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7月成交下滑 楼市拐点隐现

0
分享至

经济观察报 记者 田国宝 8月已经过去了4天,苏穗所在公司的7月销售业绩还没有公布,“正常情况下,昨天或今天就公布了,到现在没公布,估计是和销售额下降有关。”8月4日晚间,苏穗告诉经济观察报。

苏穗是一家房企营销负责人,最新获取的数据显示,7月他所在房企销售额同比降了两成,“我估计领导们在评估影响吧,毕竟这个关节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7月销售业绩下降的不止是苏穗的公司,根据克尔瑞数据,7月前50强销售排名中,合约销售额同比下滑的超过30家。截至8月4日,已经公布7月业绩的18家千亿及准千亿房企中,销售金额同比下滑的有11家。

楼市成交下行让众多房企忧心忡忡。一位房企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一旦销售和预期出现较大偏差,加上再融资和回款受限,可能会让一部分房企流动性风险放大,“市场不好的城市抓销售,市场好的城市抓回款。”

拐点隐现

8月4日下午,美的置业发布2021年7月经营数据,7月完成销售额104.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05.1亿元相比,有小幅下滑。从2019年跨过千亿门槛,美的置业一路高歌猛进,2020年将销售金额提升至1261亿元,计划在2021年完成15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像美的置业销售业绩下滑的房企不在少数。7月,祥生控股同比降幅超过4成,建业地产下滑近三分之一,雅居乐、富力、德信中国三家同比下滑超过22%,万科、恒大、金茂的同比降幅也超过了10%。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4日,已经公布7月经营数据的18家大中型房企,有11家业绩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2家持平或小幅上升,其中融信、金地商置和荣盛的上升幅度均超过20%。

根据克而瑞数据,7月合约销售金额前50强房企中,有30家同比下跌;权益销售金额前50强房企中,有32家同比出现不同幅度下滑。

苏穗告诉经济观察报,下半年以来,原本被看好的华南部分城市呈现出乏力状态,尤其是东莞、佛山、惠州等城市贡献的业绩低于预期,使得1-7月的销售业绩没有达到预期,“接下来的营销策略还需要重新调整”。

根据中指院数据,一二三线城市单月成交量环比均出现不同幅度下滑。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下降了14.8%,二线城市下滑5.7%,三线城市下降了14%。尤其是南京、苏州、惠州等城市降幅均超过20%。

同比方面,一线城市的广州和深圳降幅分别为22%和16%,北京和上海则分别同比上升了54%和16%。二线城市7月成交量同比有小幅上升,但南京、武汉、佛山等热点城市的成交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跌。

通常情况下,市场预期通常由二手房传导至新房市场,机构报告显示,7月全国10个主要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下滑了30%,远远高于新房12%的降幅。

中指院数据显示,7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5%,同比上涨3.8%;同期,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43%,同比上涨4.3%。

苏穗表示,一般情况下,下半年成交会好于上半年,今年上半年主要房企的业绩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大家对全年的预期都比较乐观,但从目前形势来看,保持去年的规模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他判断的依据是,6、7月份,从中央到地方、从拿地到销售等多个维度和环节对楼市进行新一轮精细化调控,无论是从终端市场销售,还是未来房地产市场预期,均大幅度降低了,“7月也许只是个开始”。

新一轮调控

一位金融机构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7月房地产市场出现变化与6月以来频繁调控政策相关,调控使得各界对楼市预期下降,最终体现在成交上。

他认为,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形成,以7月22日国务院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和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发文为标志。

7月22日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严格房地产企业“三线四档”融资管理和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建立有效的企业购地资金审查制度。

第二天,住建部等八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为55号文),要求因城施策整治房地产开发、销售、住房租赁、物业服务领域的市场秩序。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房企拿地管控力度加大,一方面,拿地强度监管趋严,重点房企被要求拿地(收并购)销售比控制在40%以内。上半年已经超过10家的50强房企触碰这一红线。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加强了拿地资金审查,7月22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张其光提出,建立购地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建立购地资金审查和清退机制。

业界普遍预测,首批集中供地部分城市通过禁止马甲拍地、拿地资金穿透式监管、限制拿地后引入融资等措施,将进一步向其他城市推广。

第二,房地产终端杠杆收紧。6月以来,广州、南京、杭州、苏州及上海等城市先后上调房贷利率,2021年以来全国首套、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尤其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二套按揭利率已经超过6%,上海、广州和苏州等二套按揭利率也超过5.7%。

