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遏制房价上涨:住建部约谈范围走大走细,地方调控精准到区

0
分享至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7日消息,自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后,“房住不炒”定位如今已深入人心。

但近几个月以来,楼市持续升温,热点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让不少民众疑问:有没有办法能遏制热点城市房价上涨?

资料图:房地产楼盘。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楼市热度向二三线城市传导

近日,“合肥+35岁”成为热门话题。有网友表达了对于安徽合肥新房摇号资格“刚需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政策的困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随后回应称,合肥市房产调控新政并未排除35周岁以上购房者的购房资格,对于35周岁以上具有购房资格的购房者可参加普通购房者摇号购房。

这其实起源于合肥4月6日发布的楼市新政,涵盖了学位制、热门区域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的“摇号+限售”等8个方面,其核心目的就是压制合肥上涨的房价。因为合肥这个二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连涨了10个月。

资料图: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纷纷加码调控,楼市热度有从一线城市向热点二线城市过渡迹象。”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表示。

“大城市房价高不可攀,不如转头去二线城市寻找‘巴适’的生活。”合肥正是二线三线城市房价持续见涨的代表之一。

《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1年一季度)》显示,2021年3月,二线城市综合房价环比上涨2.5%,上涨速度比2月增加1.6个百分点,领跑各能级城市。其中,宁波、东莞、杭州、西安、大连等热点二线城市实现领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二线城市降温难度较大,需要更多政策干预,预计二季度热点城市政策从紧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强。

房价上涨压力增加,调控持续加码

过去4个月,超强的政策压力从一线城市开始,已经覆盖到重点二线城市。

据机构粗略统计,截至目前,从住建部、银保监会到各重点城市,年内限购、限价、限售(增值税)、限贷等各类房地产调控举措已经超过150次,各地政策核心聚焦在严查经营贷等违规资金流入、人才落户、土地供应、整顿中介等方面。

资料图:一处在建房地产楼盘。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同时,住建部今年以来已约谈、督导和调研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成都、西安、深圳、上海、北京、杭州、无锡、南昌等13个城市楼市调控,相比以往的楼市调控,实属罕见。

梳理发现,这些城市基本都处于全国房价上涨的前列。如,3月份,北京、广州二手房价格涨幅再次领跑全国,环比涨幅均为1.4%;其次为徐州、杭州、上海,分别环比上涨1.3%、1.2%、1.1%;福州和广州新房房价涨幅则并列全国第一。

同时,住建部约谈范围“走大”也“走细”,从一线向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扩大。监管重压,地方楼市调控已精准到区,如广州、上海、南通等城市提出“分区调控”“一区一策”。

除了加强对各地房价的监测,对有组织的炒房团进行严打也在进行,最近关注度颇高的便是“深房理被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深房理被查”,对各类购房投资群和小区业主炒房群的震慑也不言而喻。

遏制房价上涨,有没有好办法?

“从短期看,严肃购房纪律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是比较关键的地方;从中长期看,则要在土地方面积极供应,尤其是大城市,在土地总量供应和结构方面需要持续发力。”严跃进向中新网表示。

过去的十几年,随着房地产的火爆,卖地收入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进而成了许多城市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有些城市患上了严重的“土地依赖症”。

格隆汇勾股大数据显示,其统计的44个主要城市中,2020年高于100%的“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有20个,土地财政依赖度在50%-100%之间的主要城市有19个。

资料图:航拍海口西海岸房地产项目。骆云飞 摄

“在过去数十年中,这些急剧膨胀的‘土地政策’帮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积累起原始资本。同时,这些卖地收入支撑了中国几百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守英认为。

“但是随着城市化速度下降以及‘以地谋发展’模式潜在的诸多问题不断累积,土地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将不再继续,新一轮的土地管理制度应契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刘守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梳理显示,2021年以来,“双集中”土地供应制度已在多地落地,22城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土地调控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实施了土地限价,防止“土地面粉”价格上涨带动“房屋面包”价格的上涨。

北京市住建委就披露,将构建“房地联动、一地一策”机制,将房价引导前置到土地出让环节。

“预计在金融政策和‘双集中’政策作用下,各地调控不断收紧,二季度房价总体将保持平稳,尤其是房价环比涨幅回落现象将更为普遍。”张波说。

在一些业内分析人士看来,4月份或成为楼市涨跌的重要节点。

“房地产调控工作没有松懈空间。当前全国房地产调控基调是明确的,对各地政府的要求也是明确的,即‘扛起房地产调控城市主体责任’。”严跃进认为,及时发现房地产市场升温苗头、及时出台调控政策,才能巩固既有调控成果,同时促进市场后续的稳定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歌手2025》第九期:该淘汰的歌手留下了,不该走的却走了

《歌手2025》第九期:该淘汰的歌手留下了,不该走的却走了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12 00:36:01
社保缴费人数下降了?

