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房企增长“悖论”:扩大的规模与消失的利润

0
分享至

房企年报透视

2020年房企年报季,已经进入尾声。去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整个房地产行业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先抑后扬,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8月份,“三道红线”出台,对房地产行业影响深远。未来,房企“增收不增利”现象是否将持续?融资与债务有何隐忧?土储布局又有何新变化?记者将从2020年房企财报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外部环境的倒逼下,房地产企业的增长“悖论”愈加凸显。

2020年,房地产市场从疫情中快速复苏,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种大环境下,房企的销售规模也普遍提升。综合各房企发布的年报,去年销售规模达到千亿的房企数量有43家,其中有5家房企的规模突破5000亿元。

过去多年来,追求规模效应一直是房地产业的主旋律,并实现销售、营收的快速增长。为此,不少房企选择以牺牲利润的方式来获取规模,这也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去年,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除了降价销售的主观因素外,限价政策的实施,以及高地价项目和资本化利息步入结算期,也在蚕食企业的利润。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66家行业典型上市房企的平均毛利率和规模净利率都在下降。其中,两项指标双降的房企达到47家,占比逾七成。

房企增长“悖论”:扩大的规模与消失的利润

谁“吃掉”了利润?

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20年,66家典型上市房企实现营收4.5万亿元,毛利润1.1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4297亿元,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毛利率、净利率和归母净利率的中位数分别为24.3%、10%和8.2%,同比分别下降4.8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

纵向来看,净利率指标已降至2016年的水平,归母净利率则是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利润率的下降已成为行业的普遍现象。在该机构的统计中,66家典型房企中去年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下行的房企分别达到62家和51家,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双降的房企达到47家,占比逾七成。

哪些因素影响了房企的利润?

前述机构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不可忽视。“在疫情的影响下,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开工复工、竣工及项目交付结算的进度普遍延缓,影响到多数企业全年营收及利润规模的确认。如禹洲2020年在唐山、武汉等区域的部分项目受疫情影响延迟交付,影响收入贡献约60亿元。”

若拉长周期,土地、融资等成本在蚕食利润。一方面,不少房企前期获取的高地价项目进入结算,对企业利润空间的影响较为显著。比如,金茂在销售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同时,利润不增反降。由于前期土地成本较高,加之楼市调控对销售端形成影响,去年金茂计提发展中物业、持有出售物业减值金额达30.59亿元。

另一方面,在融资监管加强的背景下,近年来很多房企调高利息资本化率,以优化当期利润指标。但去年以来,随着这部分项目进入竣工结算,融资利息计入营业成本后,导致项目的利润率水平下行。

在销售端,严厉的限价政策,以及“以价换量”行为的普遍出现,也在“吃掉”房企的利润。虽然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但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监管部门对价格的管控,导致很多项目的利润无法达到预期,甚至“亏本出售”。

综合房企的公告信息不难发现,相比成本的增加,去年很多房企的销售均价并未有同步提升,甚至出现下降。在此情况下,利润率的下滑就不可避免。

更有甚者,部分房企的“让利”幅度之大,直接导致营收和利润的走势出现背离。根据前述机构的统计,去年有20家企业在营收增长的同时,毛利润规模同比降低。另有10家企业的营收和毛利润规模双降。

房企增长“悖论”:扩大的规模与消失的利润

受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整体开工复工、竣工及项目交付结算的进度普遍延缓。

规模和利润将继续背离

“对开发商来说,以前成本是固定的,通过价格的增值来获取利润;现在价格是被限定的,要通过对成本的压缩获取利润。”北京某大型房企销售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利润获取方式发生变化,决定了“抠利润”的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行业竞争白热化和楼市调控常态化,2018年以来,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就逐年下降。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业的利润率将逐渐向制造业看齐。

近期,中南建设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辛琦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行业的毛利率很难逆势上行。政策对房价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但在相对热点的城市,集中供地恐怕不会降低土地的热度,因为“很多中小开发商可能把所有子弹集中一地”。他表示,“在(房屋)价格封顶,地价可能还略有上涨的前提下,毛利空间是进一步被压缩的。”

2020年9月,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表示,“三条红线”的出台,标志着房企在先后度过土地红利、金融红利阶段后,进入管理红利时代。这一说法颇受行业认可,但一些房企人士认为,向管理要红利,意味着行业已经无法享受外部的市场红利,转而从内部挖潜,这对规模和利润的增长都将带来考验。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利润率的回归的确是大趋势。但从短期来看,追求规模增长仍将是行业的主旋律,且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房企仍在抓住机会扩大规模。

据中房网的统计,2021年,44家房企销售目标增长率均值为11.85%。虽然增速比2020年的14.40%有所下滑,但超过10%的增长预期,仍然显示出房企对市场抱有一定的信心。

前述北京房企人士表示,这种信心源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不断刷新历史峰值后,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有望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意味着市场空间仍然较大;其二,房企的存货规模普遍充裕,足以对销售形成支撑。