同时,监管层对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监管也在加强。55号文指出,整治“套取或协助套取经营贷、消费贷等非个人住房贷款用于购房”;张其光也表示,“坚决查处经营贷、消费贷、信用贷违规用于购房”。

在地方城市,6月以来,已经有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对部分违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深圳、广州、无锡、天津等城市也出台相关政策。

第三,房地产市场调控升级,6月以来,上海、成都、无锡和绍兴等城市出台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发布机制。7月以来,上海对赠与房产等规避限购等方式进行规范,南京推出新房集中供应制度,武汉推出放票机制,合肥优化摇号机制。

上述金融机构人士表示,本轮调控是对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这一次对拿地资金来源等房地产融资收紧,落实的是2019年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23号),该文要求加强对房地产融资乱象加强治理,涉及银行、信托、资管和金融租赁等多个领域,其中以信托为主的前融为主要治理对象之一。

上述房地产人士表示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本轮政策都有明确的针对性,更多体现在落实和执行层面,“这些政策都出现过,原来只是执行不到位或无法落实,现在等于制定落实方案和机制,包括住建部说的将要建立的拿地资金清查和退出机制。”

开发商担忧

作为营销负责人,苏穗第一时间感受到楼市的变化。据他透露,7月中旬,大湾区一个项目入市,按照此前当地市场热度,预期的开盘去化率在90%以上,“上半年这个区域开盘的几个项目,基本都是日光盘。”

但该项目开盘后,去化情况远远低于预期,一直到7月底,去化率才达到了60%左右。“这个项目利润很低,主要是走量,快进快出,如果拖上一年半载的,亏损是小事,更大的风险在流动性上。”苏穗表示。

在他看来,流动性是房企的生命线,一旦投入的资金沉淀在项目上,不仅再投资受到限制,可能会影响到房企的偿债,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

另一家总部在上海的房企人士也表达类似的看法。其表示,由于多数城市招拍挂地块利润越来越小,对于市场较好的城市,即便不赚钱,在现金为王的背景下,只要能实现资金快速周转,房企一般会选择去拿地。

“比如,一般情况下,上半年投资拿地,一般下半年就可以实现回款,这个钱下半年再投一轮,第二年上半年又可以拿到回款。”上述上海房企人士表示,通过长短期项目平衡,房企虽然利润少了,但能保证发展。

在开发贷和按揭贷实施“两个上限”的情况下,房企的回款周期比之前更漫长,“这个时候,上半年投资年底也可能会回来,有的房企也通过购房尾款abs或其他方式加快回款速度,勉强还可以应付。”上述上海房企人士表示。

但如果终端市场出现问题或者整体需求端进入下行通道,一方面房企之间、城市项目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利润会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使得一部分房企回款周期延长,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这也是导致泰禾、蓝光等房企发生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终端市场的竞争外,一个城市有限的按揭额度也将成为房企争夺的重心。上述房企人士表示,下半年他所在公司的项目已经开始加快推盘力度,能早开盘的项目,尽量早开盘,“主要担心四季度按揭额度用完了。”

全国22个主要城市首批集中供地峰值在5月和6月,这些项目最快将在三季度末入市,将在四季度形成供应高峰期。在终端市场调控收紧和按揭额度限制的情况下,意味着回款将成为首批集中供地项目考量的重点之一。

从历年楼市成交情况来看,7月成交普遍低于6月,但通常高于上一年同期成交。但今年7月,无论全国主要城市还是主要房企,虽然价格方面松动不大,但成交同比下滑的比例均超过一半。

上述房企人士认为,即便是下半年房地产需求走弱,由于大部分房企上半年销售情况较好,下半年不会形成太大压力,“但如果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明后年,可能还会有一部分房企的流动性会出问题。”

该房企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他们公司已经开始转变投资方向,陆续转向利润相对较高、周转相对较快的三四线城市,“长三角有很多这样的小城市,只是大家平时关注度都在集中供地的城市。”

上述总部在上海的房企人士也表示,在有限参与集中供地的同时,其所在公司也开始做区域下层,尤其是业绩贡献占比较高的城市,逐步向区县下沉,“我们这种规模的房企,只能做深耕,不适宜做扩张。”

