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大城市”调控路径隐现:一线城市密集出手后 二线城市开始“接棒”

0
分享至

(原标题:“大城市”调控路径隐现:一线城市密集出手后 二线城市开始“接棒”)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周来,至少有8个大城市出台了楼市调控措施,其中,上海的调控频次最为密集。从政策内容上看,既有对需求的管控,也有在供给端的发力。

3月16日,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西安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中央“房住不炒”的定位精神,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加强购房资格核验、加强购房资金核验、规范商品房销售秩序、规范存量房交易秩序、规范涉房信息发布行为和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2月,西安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8%,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9%,涨幅位居70个大中城市前列。

此前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这是继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监管层再度做出这一表态。“大城市”的住房问题,由此正式作为一项调控内容被提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周来,至少有8个大城市出台了楼市调控措施,其中,上海的调控频次最为密集。从政策内容上看,既有对需求的管控,也有在供给端的发力。

此轮大城市密集调控,既是监管层的政策要求,也契合了当下的市场热点。从调控路径上看,在一线城市率先出台政策后,二线城市已有“接棒”势头,这也反映出当下市场热点的传导路径。

\

3月16日,上海公布了教改政策,此举被认为可以平抑学区房的炒作热度。视觉中国

供需两端双双发力

在西安之前,已有不少大城市对楼市实施调控。3月11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房企、经纪机构约谈会,要求各房企及经纪机构不得捆绑搭售、价外加价,认真贯彻中央“房住不炒”政策,落实市委市政府“遏制扰乱房地产市场乱象”的决策部署,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北京于3月12日发布征求意见稿,拟调整购买二手房提取公积金条件,对其中的审核更为严格。郑州也于3月8日发文,拟适当延长申请公积金贷款的缴存时限,同时调整最高贷款比例。大连则宣布,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此外,南京于3月10日发文,继续强调严禁“商改住”。青岛则在3月15日颁布文件,继续放宽落户限制。

上海是近期调控政策出台最密集的城市。3月12日消息,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印发《2021年上海信贷政策指引》,要求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严格审查贷款人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切实防范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3月16日,上海公布了教改政策,将优质高中资源以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配置。此举被认为可以平抑学区房的炒作热度。

此前的3月初,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上海市房管、市场监管和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合执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并通报6起典型案例。3月5日,闵行区房管局召开2021年闵行区住房租赁工作会议,要求各经纪机构积极落实各项备案制度和房源信息报送制度,做好经营主体和房源信息的管理。

除了在需求端严防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外,一些城市还在供给端发力。比如,为增加市场供应,上海近期对一批新建商品房集中完成价格备案,涉及33个项目,累计超过1万套住房。

北京也在今年的土地供应计划中,增加了租赁住房用地的供应。具体而言,北京今年计划安排租赁住宅用地300公顷,其中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公租房各150公顷,较2020年分别增加100公顷、70公顷。

二线城市“接棒”

大城市住房问题的出现,有一个重要背景,即在2020年货币政策宽松背景下,资金不可避免地外溢到房地产市场。其中,在广大三四线城市因棚改退潮而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情况下,大城市成为资金趋之若鹜的“高点”。

一线城市更是其中的热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70个大中城市中,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一线城市的平均房价涨幅一直保持领先。

此轮大城市的调控节奏开始提速,起点也是一线城市。

上海通过“沪十条”的发布打响了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此后又以几乎“一天一新政”的节奏,堵住了假离婚、赠与房产等小漏洞,给予炒房客以沉重打击。北京、广州、深圳也通过各种“打补丁”的方式,对楼市进行调控。

一线城市启动的调控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今年2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1月回落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

但与此同时,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出现升温势头。“市场热度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传递的迹象开始出现。”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2月,二线城市中的西安、合肥、成都等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均在前十名,市场温度较高。随着一线城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资金有可能转战重点二线城市。

许小乐认为,预计这种传导还将继续。3月以来,北京、上海等二手房成交量已有所下降,景气指数保持高位回调。但西安、合肥等二线城市景气度提高,市场预期增强,叠加3月刚需及学区需求季节性释放,或将带动局部二线城市市场升温,房价存上涨压力。

这也意味着,二线城市陆续启动调控政策,既是监管层对“大城市”住房问题的政策要求,也契合了当下的市场热点。

事实上,从住建部的督导路线上,不难看出这种趋势。1月下旬至2月,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已带队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调研督导。3月初,督导组奔赴杭州、无锡。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部分区域市场仍有较强的升温动力,预计大城市调控的势头还将继续。随着楼市热点的转移,二线城市将成为下一轮的调控重点。此外,核心都市圈内的部分中小城市,楼市调控也有望升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夜4消息:火箭旧将加盟灰熊,大前锋签5300万肥约,莱夫利手术

