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一栋楼加装电梯怎么“叫得动”地铁线来协商

0
分享至

瑞金二路街道南三小区3号楼加装电梯竣工投用。 均本报记者 袁婧 摄

编者按

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梯,这是写入上海“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民心工程。今年,上海将确保电梯加装保底完成1000台以上。“能加、愿加则尽加、快加”。伴随着加梯提速,“整建制推进”“量产”已不是稀奇事,加梯的过程,更见证着人民城市以民生实事来促进业主主体协商、政府扶持引导、各方协同支持、社区组织推进——这样一种长效机制的生成。

一栋栋不尽相同的楼栋纷纷“啃硬”成功,实现加梯,正是市、区相关部门、街镇居委,不断探索创新,边试点实践、边破解瓶颈的生动演绎。一个个看似孤本的表象,其背后可复制可推广的正是坚持“人民至上”,充满感情、满怀真情推动民生实事,不断“啃硬”攻坚的勇气和魄力。

即日起,本报推出“老房加梯·啃下硬骨头加出获得感”系列报道,记者深入基层蹲点采访,聚焦老房加梯如何在实践中以真情和创新破解难题,加出百姓满满获得感。

南三小区3号楼,要加梯,实在太难了!

难就难在,这幢楼地处思南路和淮海中路交界,紧挨着轨道交通13号线。不仅各项先天条件不足,最难处:加梯部位及基坑开挖,必定涉及毗邻的防空洞以及13号线的边线。

“我们一幢楼,怎么可能‘叫得动’一条地铁线来商量?”好不容易把加梯的钱筹齐的居民们怏怏:“这次大概没希望了……”

“地铁要保,加梯也要建!”居民们的热望,社区干部们烙在了心里。“既然是一梯一策,就不能因为特殊而轻易‘打回票’”。一场“啃硬”由此起步。

南三所在的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积极争取区层面的支持,由区、街道共同出面搭建了一个商请平台——邀请来申通地铁、区民防办相关负责人,与加梯公司、相关部门、社区代表等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共同破题,寻求实现路径。

一次次座谈会、说明会、协调会,十多次修改方案。最终,加梯方案实现了不妨碍任何公共设施。前后短短15天,涉及加梯的地铁监护方案通过,红章终于盖在了南三加梯的审批材料上。南三3号楼不仅成为老房密布的瑞金二路街道内首栋成功加梯楼栋,也成为全市屈指可数的特殊加装案例。

尽管特殊,南三这块硬骨头被啃下,放大的却是整个街区老百姓的信心。“有了这个可复制的商请机制和平台,再难也有希望!”

启动商请机制,让各方围坐一起解难题

南三3号楼,这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楼,结构陈旧,楼道逼仄,楼内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41%,因而加装电梯意愿极其强烈。

但谁也不曾想,居民意见征询顺利通过,然而立项审批前,变数来了——被“先天不足”带来的问题“卡住”:加梯楼栋的地下空间涉及在用的民防工程,且一旦加梯建设基坑,必然要往地下压桩20至24米,那会不会碰到地铁公共空间的边线?

原来,小区地下是防空洞,需征询确认加梯部位是否影响防空洞安全;此外,根据原有设计方案,电梯的基坑部分紧贴着地铁13号线边线,也要确认造成的压力是否有可能影响到地铁结构。

瑞金二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茜说,每一幢楼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但加梯的过程就是要平衡好民生需求和公共安全。

因此,南三3号楼的这块硬骨头怎么啃,在黄浦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推进会议上,街道传递了居民们的呼声,也启动了商请机制,将各方都请来,一起为解难题出谋划策。

轨交和加梯公司一起“研发”:改变桩基构筑方式

在商请平台上,区民防办展开实地勘察和调研,经过反复论证,开出一纸证明:人防地下室不超过房体外边线,可以加装电梯!

但轨交仍是个问题。在此之前,上海鲜有先例,能否成功地、安全地加梯,还要做进一步的技术论证。

公共安全的红线绝对不能踩,那就只能一次次修改设计方案。地铁方也十分“给力”,迅速协同配合:“地铁公共空间需要保护,也要从市民角度出发,通过技术的解法突破阻碍,让加梯需求落地。”经过现场研究,地铁方与加梯公司共同研究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改变桩基的构筑方式:用钢管灌水泥取代原本的水泥桩。

问题了了,相应的机制也建立了起来。在区相关部门支持下,在地下管网、地下公共空间密集的中心城区如何加装电梯有了新的协商流程和机制:“涉及到轨道交通的保护范围、水电煤等管线迁移的加装案例,都要启动事先科学论证,为加装电梯做前置保障,一旦启动加梯,也就能更快地推进,更好地促进加装电梯工作。”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潘兴华这样介绍。

