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上海最后的“两万户”工人新村旧改后

0
分享至

(原标题:上海最后的“两万户”工人新村旧改后,12栋老旧房子保留了2栋,为何?)

上海的工人新村为何要保留,又该如何保留?

位于上海杨浦区敦化路、延吉东路、安图路、长白路这片四方地块,自2016年开始围起蓝色围挡。围挡内,是一片已基本拆除的老房。

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是上海现存为数不多的成套“两万户”老公房。自2016年6月,长白228街坊旧改征收成功,居民搬离,上海人在成片“两万户”中居住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此后,杨浦区将228街坊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对整个街坊进行分区块保留和重建。

五年过去了,228街坊发生了什么变化?上海最后的“两万户”将如何重现?根据最新规划,“两万户”原有的12栋房子中,2栋将原样保留,建成体验展示馆,10栋拆除后按原貌一比一重建,项目计划明年6月完工。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以“两万户”展示馆为中心的综合体。


“家家端着碗在门口吃饭,那是我最怀念的时光……”

从长白路162号大门走进228街坊,曾经熟悉的老街坊变成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居春英说刚开始也有点不习惯。

居春英的新家在安图路上的益晖新苑详情)小区,与228街坊有10分钟的步行距离。有时她出门买菜,会特意绕过来看看。“这是以前我家的门,这是公共厨房,这是楼梯……”在一小块已拆平的废墟上,居春英寻找着过去老房的痕迹。

228街坊194号底楼3室是居春英曾经的家。她的丈夫在电缆厂上班,这是单位的福利分房。住进“两万户”那年,女儿刚上一年级,“那时分到这个房子,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豪宅”。

“前面是房间,充当主卧和客厅,后面是半间,用来放吃饭的台子,晚上把床铺拉出来,女儿就睡在里面。”和她家一样,“两万户”居民大多居住在这样约24平方米的“一室半”中。“门开在房屋后面,中间楼梯把房子隔开一半,分出两个公共厨房,两个公共卫生间。”门是可以左右打开的,推开它,就打开了一个开放社区的“记忆门户”。

1952年初,毛主席做出“今后数年内,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的指示。当年5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共建造了2000幢,可供2万户家庭居住,“两万户”因此得名。当年8月,全上海的“两万户”开工建设,1953年5月竣工。

长白228街坊是上海第一批完成的“两万户”工人新村, 街坊内共12栋砖木结构联排房屋。参照当时苏联集体农庄下面一层养马、楼上住人的样式,长白“两万户”的房屋也是上下两层结构,每层各5间房,住10户人家,每5户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

房屋外部布局规划了大量共享邻里空间。“两排房子中间有大片空地,每到傍晚时分,各家都把凳子、桌子摆到门口吃饭,菜也是端来端去交换着吃,那是我最怀念的时光。”居春英回忆起“两万户”的生活,“那时我们出门都不用锁门的,邻居帮你看着。女儿在图们路上小学,也从来不用接送,一个街坊十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学,走10分钟就到学校……”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十年,随着上海“两万户”住宅群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一点点老旧,环境也变得脏乱差。自2002年起,杨浦区的“两万户”迎来大规模拆除。

长白228街坊曾在2002年、2010年经历两次动拆迁,但因种种原因,到2015年仍剩下238产360户居民蜗居此处。2015年底,杨浦区提出通过居民整体协商,实现征询率、签约率、搬迁率同时达到100%实施动迁。“这是最后的机会。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可能实现。”居春英说。

居春英家就住在居委会对面,经常在门前一边洗菜,一边看居委干部做居民工作。“很多人都是气冲冲进去吵,眼泪汪汪走出来,跟居委干部道谢。”她看到旧改工作人员每天工作到深夜,满眼血丝地下班,“我很感动,我说我家不用做工作,第五个就签掉了。”

2016年6月23日,在吃过“百家宴”之后,居春英一家搬离228街坊。从三十几岁住进来,到63岁搬离,她在这里度过30多年时光。


“我出生在‘两万户’,如今又亲身参与‘两万户’保护修复……”

戴琼的办公室位于228地块旁边一栋三层楼里。白天,房间内能听到施工的声音,从天台望出去,两栋原样保留的“两万户”老房近在咫尺。戴琼是负责“两万户”项目的杨浦科创集团建管中心设计经理,她对“两万户”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从小出生在控江二村68号的‘两万户’,那是我奶奶的家。”在戴琼的记忆里,老房“一室半”格局和居春英家一样。“只有南侧一个卧室,小孩都住在里面的半间。我就是在那个小半间里长大的,一直到四年级才搬离。”

戴琼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长白228的情景。“老房虽已人去楼空,但门窗还保留完好,青砖抹灰,素墙红窗,就连门前的水斗和楼中间的小广场,都和我记忆中的一模一样。”老物件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气息,“‘两万户’最宝贵的就是共享生活的记忆”。