但他同时指出,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和利润的背离也将继续存在,甚至加剧。因为销售规模的增长较容易实现,而借助精准投资和精细化管理来获取利润,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任务。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600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8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受此影响,一季度房企的销售规模普遍提高,但很多企业的利润率仍在下探。

以万科为例,今年第一季度,万科房地产开发及相关资产经营业务收入的毛利率(已扣除税金及附加)降至16.1%,较去年末的22.6%进一步下降,原因和近年来地价占房价比例提高有关。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开始对美反制!清华院长跳出来反对,建议不限制技术出口

刚开始对美反制!清华院长跳出来反对,建议不限制技术出口

谭祖亮科技
2023-03-30 01:30:34
2023年,三难将至,老百姓又要过苦日子了?

2023年,三难将至,老百姓又要过苦日子了?

黄油菜论天下
2023-03-29 12:26:02
俄方回击:不再通报!

俄方回击:不再通报!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3-29 23:53:06
马尚发文显心酸:不用再派三人来防我了

马尚发文显心酸:不用再派三人来防我了

热血排球资讯
2023-03-30 14:53:02
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后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坚称:手术很成功,最多赔偿1万元

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后抢救无效死亡,医院坚称:手术很成功,最多赔偿1万元

医言难尽
2023-03-29 17:49:23
奥斯汀:中国必须裁军100万,停止研发先进武器,否则将继续打压

奥斯汀:中国必须裁军100万,停止研发先进武器,否则将继续打压

军事先锋君
2023-03-29 22:13:31
华中科技大学改名?怎么回事?

华中科技大学改名?怎么回事?

环球网资讯
2023-03-30 09:13:34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中俄任何程度的接近都让我们担忧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中俄任何程度的接近都让我们担忧

一点儿军事
2023-03-30 06:36:32
漂亮大妈相亲,想过夫妻生活,一夜三次,大爷:我不行,无法满足

漂亮大妈相亲,想过夫妻生活,一夜三次,大爷:我不行,无法满足

水晶5189
2023-03-30 13:02:46
好尴尬!华人男子聊天调侃想找个西班牙女友 不料碰上“中文大神”

好尴尬!华人男子聊天调侃想找个西班牙女友 不料碰上“中文大神”

林小朱影院
2023-03-30 14:17:00
Selina首度公开孕妈照:头发束起容光焕发,吃尖梭鱼谈论育儿经

Selina首度公开孕妈照:头发束起容光焕发,吃尖梭鱼谈论育儿经

素素娱乐
2023-03-30 09:59:28
江西一药店女店员被强奸致死,嫌疑人称: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江西一药店女店员被强奸致死,嫌疑人称: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

社会故事集
2023-03-29 16:15:30
现在的广场舞大妈比年轻人敢穿,年轻人也不敢这么穿!

现在的广场舞大妈比年轻人敢穿,年轻人也不敢这么穿!

天二萌宠社区
2023-03-30 14:49:14
突然宣布:大裁员!

突然宣布:大裁员!

驻马店网
2023-03-30 09:49:48
专机起飞了,美方突然喊停了会面,蔡英文直接被“架”在万米高空

专机起飞了,美方突然喊停了会面,蔡英文直接被“架”在万米高空

中国台湾王裕庆
2023-03-29 18:31:39
断水毁树都是表象,挤走林场才是真实目的!孙国友这次可能要失败

断水毁树都是表象,挤走林场才是真实目的!孙国友这次可能要失败

kik的科普包
2023-03-30 12:25:07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尼尔森:中国在太空领域既不合作也不透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尼尔森:中国在太空领域既不合作也不透明

次元君情感
2023-03-30 06:37:04
拜登本人下令空袭,欲“敲山震虎”针对中国,想不到反击说到就到

拜登本人下令空袭,欲“敲山震虎”针对中国,想不到反击说到就到

路路观察
2023-03-29 11:44:11
真的地震了!

真的地震了!

刘新谈社会
2023-03-30 10:26:27
中国出售1700亿美债,转手又买进1218亿美元债券,此番意欲何为?

中国出售1700亿美债,转手又买进1218亿美元债券,此番意欲何为?

Demon财经
2023-03-29 22:38:41
2023-03-30 18:42:44

头条要闻

巴西宣布与中国进行本币结算 不再使用美元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巴西宣布与中国进行本币结算 不再使用美元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辣个男人复活!雄鹿胜率86% 即将3年2冠?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尴尬了!法拉第未来发布会只展示了一个车身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数码要闻

Intel官宣144核心全新至强!3、18A工艺呼啸而至

房产要闻

已正式启动验资排卡,越秀两项目你去抢了吗?

公开课

菜市场里最脏的5种鱼,摊主都不吃

军事要闻

韩国KF-21战斗机空中投放导弹、机炮开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