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启动新一轮架空线整治,至2023年完成600公里,看看有家门口的吗?)
上海城市中的黑色“蛛网”将越来越少。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5月8日从上海市建委获悉,上海正在加快民心工程架空线整治,已启动新一轮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三年计划。
从今年起至2023年,上海计划完成600公里的道路整治,包括全市内环内主次干道、内外环间重要道路,以及历史风貌区、旅游景区、“一江一河”沿线、郊区新城、核心镇、历史名镇等,这也意味着上海城市中的黑色“蛛网”将越来越少。
中心城区和郊区同步整治
相比此前三年,新一轮架空线整治有何不同?上海市住建委一级巡视员江小龙表示,新一轮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按照“以点连线、延线成片、连片成面”的原则,中心城区整治聚焦内环、延安路、南北高架沿线两侧重点道路,围绕豫园、外滩、苏州河沿线、衡复风貌区、北外滩区域、世博—前滩区域、张江、新客站以及南站周边等区域。郊区整治聚焦长三角一体化、临港新片区“两翼”发展,“五个新城”建设及旅游景区等区域。
截至4月底,上海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开工194公里,竣工46公里。今年,上海围绕重要场所、重要区域进行了集中整治,如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周边道路,并在环人民广场—新天地区域18公顷和环南外滩—豫园区域13公顷内,创建无架空线全要素整治示范区。
以中共一大会址周边为例,周边市政综合整治工程已于近日完工。兴业路及其周边的自忠路、马当路、太仓路、黄陂南路等5条道路焕然一新,同时周边147根路杆减少到51根,合杆率达100%,减杆率达65%。在架空线入地和合杆的同时,机电箱也纷纷“躲”进了不起眼处。
建成满70周年的曹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人民新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意义,今年也结合道路美化进行了架空线整治。曹杨一村周边三条主要道路花溪路(桐柏路—梅岭北路)、棠浦路(兰溪路—梅岭北路)、枫桥路(花溪路—曹杨路),自今年3月底启动开工建设,仅通过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电力、信息的合杆排管。部分路段整治融合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将在6月底以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展现。
设施管理纳入“一网统管”
今年起,上海架空线将探索长效管理,探索构建全要素设施长效管理机制。江小龙介绍,在路段完成整治后,所有设施采用信息化、标识化管理,设施管理纳入“一网统管”,行政事项纳入“一网通办”。
上海已经启动了相关配套管理文件的研究和制定,包括开展调研课题“市政道路设施全要素管理机制完善研究”,编制《城市道路全要素设施管理办法(初稿)》,强化全要素设施信息化、标识化、网格化管理以及纳入“一网统管”的要求。
道路两边电站难以遮蔽,整治难度大,上海已经出台《关于本市架空线入地电站建设的工作要求》,对电站选址、用地协议、电站设计、电站移交使用进行明确。如,在旧房改造、地铁车站建设、毛地区域整体开发时,统筹规划电站建设,临时性电站尽量利用不影响今后地块建设和道路红线的区域建设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