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25日,114个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乘坐着十几辆卡车,在今天梅岭北路枫桥路的街口停下了。解放之初的上海工人大都住在逼仄的简棚里。可这一带新建的房子却是整整齐齐的两列鹅黄色,屋顶的砖红瓦片也是小洋楼才会有的装饰。他们114人就这样迎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搬进了这些房子。
当天,市里领导专程赶来庆贺,他告诉工人们,这里“是(上海)兴建工人住宅的一个开端,政府将继续在沪东、沪西、南市等地建造更多的工房。”此后,市政府特地为这一片房子定名“曹杨一村”,从此,这座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工人新村,就在上海普陀区深深扎下根来。
第一代“村民”集体入住,一人进村,全厂光荣。
2021年,据曹杨一村开工建设已过去整整70年。一代人的荣光远去,一村也早不是“先进”住宅的代表。然而普陀区却花了近两年时间,下大力气对它进行了保护性改造,剥去蒙在这些建筑上的沧桑和蛛网般的黑色电线,小心恢复了它最初的样子;又把里面的空间变魔术似地改头换面,让居民得以享有符合当下生活习惯的设施。
就在今秋,曹杨一村四个工区里,最早竣工的二工区300多户居民,已率先拿到了家门钥匙。手脚快的,甚至已经装修入住了。日前中午,记者闻着饭香味,跟着提大包小包的居民,走进了一村,也仿佛重回历史的深处:这里的人在、屋在,热腾腾的生活仍在继续。
曹杨一村居民陆续搬回来了,生活还在继续。
居民花十几万装修,旧家具“配不上它”
“能去你家看看吗?”“走!”69岁的毛耀昌带路,大步流星跨进了曹杨一村的大门。一村的居民格外热情,不论哪户人家,走过去攀谈两句,都会欣然邀请你“进去坐坐”。
其实这份热情在他们心里已经摒很久了。毛耀昌说,半个世纪前,有水、电、煤气等设备的一村是先进住宅的代表,“那时在家待客是有面子的事。”可伴随着成套公房、商品房成为主流,仍在使用公用厨卫的一村渐渐成了差等的居所,“再不好意思请人做客。”
往昔的曹杨一村常接待外国游客参观。
直到2019年12月,曹杨一村的“成套改造”工作启动了。紧接着是快节奏的居民签约、外迁过渡、施工队进场……等居民再回来时,当年的“面子”也跟着回来了。
在毛耀昌的家,厨房灶台有两米长,卫生间马桶、淋浴、洗手台布局宽松,卧室虽小却温馨,还能富余出餐厅和客厅的空间来。这都是因为一村在改造中,把原本楼道里的公共厨卫通过巧妙腾挪,包进了套内,相当于给每家每户增加了7、8个平方米。
两个月前,韩时娣第一次走进新房子,不住地重复着“想不到”三个字。她果断从积蓄中拿出十多万元用来装修。“材料都选好的,家具也是请装修公司定做的。”
此前韩时娣特地保留了一组旧衣柜,如今也觉得“配不上(房子)了”。曾经十几平方米的屋里堆满了东西,洗衣机安置不下只能搁楼道,每天上厕所、做饭,还要先穿戴整齐走出家门……想到这些,韩时娣便痛快地把一应陈年旧物全部抛弃,仿佛生怕辜负了现在。
韩时娣花十多万装修她的房子,从里到外全部换新。
一村居民绝大多数是当年的先进生产者或他们的后代。为了让绝大多数勤俭的居民能够担负得起装修费用,一村所在的曹杨新村街道特别邀请了上海市室内装饰行业协会提供优惠装修方案。最低2.5万元,一室户居民就可以实现设施齐备的简装。
周骏翔家就选择了这个2.5万元的套餐,“本想能省则省”。房子装到一半,又忍不住要锦上添花,“定做了一整套柜子”。临近周末,一村里开进来不少搬场车,从里面搬下来的家具,绝大多数是全新的,纸板箱还未拆。
这是一村几十年未有之气象。要知道,先前搬走过渡时,许多居民连用了多年的痰盂、搓衣板也舍不得扔,如今却忙着投资装修,投资新生活,不亦乐乎。
一比一复原城市记忆,找寻历史保护与现实生活平衡点
其实上海有许多一村这样的老房子都“旧改”了。曹杨一村不同,它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之一,也是国家机构认定的首批20世纪建筑遗产之一。里面的居民也并不愿它消失,“一人进村,全厂光荣”的大工业时代并未远去,一村还留有太多人珍贵的记忆。
于是,整个改造过程,一个矛盾点贯穿始终:怎样在严格遵守历史保护规范基础上,尽可能优化居民生活?为此,上海市相关部门把建筑学界、业界顶尖的专家都请来了,论证长达数月,设计师先后踩点了20多次。
“很难,但专家们对一村给出的保护与改造方案也很创新大胆。”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陈中伟曾表示。而今天的一村,这份具有首创意义的方案,已经落地实现。
曹杨新村街道旧住房成套改造办公室副主任施欢介绍,曹杨一村外立面的每个改造细节,都遵循着同个原则:还原。