一夜4消息:火箭旧将加盟灰熊,大前锋签5300万肥约,莱夫利手术

球盲姐
2025-07-16 08:27:49
91-69!中国女篮狂胜韩国,赛后韩主帅发言竟让人意想不到

91-69!中国女篮狂胜韩国,赛后韩主帅发言竟让人意想不到

小小小白看世界
2025-07-16 06:35:32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乌娱子酱
2025-07-15 14:05:20
离大谱!持有娃哈哈46%股份的杭州国资委,21-23年收益为零

离大谱!持有娃哈哈46%股份的杭州国资委,21-23年收益为零

爆角追踪
2025-07-15 16:09:47
著名女登山家在世界第9高峰坠亡,遗体确切位置待确定 向导:她尖叫后从绳索滚落

著名女登山家在世界第9高峰坠亡,遗体确切位置待确定 向导:她尖叫后从绳索滚落

红星新闻
2025-07-15 18:31:19
“别打莫斯科”VS“50天停战令”:特朗普对俄乌两头喊话,俄强硬回绝!捷克拒跟美对乌军援计划

“别打莫斯科”VS“50天停战令”:特朗普对俄乌两头喊话,俄强硬回绝!捷克拒跟美对乌军援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6:23:04
实探 | 环境像酒店,医保也能刷,打破“昂贵”偏见⋯⋯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能否解开中国市场“亏损”症结?

实探 | 环境像酒店,医保也能刷,打破“昂贵”偏见⋯⋯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能否解开中国市场“亏损”症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8:30:06
“是我失守了”!省公安厅原副厅长,为涉黑团伙站台、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

“是我失守了”!省公安厅原副厅长,为涉黑团伙站台、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

政知新媒体
2025-07-15 11:49:12
谁之过?!上海妈妈掏空480万元,为娃入学买房!结果很悲催

谁之过?!上海妈妈掏空480万元,为娃入学买房!结果很悲催

新民晚报
2025-07-15 19:43:10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中国香港队主帅:中国队最后时刻故意拖时间 不确定是否被公平对待

直播吧
2025-07-15 17:30:05
秋后算账?所有豪门非婚生子女,这下都睡不着了,宗馥莉手段惊人

秋后算账?所有豪门非婚生子女,这下都睡不着了,宗馥莉手段惊人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7-15 19:10:18
惠州工行大瓜!女经理出轨健身教练图片流出,被行长丈夫实名举报

惠州工行大瓜!女经理出轨健身教练图片流出,被行长丈夫实名举报

明月杂谈
2025-07-15 18:25:46
日本1-0韩国!卫冕东亚杯+3次夺冠超国足,30岁混血射手5球夺金靴

日本1-0韩国!卫冕东亚杯+3次夺冠超国足,30岁混血射手5球夺金靴

我爱英超
2025-07-15 20:23:16
炸裂!曝利物浦报价1.38亿欧求购25岁锋霸 24天前刚砸1.25亿签1人

炸裂!曝利物浦报价1.38亿欧求购25岁锋霸 24天前刚砸1.25亿签1人

风过乡
2025-07-15 21:56:39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15 20:09:59
点映票房1290万,《戏台》无奈改档,陈佩斯害怕大鹏,却不惧申奥

点映票房1290万,《戏台》无奈改档,陈佩斯害怕大鹏,却不惧申奥

电影票房预告片
2025-07-16 01:29:23
一次合体,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46岁朱孝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次合体,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46岁朱孝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梦史
2025-07-14 12:41:20
抓马!老汪喊话侯耀华:你敢刮了老杨家,踩缝纫机的事给你曝出来

抓马!老汪喊话侯耀华:你敢刮了老杨家,踩缝纫机的事给你曝出来

冷紫葉
2025-07-15 14:01:17
不经意间,网友们又发现了三组秘密

不经意间,网友们又发现了三组秘密

清晖有墨
2025-07-15 14:08:59
43℃要来了!

43℃要来了!

鲁中晨报
2025-07-16 07:13:19
2025-07-16 08:36:49

头条要闻

中国上半年5.3%GDP增速超预期 美媒对比中美一组数据

头条要闻

中国上半年5.3%GDP增速超预期 美媒对比中美一组数据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探究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

科技要闻

恢复对华出口AI芯片,AMD涨6%,英伟达涨4%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健康
教育
时尚

手机要闻

传Google Pixel Watch 4将沿用旧芯片 但电池容量更大

亲子要闻

一句“奶够孩子吃吗?”引发的家庭矛盾,评论区网友炸锅!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教育要闻

中学高考冲清北失败,逼学生报天坑专业被拒,遭老师言语攻击

卷首语 | 朝花不朝拾,还等退休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