“叮——”,上周,3号楼电梯落成。居民们挨个走进这个“来之不易”的新加装电梯,刷卡、按键。88岁的刘奶奶和92岁的老伴心里美美的,“终于盼来了,有电梯的日子,多方便!”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美稀土走私链曝光!中方揪出大量“内鬼”,商务部重拳出击

中美稀土走私链曝光!中方揪出大量“内鬼”,商务部重拳出击

云上乌托邦
2025-07-15 02:15:03
6号台风或本周内生成,9省大雨局地暴雨,下一轮强降雨7月19日到

6号台风或本周内生成,9省大雨局地暴雨,下一轮强降雨7月19日到

老牛讲
2025-07-15 00:07:57
年中经济观察|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稳中有增 优中有升

年中经济观察|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稳中有增 优中有升

新华社
2025-07-14 18:07:24
7000块钱就能包养一个校花级别的女大学生,你相信吗?

7000块钱就能包养一个校花级别的女大学生,你相信吗?

流苏晚晴
2025-07-13 19:40:42
英达哭到攥紧拳头:“巴图根本不稀罕我”当年有多狠现在就有多悔

英达哭到攥紧拳头:“巴图根本不稀罕我”当年有多狠现在就有多悔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7-14 08:45:27
重庆红衣女“社会性死亡”了:官方出手,身份被扒,难怪这么嚣张

重庆红衣女“社会性死亡”了:官方出手,身份被扒,难怪这么嚣张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7-14 23:37:24
糖尿病治疗迎来历史性转折!科学家宣布:这类患者或可告别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迎来历史性转折!科学家宣布:这类患者或可告别胰岛素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2025-07-14 20:47:28
意媒:尤文也对凯西有兴趣,但薪水是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意媒:尤文也对凯西有兴趣,但薪水是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

懂球帝
2025-07-15 05:15:24
四位TVB花旦回广东家乡认祖归宗的画面,家乡情结最浓烈的是谁?

四位TVB花旦回广东家乡认祖归宗的画面,家乡情结最浓烈的是谁?

睡什么起来嗨
2025-06-19 19:20:19
状元对决!克拉克砍下14分13助攻5抢断带队赢球 佩奇空砍21+4+4

状元对决!克拉克砍下14分13助攻5抢断带队赢球 佩奇空砍21+4+4

直播吧
2025-07-14 09:11:18
41岁女子有性瘾,每天要求37岁男友睡她,一年后男友受不了杀了她

41岁女子有性瘾,每天要求37岁男友睡她,一年后男友受不了杀了她

胖胖侃咖
2025-05-10 08:00:08
刘涛海边清凉美拍

刘涛海边清凉美拍

可乐谈情感
2025-07-14 13:16:02
黄仁勋来北京了?大热天穿皮夹克和雷军合影

黄仁勋来北京了?大热天穿皮夹克和雷军合影

TechWeb
2025-07-14 18:36:08
为什么说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为什么说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

小童历史
2025-07-14 09:41:04
4球1助攻,贡萨洛-加西亚荣膺2025年世俱杯金靴奖

4球1助攻,贡萨洛-加西亚荣膺2025年世俱杯金靴奖

懂球帝
2025-07-14 06:03:39
韩国前大邱市长痛批:尹锡悦和韩东勋是文在寅的猎犬,检察官乱政毁国必遭清算

韩国前大邱市长痛批:尹锡悦和韩东勋是文在寅的猎犬,检察官乱政毁国必遭清算

健身狂人
2025-07-14 12:57:18
再次抑郁风险!阿尼西莫娃未来将走向何方?

再次抑郁风险!阿尼西莫娃未来将走向何方?

网球之家
2025-07-14 23:12:33
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继续在美国的话,马斯克还能活多久?

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继续在美国的话,马斯克还能活多久?

老方
2025-03-03 14:54:33
知名港星因两场戏决定离开大台,直言对TVB没有怨恨:公司运作是这样

知名港星因两场戏决定离开大台,直言对TVB没有怨恨:公司运作是这样

TVB剧评社
2025-07-14 11:57:43
买食用盐,挑“海盐”还是“精盐”?早知早受益,搞懂再买不吃亏

买食用盐,挑“海盐”还是“精盐”?早知早受益,搞懂再买不吃亏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14 21:05:29
2025-07-15 05:32: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艺术
房产
军事航空

为什么她身材不好,依然把吊带裙穿的很高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三亚,开启新一轮大征收!

军事要闻

乌军:史上首次 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