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房价持续上涨,有没有遏制的好办法?

0
分享至

(原标题:房价持续上涨,有没有遏制的好办法)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7日消息,自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后,“房住不炒”定位如今已深入人心。

但近几个月以来,楼市持续升温,热点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让不少民众疑问:有没有办法能遏制热点城市房价上涨?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楼市热度向二三线城市传导

近日,“合肥+35岁”成为热门话题。有网友表达了对于安徽合肥新房摇号资格“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政策的困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随后回应称,合肥市房产调控新政并未排除35周岁以上购房者的购房资格,对于35周岁以上具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可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

这其实起源于合肥4月6日发布的楼市新政,涵盖了学位制、热门区域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的“摇号+限售”等8个方面,其核心目的就是压制合肥上涨的房价。因为合肥这个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连涨了10个月。

资料图: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纷纷加码调控,楼市热度有从一线城市向热点二线城市过渡迹象。”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表示。

“大城市房价高不可攀,不如转头去二线城市寻找‘巴适’的生活。”合肥正是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持续见涨的代表之一。

《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一季度)》显示,2021年3月,二线城市综合房价环比上涨2.5%,上涨速度比2月增加1.6个百分点,领跑各能级城市。其中,宁波、东莞、杭州、西安、大连等热点二线城市实现领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二线城市降温难度较大,需要更多政策干预,预计二季度热点城市政策从紧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房价上涨压力增加,调控持续加码

过去4个月,超强的政策压力从一线城市开始,已经覆盖到重点二线城市。

据机构粗略统计,截至目前,从住建部、银保监会到各重点城市,年内限购、限价、限售(增值税)、限贷等各类房地产调控举措已经超过150次,各地政策核心聚焦在严查经营贷等违规资金流入、人才落户、土地供应、整顿中介等方面。

资料图:一处在建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同时,住建部今年以来已约谈、督导和调研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成都、西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南昌等13个城市楼市调控,相比以往的楼市调控,实属罕见。

梳理发现,这些城市基本都处于全国房价上涨的前列。如,3月份,北京、广州二手房价格涨幅再次领跑全国,环比涨幅均为1.4%;其次为徐州、杭州、上海,分别环比上涨1.3%、1.2%、1.1%;福州和广州新房房价涨幅则并列全国第一。

同时,住建部约谈范围“走大”也“走细”,从一线向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扩大。监管重压,地方楼市调控已精准到区,如广州、上海、南通等城市提出“分区调控”“一区一策”。

除了加强对各地房价的监测,对有组织的炒房团进行严打也在进行,最近关注度颇高的便是“深房理被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深房理被查”,对各类购房投资群和小区业主炒房群的震慑也不言而喻。

遏制房价上涨,有没有好办法?

“从短期看,严肃购房纪律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是比较关键的地方;从中长期看,则要在土地方面积极供应,尤其是大城市,在土地总量供应和结构方面需要持续发力。”严跃进向中新网表示。

过去的十几年,随着房地产的火爆,卖地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进而成了许多城市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有些城市患上了严重的“土地依赖症”。

格隆汇勾股大数据显示,其统计的44个主要城市中,2020年高于100%的“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有20个,土地财政依赖度在50%-100%之间的主要城市有19个。

资料图:航拍海口西海岸房地产项目。骆云飞 摄

“在过去数十年中,这些急剧膨胀的‘土地政策’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同时,这些卖地收入支撑了中国几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守英认为。

“但是随着城市化速度下降以及‘以地谋发展’模式潜在的诸多问题不断累积,土地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将不再继续,新一轮的土地管理制度应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刘守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梳理显示,2021年以来,“双集中”土地供应制度已在多地落地,22城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土地调控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土地限价,防止“土地面粉”价格上涨带动“房屋面包”价格的上涨。

北京市住建委就披露,将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将房价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

“预计在金融政策和‘双集中’政策作用下,各地调控不断收紧,二季度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尤其是房价环比涨幅回落现象将更为普遍。”张波说。

在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4月份或成为楼市涨跌的重要节点。

“房地产调控工作没有松懈空间。当前全国房地产调控基调是明确的,对各地政府的要求也是明确的,即‘扛起房地产调控城市主体责任’。”严跃进认为,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升温苗头、及时出台调控政策,才能巩固既有调控成果,同时促进市场后续的稳定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歌手第八期全网实时第一:李佳薇上演天后回归、格瑞斯唱哭所有人

歌手第八期全网实时第一:李佳薇上演天后回归、格瑞斯唱哭所有人

晴晴的娱乐日记
2025-07-04 22:11:19
武磊接班人已经出现?他就是来自成都蓉城的16岁小将帅惟浩!

