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房企“扼喉”铝厂及建材商,三方究竟谁在承担大宗商品涨价风险?

0
分享至

原材料涨价致建材商压力倍增。

当房企步入“凛冬”时刻,正叫苦不迭之时,作为上游的建材商和铝厂也在承担着压力。近期,铝、铜等原材料上涨使得建材商的产品成本快速上升,但当建材商上调产品价格时,却发现长久以来原本作为上游的他们早已被房企“扼喉”,失去议价能力。

建材商及铝厂是房地产市场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可鲜少被关注。有受访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房企改变了原有的游戏规则,“越级”沟通、商票抵工程款成为市场常态。而当出现原材料上涨等风险时,他们成为了站在最前面的“挡箭牌”。

成本上升导致错失订单

霍明(化名)一直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价格。10月19日,主力合约沪铝2112在连续上涨多日后出现了下跌。随后,沪铝2112的价格持续下探,最终在近日维持震荡水平。11月3日,沪铝2112报收20375元/吨,涨幅为1.70%。

相比较10月18日24820元/吨的价格,铝期货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这表明,霍明的企业在这段时间内压力会有所缓解,材料成本不会这么高了。霍明经营的一家门窗企业专门为房企项目提供产品,而他的上游则是铝厂。

在铝价出现大幅涨跌的这段日子,霍明的下游房企、上游铝厂以及他所在的建筑行业进入了一场博弈。“门窗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就是铝,我们是向铝厂采购原材料。那原材料定价的方式就是期货铝锭的价格再加上加工费。期货上涨,也代表我们需要付出的成本增加。”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涨价涨得确实比较厉害。沪铝周涨幅最高触及到7%,那传导到建筑行业,我们拿到原材料价格的涨幅更高,涨幅在20%左右。”霍明说。这20%的价格涨幅直接让霍明错失了一大订单。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原本之前是和一家房企的项目谈好了合同,800多万。但是原材料涨得太快了,我们后来一算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赚钱,就取消订单了。”

三方的价格战

疑问也随之出现。铝厂、建材商、房企作为一条垂直链上的三方,一方涨价,另一方也完全可以通过涨价来对冲增加的成本。但是“涨价”在建材商这里“停止”了。“整体来看,建材商们都没有涨这么‘狠’。涨价肯定是涨了,大概在10%左右。”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由于铝、铜等大宗商品在近期价格上调较快,建材商上调价格也成为普遍操作。在十一假期后,有多家水泥、玻璃、陶瓷等企业发布通知上调价格。例如华鹏陶瓷,其发布通知表示全系列产品价格上涨5%-10%。不过霍明直言,相比较来看,建筑商上调价格的幅度实际上完全对冲不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那究竟,建材商为何不上调价格与市场同频呢?“很多人会觉得,铝厂、建材商、房企三者之间是一种垂直的关系,上游能够控制价格,议价权在上游手中。实际上,是房企掌握了几乎绝对的议价权,铝厂和建材商也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了类似平级的关系。”霍明表示。

具体而言,霍明解释称,房企手握大量住房产品,门窗等建材需求量巨大,而铝恰好也是主要材料。“很多房企订购门窗,不会直接和我们门窗建材商沟通,而是去和铝厂沟通。他们直接从铝厂下订单,且由于需求量大,压低产品单价。那我们再拿到订单,能够盈利的空间就更小了。”霍明向《华夏时报》记者描述了三方之间的业务往来流程。

在霍明看来,房企的“越级”沟通和“精确计算铝厂盈利空间从而压低产品单价”的行为让铝厂和建材商都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议价权利。“不过铝厂多数是大型企业,靠着订单数量能够获胜。但建材多数是小型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经营压力就比较大了。”霍明说。

房企是产业链“大玩家”

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频繁出现“负面事件”。业内认为,一方面,不断有房企出现违约事件,导致房地产资本市场信用下降。另一方面,地价、建材价格上调也在逐步压缩房企利润。最终,这些影响都传递到房企经营层面,变成了压垮房企财务的“一根稻草”。