另一家TOP15内的房企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近年,其公司也在从全国范围内挖掘新的机会性中小城市,与集团其他产业和资源形成协同效应,“今年我们有二三十个项目都位于新进城市中。”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湾问题红线已破,俄罗斯的错误不能犯,必须切断援台路

台湾问题红线已破,俄罗斯的错误不能犯,必须切断援台路

混沌录
2025-07-07 23:44:17
阿里巴巴用了七年才想明白,原来点外卖和购物可以放在一个APP

阿里巴巴用了七年才想明白,原来点外卖和购物可以放在一个APP

呼呼历史论
2025-07-12 17:12:27
女篮大胜印尼,7人得分上双,5人评9分

女篮大胜印尼,7人得分上双,5人评9分

工从昊懂球阿靖
2025-07-14 00:17:49
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把她遗忘!

我们最大的罪恶,是把她遗忘!

河山历史
2025-06-28 19:35:12
欧美军舰傻眼!中国巨轮24小时沉没,中国用了三招破局

欧美军舰傻眼!中国巨轮24小时沉没,中国用了三招破局

科技处长
2025-07-14 00:16:44
2024年,拜月女叶诚尘终于被注射死刑,前男友透露她生前诡异习惯

2024年,拜月女叶诚尘终于被注射死刑,前男友透露她生前诡异习惯

浩舞默画
2025-07-04 09:18:50
30国联军快速组建,5000枚导弹空降乌克兰:俄乌战场惊现三大反转

30国联军快速组建,5000枚导弹空降乌克兰:俄乌战场惊现三大反转

顾蔡卫
2025-07-12 15:14:09
2001年纽约高中生刘亦菲,形体训练照曝光,引热议

2001年纽约高中生刘亦菲,形体训练照曝光,引热议

温州市龙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06-30 23:00:25
倪永孝为什么非要杀四个大佬?

倪永孝为什么非要杀四个大佬?

特例的猫
2025-07-12 11:46:32
汪小菲全家出游乐开花,箖箖戒游戏玥儿显淡定!

汪小菲全家出游乐开花,箖箖戒游戏玥儿显淡定!

可乐谈情感
2025-07-13 15:23:19
玄学:“人怕正月死,更怕正月生”为何?祖先道破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玄学:“人怕正月死,更怕正月生”为何?祖先道破背后真相令人深思

眼泪博物
2025-07-13 20:34:02
曝湖人拒绝续约!麻了,詹姆斯彻底麻了……

曝湖人拒绝续约!麻了,詹姆斯彻底麻了……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7-12 23:22:25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基本都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但车企从来不说

车龄10年的燃油车,基本都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但车企从来不说

全金猫眼
2025-07-13 07:55:03
林彪坠机23年后,中央接到一封神秘信件,请求恢复林彪的荣誉

林彪坠机23年后,中央接到一封神秘信件,请求恢复林彪的荣誉

河山历史
2025-07-13 19:30:06
联合国发表关于中国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声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铅中毒毁掉孩子一生!

联合国发表关于中国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声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铅中毒毁掉孩子一生!

生命科学前沿
2025-07-11 17:29:05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1996年,姚文元刑满释放的当天,小心翼翼地问狱警:我能出去了吗

z千年历史老号
2025-06-17 14:05:17
经常“用手”的男人,可能会遭受这4大伤害,越早知道越好

经常“用手”的男人,可能会遭受这4大伤害,越早知道越好

中医魏大夫
2023-08-04 16:13:21
深圳开发商正在跑步入场

深圳开发商正在跑步入场

阿离家居
2025-07-13 14:34:10
美报告:应减少在中国“家门口”的军事存在

美报告:应减少在中国“家门口”的军事存在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7-12 09:27:33
天津市河东区一机床城市更新项目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天津市河东区一机床城市更新项目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中国基建报
2025-07-13 23:14:22
2025-07-14 01:36: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头条要闻

妻子去瑜伽馆拍照花8100元买27张底片 丈夫:我惊呆了

财经要闻

宗馥莉被三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

体育要闻

张子宇正式首秀:11分钟13+4+2天赋碾压

娱乐要闻

38岁何洁近照曝光,与老公用餐甜蜜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本地
亲子
旅游

曝《刺客信条影》或有第三个DLC 预计2026年底上线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vivo与小米领跑,华为第四荣耀第五!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亲子要闻

谁在给孩子扣“学习困难”的帽子?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