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集中度增强,强者形成虹吸效应,落后者或将被淘汰出局。”9月3日,选址中国与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联合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1)》(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营收规模超100亿的产业园区上市公司从2019年的2家增加为6家,占整体行业营业收入超过七成。对此,业内人士预计,产业园区集中发展趋势在未来五年将会更加明显。
营收超100亿园区上市公司增至6家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产业园区上市公司在2020年整体营收仍然稳中有进。
据《白皮书》显示,相较2019年,2020年产业园区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4.2%。其中,营收规模在100亿以上的园区上市公司从2019年的2家增加为6家。
具体来看,包括华夏幸福、招商蛇口、陆家嘴、东湖高新、外高桥、苏州高新6家产业园区领域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均超过了100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1100多亿元(部分企业仅计算园区收入),同比增长35%,收入约占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的73%。
对此,和君产业园区事业部主任王鹏表示,产业园区的行业集中度在增强,预计这种集中发展趋势在未来五年将会更加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显示,预计“十四五”期间产业园区“将出现大洗牌”,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发展助力、能够帮助产业升级发展的园区企业,将从传统园区盘面中不断抢夺优质企业。
与此同时,那些构建了数智化平台、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园区,将通过多园区的联动运营和互联合作增强管理能力,不断并购那些缺乏经营管理能力的园区。
形成可持续商业模式是园区发展关键
《白皮书》通过对净利润增长和市值增长情况的组合分析,将园区上市公司分为四类。其中,企业利润、市值双增长的这类企业不仅当前盈利性良好、未来也被资本市场看好;利润下降但市值增长的企业,可借助资本市场探索发力;对于利润增长但市值下降的公司,需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对自身业务发展战略进行升级。
另外,呈现出利润和市值双双下降的企业,尽管疫情是一个客观因素,但这类园区企业如果无法尽快进行变革创新,要在未来改变颓势会相当困难。
在选址中国创始人、CEO陈雪源看来,吸引、留住和培育有质量的实体经济是时代赋予园区的责任,也是园区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在寻求产业发展的同时,园区自身能否在建设、运营、投资中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也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