地价方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房企土地购置面积为137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5%。不过,同时期内,土地成交价款为9347亿元,增长0.3%。这表明,土地单价有所上涨。而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多数城市对于房价有一定管控,房价上线已然明了,房企利润空间成为“明牌”。

近期,房企开始密集披露2021年三季度报告,“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有龙头房企,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滑。“行业利润率下滑已经是大势,我们的毛利率上半年也降了3个点左右。”一家华北房企的项目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那么,房企净利润下滑除了地价以外,是否与建材价格上涨有关?铝、铜等大宗商品的涨价效应是否会传递到房地产层面?霍明表示,他深谙原材料及建材涨价会导致建筑成本上升,但是目前尚未传导到房企层面。

“房企给建材商和铝厂付钱并不是付现金,而是让我们垫资或者付商票。商票就是到期兑付,但是建筑工程的时间比较长,在1-1.5年左右,所以很多商票的付款期限都拉到最长时间,差不多1年才能兑付。”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因此,在霍明看来,至少2021年铝等大宗商品以及建材涨价的影响还暂时不会在房企经营层面出现,这其中有一定时间差。不过,商票“苦恼”建材行业久矣。尚未兑付的商票在建材企业的报表中变为应收账款,但却存在“收不回来”的风险。

“行业早期没有这么多花哨的付款方式,就是按工程进度付款。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是付商票。”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当记者问到企业收到商票后为何不选择贴现时,霍明表示,2021年房企商票违约情况加剧,市场上的信用很弱,如果贴现损失的利息比较大,也会使得自身企业的财务成本上涨。

而被房企“扼喉”的铝厂及建材商则对这一现象束手无策。有“防水界茅台”之称的东方雨虹被“暴增”的应收账款压得几乎喘不上气。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东方雨虹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129.52亿元,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高点,且公司超过5成的收入都来自赊销。10月27日,也就是发布三季报的第二天,东方雨虹股价跌停。投资者们认为,当前房企兑付商票不稳,东方雨虹资金存在风险。

“建材商不想房企赊销,也不想要收商票,但是用什么付款我们说了不算。”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在霍明看来,这种垫资以及商票付款的方式多年以来实际上早已成为房企的一种融资模式,默默为房企充裕了现金流。“我们行业认为,铝等大宗商品涨价以及建材涨价的影响也会逐级传递到房地产层面。商票和垫资是可以缓解资金压力,但终究房企还是要付款。不过,房企是有能力应对这波涨价的,行业也在调整步子。”霍明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做月嫂工资3万,除了照顾小孩,还要满足男主人需要,太难熬了

我做月嫂工资3万,除了照顾小孩,还要满足男主人需要,太难熬了

二月的风
2023-06-11 16:56:00
SUV自燃烧成空壳 导致早高峰旅顺南路入市方向堵车

SUV自燃烧成空壳 导致早高峰旅顺南路入市方向堵车

半岛晨报
2023-09-21 11:13:03
郑欣宜失踪5个月后露面!瘦到90斤五官超像爸,眼含泪疑未得6000W

郑欣宜失踪5个月后露面!瘦到90斤五官超像爸,眼含泪疑未得6000W

可可灵妹妹
2023-09-21 14:56:20
怎么回事?深圳有钱人已经开始抢跑了!

怎么回事?深圳有钱人已经开始抢跑了!