武磊接班人已经出现?他就是来自成都蓉城的16岁小将帅惟浩!

田先生篮球
2025-07-04 23:57:43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南航空少静江去世,年仅38岁!吃生腌引发病情,最后画面让人破防

壹月情感
2025-06-24 23:07:16
华为太拼了!Mate70 Pro突降1249元,12GB+1TB+双卫星通信

华为太拼了!Mate70 Pro突降1249元,12GB+1TB+双卫星通信

知心数码
2025-07-03 23:10:01
炸断腿还连着肉!乌克兰等6国宣布退出“禁止地雷条约”

炸断腿还连着肉!乌克兰等6国宣布退出“禁止地雷条约”

军武次位面
2025-07-03 15:44:41
预告:国新办将于7月8日下午3时就“践行为民宗旨 建设法治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预告:国新办将于7月8日下午3时就“践行为民宗旨 建设法治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财联社
2025-07-04 18:28:12
7月燃油车降价幅度惊人,最高降幅达50%,豪华车价格降至白菜价!

7月燃油车降价幅度惊人,最高降幅达50%,豪华车价格降至白菜价!

小毅说事
2025-07-02 16:04:06
安洗莹拒绝李宁140亿天价合同原因曝光!天才少女坚持用原品牌

安洗莹拒绝李宁140亿天价合同原因曝光!天才少女坚持用原品牌

体育妞世界
2025-07-03 09:35:39
2026款丰田皇冠陆放曝光,彻底摆脱汉兰达,全新风格+24T混动

2026款丰田皇冠陆放曝光,彻底摆脱汉兰达,全新风格+24T混动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07-04 12:01:28
成人片单!5部X张力爆表的电影,看完面红耳赤的爱情片

成人片单!5部X张力爆表的电影,看完面红耳赤的爱情片

得心电影
2025-06-08 21:44:15
雷军:所有同行投入测试的规模至少离小米差3到5倍!小米:严禁以任何形式诋毁竞品

雷军:所有同行投入测试的规模至少离小米差3到5倍!小米:严禁以任何形式诋毁竞品

大白聊IT
2025-07-03 18:13:26
订单暴跌81%

订单暴跌81%

龙de船人
2025-07-04 14:07:58
当我U盘啊!用户手贱弹出显卡:折腾1个小时才修好

当我U盘啊!用户手贱弹出显卡:折腾1个小时才修好

3DM游戏
2025-07-04 11:58:38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人劝得了61岁的曹可凡

冷紫葉
2025-07-04 19:04:47
宣布加盟!你好,河村勇辉!已经拿下公牛E-10合同

宣布加盟!你好,河村勇辉!已经拿下公牛E-10合同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7-04 21:49:44
黄一鸣回应,若不是怀王思聪的娃,她不会生,不会和乞丐恋爱生娃

黄一鸣回应,若不是怀王思聪的娃,她不会生,不会和乞丐恋爱生娃

汉史趣闻
2025-07-04 14:28:31
宁可变成废铁,也不让印度人碰?英国F35在印淋雨4天,飞行员死守

宁可变成废铁,也不让印度人碰?英国F35在印淋雨4天,飞行员死守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02 15:49:10
转会泡汤❌西媒:巴萨认为尼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经纪人牵扯利益

转会泡汤❌西媒:巴萨认为尼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经纪人牵扯利益

直播吧
2025-07-04 23:38:27
新闻图直出的美貌…

新闻图直出的美貌…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6-14 01:19:01
周琦退出国家集训队,广东宏远俱乐部竟然在第一时间为郭士强分忧

周琦退出国家集训队,广东宏远俱乐部竟然在第一时间为郭士强分忧

萧磭记录风土人情
2025-07-04 12:26:44
2025-07-05 02:11: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头条要闻

美媒: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在笑话我们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重生之拿回销量 领克10 EM-P抢鲜实拍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艺术
时尚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再见多巴胺,今年流行的“淡彩色”穿搭太美了!

军事要闻

哈马斯处决12人 罪名包括与以军方合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