从大门的拱形门头开始,红色的柱顶,五颗红星的排布位置,和历史照片放在一起,是“一比一”的效果。建筑外墙统一采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鹅黄色拉毛涂装,屋顶的砖红色瓦片也是原样保留。就连残损部分也没有用仿制瓦片,而是专程去江浙收购了一批同时期旧物。
斑驳的屋顶是原拆原建的结果。
门厅的回纹装饰构件,是一村里公认的“文化遗产”。S型回纹寓意“上海”,原先在一村的每一栋楼一层西墙,都有这么一个装饰。这次改造中,因内部格局调整,回纹恰巧对着居民家的卫生间。想要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就必须把它向北移出2米来。
这可是一个堪比考古挖掘的精细活。“工人要把它整个从原来的位置细细剥脱出来,再填装到新位置。有些部件年久损坏了,还得先调配出原始的材质进行修补。”施欢说。
随处可见的S纹颇有寓意。
还有居民最关注的安全问题。当年建造使用的许多砖木,今天已经显现出了安全隐患。施工方对建筑所有外墙进行了加固,并将原来的木楼梯、楼板替换成结构安全性和防火等级更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后还要把这一切用功深深藏好,不让人们看出改动过的痕迹。
同样也得益于建筑新材料的发展,让许多细节处的历史保护和现实居住价值得以两全。譬如窗框,老式木窗颜色,搭配双层夹胶玻璃,既不改变风貌,也实现了隔音隔热的目的。又如门厅的平瓦雨棚,早期就是在木支架上搭瓦片,三五个梅雨季过后,雨棚就松动了。如今用木纹同色的钢结构支架,肉眼看不出差别,使用寿命却大大增强了。
平瓦雨棚更换了钢结构支架。
整个工程最难的环节,在内部改造。建筑还是那个建筑,却要给每层三户人家增加出厨卫面积,简直是“无中生有”。遵照历史建筑保护规范,上海首创性地采取了“贴扩建”的手法,将北面内天井外墙向外扩展出2.65米,独立的厨卫竟然真的“变”出来了。
历史风貌“向左”,城市体验“向右”
曹杨一村的施工持续了近一年,一村外的世界也同步发生着巨变。今年,曹杨新村街道被纳入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一村家门口的环浜、曹杨公园、兰溪青年公园等城市街景全都得以重塑。
其中一座红桥最惹人注目。它就坐落在一村二工区和一工区接壤的地方。1952年,勤生纱厂女工孔阿菊和她的丈夫就是在这座桥上,拍下一张广泛流传了半个世纪的浪漫照片。
旧照片里的红桥。
今天,红桥依旧鲜艳,两侧的沿环浜步道也在这次改造中得到贯通,还增加了许多开阔的活动区、休憩区和高低错落的绿植。
一村居民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刚回搬没几天,毛耀昌便爱上了沿环浜散步。一路走一路看,有跳舞的、唱歌的、打拳的,更多人则坐在路旁弧形长椅上闲谈——要知道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根本走不进去的绿草地。
今日环浜,两岸步道已贯通。
韩时娣爱静,平日只喜欢和几个老姐妹聚在一起唱唱沪剧,织织毛衣。自从回搬后,她渐渐喜欢上了“逛街”。家门正对着的那条枫桥路,天一黑,炫目的灯带就亮起来了,“美得像外滩一样。”韩时娣说。
外界对尚有人居的历史保护建筑常常存在一种误解:历史留住了,现实中的人只好“屈就”。一村恰恰站在了误解的反面:走在一村,像走在70年前,生活在一村,却像活在未来。
为了还一村一片疏朗的天际线,这里进行了一场在全市范围内难度数一数二的架空线落地工程,让所有的黑色“蛛网”,以及绵长的高压线走廊集体消失在地下。
每幢楼西侧的人工智能灯杆高挺、简洁,看上去像个装饰物,实则集合了360度监控、公共广播、智能调光、无线WIFI、5G信号、无人机停机坪(便于实时监测历史建筑保护情况)等十几种高科技实用功能。
人工智能灯杆功能丰富。
最让周骏翔震撼的是一村全新改造的公共休闲区域。“安装那天我去瞧了,没见过这样高级的东西。”那是一个极富未来感的休闲空间解决方案,相当于给老百姓的室外空间搭了一个智能天篷,天晴时,天篷打开可以晒日头;下雨时,天篷自动密合,老人聚在一起听风听雨,无比惬意。
还有居民一眼发现“小区绿化下功夫了”。一村没有采取人工痕迹较重的统一化种植,而是仔细地给每一簇绿化设计了特定的主题式样,花草搭配充满了野趣和自然之美。
绿化搭配充满野趣。
根据曹杨一村的改造时间表,一工区、三四工区居民也将会在年内实现回搬。而普陀区针对包含工人新村在内的旧住房“成套改造”仍在继续,过去三年,普陀区已累计改造非成套旧住房约19.73万平方米。2021年已开工约5.91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