社保缴费人数下降了?

Yuichi的宏观金融笔记
2025-07-11 21:38:47
史上最乱伦成语“上蒸下报”

史上最乱伦成语“上蒸下报”

凡知
2025-06-04 07:25:52
58年,25万志愿军回国如何安置,杨勇提出良策,伟人:按他说的办

58年,25万志愿军回国如何安置,杨勇提出良策,伟人:按他说的办

南书房
2025-07-11 15:50:03
深℃丨戚秦氏买了一斤砒霜做糖水

深℃丨戚秦氏买了一斤砒霜做糖水

宁夏猛将兄
2025-07-10 21:13:24
当初全网吹爆的“神仙设计”,如今个个破烂不堪,你家还剩几个?

当初全网吹爆的“神仙设计”,如今个个破烂不堪,你家还剩几个?

装修秀
2025-07-06 10:20:03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43岁男神罕晒视频,耳垂疑似“耳褶心征”,网友刷屏:快去查心脏

艺能八卦局
2025-07-10 23:01:47
在意大利首都开会,阿尔巴尼亚总理再次单膝跪地迎接梅洛尼

在意大利首都开会,阿尔巴尼亚总理再次单膝跪地迎接梅洛尼

环球网资讯
2025-07-11 11:31:58
台湾统一后,领导班子建议这样配备,马英九可享受正部级待遇

台湾统一后,领导班子建议这样配备,马英九可享受正部级待遇

近史博览
2025-07-11 21:27:46
7年赔光2个亿,中年返贫的邹市明,终究还是向生活低头了

7年赔光2个亿,中年返贫的邹市明,终究还是向生活低头了

娱小北
2025-07-10 08:54:33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杨议也没想到,曾经毕恭毕敬的郭德纲,这次没给他留“一丝体面”

杨议也没想到,曾经毕恭毕敬的郭德纲,这次没给他留“一丝体面”

史书无明
2025-07-11 22:23:50
9月3日阅兵安排已公布!有哪些国家受邀?又有哪些国家不来?

9月3日阅兵安排已公布!有哪些国家受邀?又有哪些国家不来?

小笛科技
2025-07-10 17:15:52
夏联蜕变!崔永熙夏联连续两场得分上双,下赛季有望登陆nba么?

夏联蜕变!崔永熙夏联连续两场得分上双,下赛季有望登陆nba么?

隐于山海
2025-07-12 00:23:01
《白鹿原》: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不是出身不好,不是环境恶劣,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始终意识不到这 3 点

《白鹿原》:真正把人困在底层的,不是出身不好,不是环境恶劣,更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始终意识不到这 3 点

互联网思维
2025-07-10 23:12:18
“红姐”出租屋堆满油奶,硬盘存着尊严换来的“门票”

“红姐”出租屋堆满油奶,硬盘存着尊严换来的“门票”

小怪吃美食
2025-07-11 02:36:32
报应太快!放弃中国高铁选西班牙,如今无法交付,后悔也来不及了

报应太快!放弃中国高铁选西班牙,如今无法交付,后悔也来不及了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07-12 01:35:50
杨少华告别式举行,儿子差点哭晕被抬出场馆

杨少华告别式举行,儿子差点哭晕被抬出场馆

鲁中晨报
2025-07-11 18:55:06
05年,清华教授13岁女儿在公交车上被掐死,生前哀求:再也不敢了

05年,清华教授13岁女儿在公交车上被掐死,生前哀求:再也不敢了

柳絮忆史
2025-07-08 14:11:59
缅甸本来是亚洲首富,为什么如今却沦为亚洲赤贫?都是自己作的

缅甸本来是亚洲首富,为什么如今却沦为亚洲赤贫?都是自己作的

大千世界观
2025-07-05 14:00:11
2025-07-12 08:55: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财经要闻

管涛:百年美元信用将崩塌?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新闻联播镜头下的宋佳面相变了

科技要闻

稚晖君神操作 宇树痛失"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汽车要闻

最便宜满血版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 岚图FREE+闭眼冲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旅游
本地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生活憧憬 自由浪漫之境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军事要闻

美国防部承认美空军基地在6月被伊朗导弹击中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