大胡子说房
2023-09-21 12:02:22
“令人费解”的洪秀柱

“令人费解”的洪秀柱

小小妮汽车
2023-09-21 11:00:15
福建一对情侣订婚,新郎新娘稚嫩得像初中生,亲戚:他爸爸才39岁

福建一对情侣订婚,新郎新娘稚嫩得像初中生,亲戚:他爸爸才39岁

唐小糖说情感
2023-09-20 10:48:45
小杨哥公司员工大合照!卓仕琳确定加入,座次表露五大徒弟排名

小杨哥公司员工大合照!卓仕琳确定加入,座次表露五大徒弟排名

简读视觉
2023-09-19 15:22:11
阿森纳4-0埃因霍温!6年后回归欧冠迎开门红,1.2亿天才首秀传射

阿森纳4-0埃因霍温!6年后回归欧冠迎开门红,1.2亿天才首秀传射

我爱英超
2023-09-21 04:59:31
孙越减肥成功如“整容”,暴瘦50斤帅出新高,快比郭麒麟帅了

孙越减肥成功如“整容”,暴瘦50斤帅出新高,快比郭麒麟帅了

综艺贴士站
2023-09-21 13:53:32
一夜冒出四艘航母,成为世界第二航母大国,连美国都没有想到

一夜冒出四艘航母,成为世界第二航母大国,连美国都没有想到

上进京城神仙
2023-09-20 01:04:47
坎爷46岁生日首次亮相!夫妻共赴街头,妻子透明连裤袜引人注目!

坎爷46岁生日首次亮相!夫妻共赴街头,妻子透明连裤袜引人注目!

趣味的人生
2023-09-21 01:48:17
日本核污水来袭,专家提醒:6种海鲜敞开吃,减轻危害,无需慌张

日本核污水来袭,专家提醒:6种海鲜敞开吃,减轻危害,无需慌张

二牛纪实
2023-09-20 18:29:05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2年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变深3.1米

科普大世界
2023-09-21 10:01:31
刚刚,华为又憋出大招!麒麟芯片8核秒变12核,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刚刚,华为又憋出大招!麒麟芯片8核秒变12核,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奉壹数码
2023-09-20 22:24:19
1992年,赵雅芝在拍白娘子时花絮,老法海抽着小烟比剧中慈善多了

1992年,赵雅芝在拍白娘子时花絮,老法海抽着小烟比剧中慈善多了

激情W君
2023-09-20 13:59:30
有高人预测: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可能会发生“三个”重要转变!

有高人预测: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可能会发生“三个”重要转变!

水大叔
2023-09-14 22:16:21
许晴52岁了还是那么任性,穿长款衬衫配牛仔裤,像20几岁的小姑娘

许晴52岁了还是那么任性,穿长款衬衫配牛仔裤,像20几岁的小姑娘

酒盅故事汇
2023-09-20 11:17:04
广东女子高调晒老公中秋节福利,走红朋友圈,网友:小心坑夫

广东女子高调晒老公中秋节福利,走红朋友圈,网友:小心坑夫

餐饮新纪元
2023-09-21 10:45:23
70年代常见的“饭菜”,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吃过的至少50岁了

70年代常见的“饭菜”,现在已经慢慢消失了,吃过的至少50岁了

美食与生活不可辜负
2023-09-21 07:40:03
11年江苏女植物人腹部隆起,医生检查竟然怀孕了,丈夫坚持要孩子

11年江苏女植物人腹部隆起,医生检查竟然怀孕了,丈夫坚持要孩子

39健康网
2023-09-16 12:00:03
2023-09-21 16:00:49

上海房产

上海:1-8月住宅销售面积增长9.0%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东方网原总裁徐世平再被点名通报:频繁出入私人会所

头条要闻

东方网原总裁徐世平再被点名通报:频繁出入私人会所

财经要闻

花西子:搬起李佳琦,砸两次自己的脚

体育要闻

18年黑户都当了,我还有什么好怕的

娱乐要闻

女星新中式造型大赏:杨幂刘诗诗比美

科技要闻

蔚来NIOPhone手机正式发布:6499元起

汽车要闻

搭载NOA辅助系统 银河L7亚运幻影版售18.57万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福建一小学家长需要轮流每周去教课?9月21日泉港区教育局回应:不强制,没有讲课条件可向老师反映

防猝死,要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艺术要闻

数字艺术IP成流量新入口,专家共论如何激活产业升级?

公开课

为何癌症越来越多?医生:这5种蔬菜没少害人

军事要闻

俄维和部队军人在纳卡地区遭枪击身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