按照规划,2栋建于1952年的建筑将被完整保留,作为“两万户”体验展示馆。为此,建设团队花了很大力气去复原当年的生活场景。“老房的南墙在20世纪90年代被破坏了,只剩下东墙、西墙、北墙。由于年代久远,墙体早已被白蚁蛀空。”为了还原这三面墙,建设团队在加固基础上,寻找到原来的材质进行细致修复。

“‘两万户’房子的特色是粉墙黛瓦,其中‘粉墙’用的是一种纸筋灰材料来粉刷而成。”戴琼说,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墙面材料,在抹灰砂浆里加入纸筋纤维调制而成。“这种材料在城市建筑中已经很少用到,但纸筋灰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在墙上粉刷后,石灰会慢慢硬化,而纸筋纤维增加了其弹性,摸上去就像小孩的皮肤一样光滑。”

中心树院、纵横布置的路网和平行排列的建筑布局,是“两万户”工人新村布局的核心。在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棵老树被围挡很好地保护起来。“地块原来的高大乔木都将保留下来,重建原有的浓荫树院。”戴琼说,未来这些中心绿地可成为周边公众的休闲客厅。

“居民搬走以后,我们在现场发现许多居民家中留下的老家具和老物件,歪七倒八地‘躺’在那边,没有被带走。”戴琼说,这些旧物记载着当年的生活,建设团队舍不得丢弃,就在复兴岛上专门找了个场地用来放置改造过程中收集到的老家具和老物件,如今已有约4个集装箱的体量。这些物件经过分类整理,未来将在“两万户”展示馆中重现于世。


“共享的邻里关系,承载了新中国工人的集体生活记忆……”

长白228街坊的保护重建,2栋建筑完整保留作为体验展示馆,从原有私密的居住功能向公共开放功能转变。其余10栋老房复建后引入特色商业、创业办公和文化展示等功能,建设咖啡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一个文化商圈。在地块内还将建设一栋高层作为租赁住房,为杨浦的创业青年提供居住空间,采用数字化智能管理,引入共享生活的理念来运营,致敬“两万户”曾经的共享生活。

区别于上海传统的石库门、老洋房建筑,“两万户”工人新村的“一中心二横二纵”格局、街坊向心内聚的规划、绿树浓荫和素墙墨瓦的景观,是其独有的特色。

“‘两万户’在当年的建设标准很高,甚至达到上海花园里弄级别。”负责两万户保护修复的明悦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沈晓明说,“两万户”房屋前后间距为房高1倍到1.5倍,让室内得到充足日照,房屋容积率仅为1左右,为邻里间提供共享空间,街坊内还配有学校、商店和绿地。长白“两万户”的保留背后有两大原因:228街坊是上海“两万户”工人住宅的早期实践,代表了上海最早的住宅规划水平和建设水平;“两万户”开放共享的邻里关系,承载了新中国工人的集体生活记忆。

在原址兴建的体验展示馆,按计划将分成“生活空间实景体验”和“两万户时光轴展区”,前者是按照原状恢复的居民家客房、公共客厅、合用厨卫、楼梯间等真实场景,后者通过展陈形式,用图片、影像和旧物展示上海工人阶级从棚户区到“两万户”工人新村生活的变迁。

“长白社区的住宅建设容量高,但社区商业较匮乏,是杨浦唯一一个没有地铁站经过、没有星巴克的街道。”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辉说,“两万户”改造中充分考虑了周边社区需求,建成展示馆加商业配套格局,同时整个地块将建设1.5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在连通整个街区的基础上,解决老旧社区的停车难问题。


专家连线:如何留住工人新村?有机更新延续记忆

上海的工人新村,大多建于1950年代以后,由政府、单位出资建设。与1998年住房改革后所建商品房居住区相比,工人新村的建设质量差、户型小,养护不足,社会矛盾突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相比石库门和老洋房等特色建筑,“两万户”的建筑艺术价值又不够。上海的工人新村为何要保留,又该如何保留?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代表了社会主义创立与探索时期对人居环境和社会福利的积极实践,是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体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指出,工人新村作为集体记忆依附的场所,凝结了特定历史内容和时代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工人新村布局不仅借鉴了邻里单位、苏联住区模式等国外规划理念,也体现了本土建筑风格和集体生活特征,参与塑造了当下城市形态风貌。王伟强指出,“两万户”的行列式布局、均好性日照、集约高密度、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良好的邻里关系等,都具有独特的城市形态学价值。其在城市规划、社会学方面的价值决定了老工人新村不能一拆了之,但对于生活在老房子里的居民来说,改善居住环境又刻不容缓。近年来,上海在不断加大旧改动迁力度的同时,推行城市更新项目,以及加装电梯、社区适老化改造和美丽家园建设,让居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长白“两万户”正是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实现工人新村改造的范例。王伟强认为,上海应当转变对老旧社区的观念,提倡“有机更新”理念。通过对老旧社区的深入调查,因地制宜挖潜更新价值,开展有机更新研究,以局部项目带动整体发展。

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应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宗旨,让政府、企业、居民、非政府组织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居民意愿,调动多方积极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江苏母子被捅死,官方回应,并非恶意欠薪!

