主帅斯波:除了莱利,谁还有资格给我建议?

狠狠打脸里弗斯!热火主帅斯波:除了莱利,谁还有资格给我建议?

体育小洪
2023-06-02 09:21:59
两个变态杀人魔的激情碰撞,会发生什么?25人被虐杀,留41斤人骨

两个变态杀人魔的激情碰撞,会发生什么?25人被虐杀,留41斤人骨

瞬时
2023-05-24 19:42:25
朝鲜火箭坠入黄海,中国慢了一步!韩国大批军舰抢走发动机残骸

朝鲜火箭坠入黄海,中国慢了一步!韩国大批军舰抢走发动机残骸

君视评论
2023-06-02 09:33:51
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称,汉字有三大缺陷:繁琐、无序、读不懂

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称,汉字有三大缺陷:繁琐、无序、读不懂

艺述史
2023-06-01 19:00:03
大宗商品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 全球第二大铜出口国变了

大宗商品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 全球第二大铜出口国变了

财联社
2023-06-02 02:01:16
我做月嫂工资5万,做完家务,还要满足男主人,今晚他又忍不住

我做月嫂工资5万,做完家务,还要满足男主人,今晚他又忍不住

小白柚
2023-05-29 16:09:10
怎么防?又是场6比0!哈兰德连场帽子戏法,又帮队友刷了3个助攻

怎么防?又是场6比0!哈兰德连场帽子戏法,又帮队友刷了3个助攻

锁仪芳萌娃天天乐
2023-06-02 19:58:12
辽宁就严打“政治骗子”发通告:支持鼓励干部群众检举揭发

辽宁就严打“政治骗子”发通告:支持鼓励干部群众检举揭发

澎湃新闻
2023-06-02 13:14:11
突发!6月2号下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安徽“老虎”被查,真给力

突发!6月2号下午,中央纪委紧急通报,安徽“老虎”被查,真给力

侃爷史话
2023-06-02 17:08:59
亚美尼亚总理:亚美利亚在俄乌战争里不是俄罗斯的盟友

亚美尼亚总理:亚美利亚在俄乌战争里不是俄罗斯的盟友

黑盾BS
2023-06-02 21:20:50
“布袋院士”,又提前溜了…

“布袋院士”,又提前溜了…

中国网
2023-06-01 17:08:55
免疫力低下的几个表现,看看你占了几条?一定要重视

免疫力低下的几个表现,看看你占了几条?一定要重视

医者真言
2023-06-01 21:03:49
2023-06-02 22:18:44

上海房产

北京土拍:“新面孔”进京抢地,黑马背后是建发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普京:心存恶意之人试图挑起俄内乱 我们不会让其得逞

头条要闻

普京:心存恶意之人试图挑起俄内乱 我们不会让其得逞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张帅:为了生存 我不能停止奔跑

娱乐要闻

黄晓明疑有新欢!女方正脸曝光不是叶珂

科技要闻

马斯克心满意足地走了,千千万万个马斯克正在路上

汽车要闻

插混大五座SUV 魏牌新摩卡DHT-PHEV售23.18万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教育
亲子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亲子要闻

宝宝有这2个习惯,应该要留心眼,可能过度喂养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