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一房难求?全球多国房价一路飙涨,未来房价怎么走?

0
分享至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房价迎来了十年来最大涨幅,这也成了各国民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欧洲、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房价涨幅更是达到惊人的程度。面对高企的价格,许多民众直呼买不起。 

全球多国房价持续上涨,民众直呼买不起

朴先生是一位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疫情中,他花了两周时间,与妻子访遍了首尔的房产市场,然而高昂的价格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朴先生妻子:首尔的老百姓越来越苦,买不了房子,太贵了。

数据显示,今年韩国全国房价平均上涨19.08%,创下14年来最大平均涨幅。近六年内,由于过高的房价,约有341万人从韩国首都首尔迁出。高房价问题已经成了韩国政府的“心头大患”。已接近执政尾声的韩国总统文在寅,近日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示,没能控制房价上涨是其任期内最大的遗憾。 

近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市的一场房产竞拍中,伊恩·邓斯以24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栋房产。

数据显示,新西兰全国房价中位数在10月份同比上涨23.4%。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房价中位数更是涨到125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560万元,涨幅达25%,再次刷新纪录。

考特尼是悉尼一家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疫情以来,随着收入减少,她不得不带着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因此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了她目前最大的心愿,然而越来越高昂的房价让她力不从心。 

澳大利亚悉尼购房者 考特尼:房子最终以63.5万澳元成交了,我出价62.0万澳元,就已经承受不了了。

不仅是澳大利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30岁的玛丽·马丁内斯,近期购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套房产,而在此前她已经寻访了几十处房产,最终都因价格过高而放弃。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9.2%,其中,新西兰房价涨幅为25.9%,美国和斯洛伐克的房价涨幅也均达到了18.6%,土耳其房价涨幅更是高达29.2%,位居全球第一。

建材短缺,价格上涨,建筑商损失惨重

房价一天高过一天,原本应该赚钱的建筑商们,这一年却并不如意。楼房的开发受到了原材料和人工短缺的影响,延期、赔款事件频发,甚至有一些建筑商暂时关闭了房产项目。

阿卜杜勒是埃及开罗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管理顾问,近期受到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他所在的公司只能通过提高房屋的售价来规避破产的风险。阿卜杜勒表示,这并不是他们一家公司的选择,整个埃及的房地产市场都受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冲击。

此外,大宗商品供应紧张,导致下游各类建筑材料价格一路上扬,这也让房地产商不得不抬高售房价格。

除了建筑材料成本上涨,人工短缺也是建筑商们面临的困境。在美国芝加哥的一处建筑工地里,一个鸟巢在空旷的房间里格外显眼,建筑商戴夫·洛奇表示,由于找不到足够的建筑工人,开发项目已经闲置许久了。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美建筑业约有超过33万个职位空缺。而在10月份,美国建筑成本同比增长12.3%,创下历史新高。受到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短缺的影响,美国单户住宅建设量在10月份暴跌,而授权建设但尚未开工的房屋数量跃升至15年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房屋销售火热,买家手持现金全额抢购

一路高歌猛进的房价,并没有打消购房者的热情。今年以来,全球多国出现购房潮,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各国的房屋供应量也出现严重不足。

在美国新泽西州,贾斯汀·戈德堡和他的妻子杰西卡打算出售他们的三居室。房子的挂牌价格为39.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0万元,经过激励的竞价,该房屋最终以54.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0万元成交,比挂牌价高出100万元人民币。

在美国,房屋销售的速度创出新高,大量买家直接手持现金全额抢购。数据显示,10月底,全美有125万套待售房屋,同比下降12%,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美国市场上的房屋将在3个月内被抢购一空。



除了供应短缺,疫情之下,人们的购房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低密度小区成了一些购房者的首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产经纪人艾芙伦这段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她主要代理博斯普鲁斯海峡沿线黄金地段的楼盘,这里房子新,居住密度也不大,所以非常受欢迎,已经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

此外,在各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房贷利息大幅降低也推高了房屋价格。去年年底,澳大利亚央行将现金利率降至0.1%的历史低点,并将抵押贷款利率推低至2%以下。这意味着如果贷款200万澳元,需要支付的年利息却不到4万澳元,大大低于当地同等房屋的租金。短短一年内,澳大利亚悉尼的房价中位数就上涨了30%。