江苏母子被捅死,官方回应,并非恶意欠薪!

小乐观点
2023-06-02 21:51:38
国家提倡政府部门过紧日子,那就请先停止你们的“工作餐”

国家提倡政府部门过紧日子,那就请先停止你们的“工作餐”

王老师日常
2023-06-02 20:43:33
女博士被爆与导师关系,答辩室瞬间变吃瓜现场,简直了

女博士被爆与导师关系,答辩室瞬间变吃瓜现场,简直了

教育琳
2023-06-02 14:58:35
曝莫兰特面临长期禁赛!每场损失54万美元 名嘴担心他活不过五年

曝莫兰特面临长期禁赛!每场损失54万美元 名嘴担心他活不过五年

罗说NBA
2023-06-03 05:25:57
曝首富亲赴纽约收购曼联,愿让格雷泽六兄妹全留下!恐击败卡塔尔

曝首富亲赴纽约收购曼联,愿让格雷泽六兄妹全留下!恐击败卡塔尔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3-06-03 10:38:49
买超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他们家的豪门如此难进?

买超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他们家的豪门如此难进?

李保军财经
2023-06-02 21:58:52
A股一个消息落地,下周,“暴风雨”要来了?

A股一个消息落地,下周,“暴风雨”要来了?

A股新观点
2023-06-03 07:10:02
老百姓跪地哭求: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再建议下去就要断子绝孙

老百姓跪地哭求:专家们不要再建议了,再建议下去就要断子绝孙

吴学华看天下
2023-03-22 12:06:46
年轻时的李连杰和现在的李连杰,真是相由心生啊!

年轻时的李连杰和现在的李连杰,真是相由心生啊!

娱乐意林lin
2023-06-02 14:04:00
女博士论文答辩会嘻嘻哈哈,有游戏拍照,学术姜子牙拷问学术妲己

女博士论文答辩会嘻嘻哈哈,有游戏拍照,学术姜子牙拷问学术妲己

陌上花开缓缓行
2023-06-03 09:08:13
大学生向父母“讨要”生活费,卑微聊天记录走红,网友笑出猪叫声

大学生向父母“讨要”生活费,卑微聊天记录走红,网友笑出猪叫声

婉清学姐
2023-06-03 11:05:03
普京和泽连斯基可能抵达土耳其进行第一阶段谈判

普京和泽连斯基可能抵达土耳其进行第一阶段谈判

汇丰美术
2023-06-02 21:58:59
成年男女交往“尺度”对照表,不妨了解一下,别“过界”了

成年男女交往“尺度”对照表,不妨了解一下,别“过界”了

看懂社会资讯
2023-06-03 08:10:42
阿波罗宇航员下飞船活蹦乱跳,我国航天员抬着走,为何这大区别?

阿波罗宇航员下飞船活蹦乱跳,我国航天员抬着走,为何这大区别?

5楼的男人
2023-06-03 13:07:36
热搜制造者花总,承认自己怕了

热搜制造者花总,承认自己怕了

新周刊
2023-06-03 12:06:39
日本去年新生儿仅77万, 生育率跌至1.26

日本去年新生儿仅77万, 生育率跌至1.26

哲哥哥看影视
2023-06-03 00:48:16
郭德纲夫妇走机场!他一身奢牌穿成肉铺老板,老婆寸头挑染真个性

郭德纲夫妇走机场!他一身奢牌穿成肉铺老板,老婆寸头挑染真个性

四叶创意
2023-06-02 09:02:27
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妲己”被曝,答辩现场秒变吃瓜现场,着实精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妲己”被曝,答辩现场秒变吃瓜现场,着实精彩

深刻成考
2023-06-03 12:14:59
武契奇向我大使求助后,中国伸出援手,宣布允许塞尔维亚蜂蜜进口

武契奇向我大使求助后,中国伸出援手,宣布允许塞尔维亚蜂蜜进口

墨写东瀛话春秋
2023-06-03 14:27:16
国防部现任领导

国防部现任领导

大海军事
2023-05-24 01:46:07
2023-06-03 16:46:44

头条要闻

“香会”上反击美防长言论 解放军中将送美方三句话

头条要闻

“香会”上反击美防长言论 解放军中将送美方三句话

体育要闻

又一励志升班马!业余球队9年杀进英超

娱乐要闻

约旦王储娶建筑师,新娘气质清冷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化腾说要“收紧队形”,到底啥意思?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房产
数码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亲子要闻

跳给爸爸看的?六一演出“辣妈团”火了,穿旗袍跳热舞惊艳众人

房产要闻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正式启用

数码要闻

开启XR的“iPhone时代”?苹果MR设备最全前瞻来了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