澳大利亚社会住房倡导组织发言人 凯特·科尔文:事实上,是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21世纪不动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卢航:欧美市场涨的周期一般是在5年到8年,这波地产周期应该走了两年多,按过去的逻辑,还应该有两三年增长。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家报仇,百年不晚!土耳其在高加索和中亚对俄罗斯步步紧逼

国家报仇,百年不晚!土耳其在高加索和中亚对俄罗斯步步紧逼

高博新视野
2025-07-11 21:54:53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痛心!她走了,年仅38岁!捐献给无锡…

鲁中晨报
2025-07-13 12:16:58
赣超真是尴尬!江西本想模仿苏超,第一轮的第一场一点热度都没有

赣超真是尴尬!江西本想模仿苏超,第一轮的第一场一点热度都没有

明月杂谈
2025-07-13 07:09:29
离婚后再看玖月奇迹,才发现王小玮在离开王小海时为何坚定

离婚后再看玖月奇迹,才发现王小玮在离开王小海时为何坚定

可乐谈情感
2025-07-12 15:18:25
重庆通报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

重庆通报2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核实情况

界面新闻
2025-07-13 20:35:48
必须警惕“蔡正元现象”在大陆的泛滥

必须警惕“蔡正元现象”在大陆的泛滥

混沌录
2025-07-13 14:20:24
其父刚下葬,杨议就开始演出,因欠钱太多,也是郭德纲远离他原因

其父刚下葬,杨议就开始演出,因欠钱太多,也是郭德纲远离他原因

侦姐有料
2025-07-13 09:14:43
李欣莳约炮Zeus事件后续曝光:已被学校开除学籍,评论区骂声一片

李欣莳约炮Zeus事件后续曝光:已被学校开除学籍,评论区骂声一片

谈史论天地
2025-07-13 09:12:16
21岁李欣莳高清照曝光,长得漂亮身材好,难怪37岁老外发视频炫耀

21岁李欣莳高清照曝光,长得漂亮身材好,难怪37岁老外发视频炫耀

谭谈社会
2025-07-13 19:30:49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养老金涨2%遭吐槽?人社部连夜说实话:拿得少的,其实多赚了!

史行途
2025-07-13 13:24:53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中国女足避免意外事故!主教练遭炮轰:脸都不要了,早知道会露馅

奥拜尔
2025-07-13 17:39:44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了27张底片,丈夫:我都惊呆了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了27张底片,丈夫:我都惊呆了

潇湘晨报
2025-07-13 21:47:44
空调外机移位作业时1人坠亡 上海千首贸易有限公司4.28事故查明

空调外机移位作业时1人坠亡 上海千首贸易有限公司4.28事故查明

中国基建报
2025-07-12 11:09:18
山东河南气温将达40℃ 或破历史极值

山东河南气温将达40℃ 或破历史极值

大象新闻
2025-07-13 18:02:49
当东芝拒绝发货,美的陷入一场信任危机

当东芝拒绝发货,美的陷入一场信任危机

青橙财经
2025-07-12 22:59:09
突厥战矛VS斯拉夫长剑,阿塞拜疆“图兰”军团歼灭俄军一个连

突厥战矛VS斯拉夫长剑,阿塞拜疆“图兰”军团歼灭俄军一个连

史政先锋
2025-07-13 13:30:26
震惊!女大学生让男友买票,飞上海和老外开房!"廉价牛排"被曝光

震惊!女大学生让男友买票,飞上海和老外开房!"廉价牛排"被曝光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7-13 18:55:19
部分铅中毒幼儿出院,多位家长质疑,作案动机待解

部分铅中毒幼儿出院,多位家长质疑,作案动机待解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13 14:32:08
机场摆渡车挤满人疑没开空调闷热难耐,女乘客晕倒后有人砸窗自救;西宁曹家堡机场:正介入调查

机场摆渡车挤满人疑没开空调闷热难耐,女乘客晕倒后有人砸窗自救;西宁曹家堡机场:正介入调查

大风新闻
2025-07-13 17:53:02
不满王曼昱?女双丢冠后,孙颖莎黑脸原因曝光,谁注意她的举动

不满王曼昱?女双丢冠后,孙颖莎黑脸原因曝光,谁注意她的举动

体育有点水
2025-07-13 18:15:49
2025-07-13 22:23: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体育要闻

杨瀚森两战20+9+8 隔扣成最大亮点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手机
艺术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高中英语单词背了就忘,难以长期坚持,怎么办?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手机要闻

六大品牌旗舰销量对比,国产加在一起都打不过苹果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