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5个新城“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将开启上海新城发展的新时代。
3月19日,上海市政府举行发布会介绍《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
根据《意见》,5个新城(指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5个新城)的建设目标是,至2025年,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GDP总量达到1.1万亿,新城基本形成独立的城市功能,初步具备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地位。
“‘节点’是指新城要构筑区域辐射的综合交通枢纽,在长三角区域城市网络中的能级和地位要进一步提升,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新城规划建设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汤志平表示。
5个新城的定位
上海新城的变化经历了从卫星城、郊区新城到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演变,意味着新城的功能不再只是承接中心城区,而更是目光向外,着眼整个长三角。
“上海历次总规都立足于中心城功能疏解、完善市域城乡体系角度谋划新城定位,5个新城,要求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不再是简单承接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疏解,而应按照集聚百万人口规模、形成独立综合功能的要求,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余40多个城市一样,建成现代化的大城市和长三角的增长极,与中心城区一起,率先形成上海都市圈‘核心内圈’。”汤志平表示。
汤志平在发布会上介绍,“独立”是指5个新城不再是卫星城和郊区新城的定位,而是要集聚100万左右常住人口,形成功能完备、能够自给自足的独立城市功能;“综合”是强调二三产融合发展,居住与交通、就业、公共服务、生态等功能联动、空间统筹,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同时要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品质。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海发展经过了第一阶段陆家嘴开发,第二阶段城市副中心建设,现在进入第三阶段建设5个新城的新中心。
“5个新城的定位不能比副中心的定位级别低。5个新城相当于独立的中心城市群。发展过程中要研究怎么跟主城区、跟虹桥商务区,跟长三角对接。”诸大建表示。
诸大建认为,作为节点城市,每个新城在交通网络和发展轴线上需要有双向的传导作用,例如嘉定新城要外通太仓,青浦新城要外通吴江,松江新城要外通嘉善,奉贤新城要经金山外通平湖。
交通安排方面更显示出5个新城发展眼光向外的趋势。
上述发布会介绍,交通出行上,新城的目标是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框架,即30分钟实现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达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
“5个新城要完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链接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点。打造‘一城一枢纽’,建设便捷高效的对外交通系统。优先推进新城综合交通枢纽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建设。”汤志平表示。
5个新城交通建设接下来有何重大项目计划?
上海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在发布会上称,嘉定新城将利用沪宁城际和沪苏通铁路,将既有安亭北与安亭西站组合形成安亭枢纽,强化新城与安亭汽车城的联动发展,打造为沪宁发展轴上的节点。青浦新城将结合沪苏嘉城际线、嘉青松金线在17号线青浦新城站形成三线换乘的青浦新城枢纽,打造中央商务区,促进站城融合。松江新城结合沪昆高铁、沪杭城际、沪苏湖铁路,将松江南站打造为松江枢纽,引入嘉青松金线、东西联络线。
“今年年内,上海将建成崧泽高架西延伸、两港大道快速化工程,继续推进大芦线二期、苏申内港线西段航道整治工程、沪苏湖铁路、G15公路嘉浏段拓宽改造、S3公路一期、S7公路二期、S4公路奉浦东桥及接线工程等项目建设,推进嘉闵线、17号线西延伸(至西岑)、浦星公路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两港快线、沪嘉-嘉闵联络线、G318公路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李俊豪说。
四大政策保障新城建设
为促进5个新城建设,《意见》提出人口、土地保障、财税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四方面政策保障:
一是强化人才引进政策,新城完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加大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
二是优化土地保障政策,市、区用地计划指标向新城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倾斜,支持产业区块实行混合用地等政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低效用地分类处置和退出机制。
三是加强财税支持政策,市、区两级政府加强对新城的财税支持力度,实施新城范围内的市级土地出让收入支持政策。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标准和规范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人口政策方面,针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缩短居转户的年限,实施居住证专项加分等,研究新城社会事业人才职称评审倾斜政策,加大优秀教师、医生向新城的流动等举措。”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
阮青还提出,支持政策还提出要加大对新城放权赋能力度,扩大新城发展和管理自主权,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完善各区新城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新城集聚。
如何促进新城高质量发展?汤志平介绍,5个新城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善社区级公共服务配置。按照优于中心城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推进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要超前布局新基建,推进设施智能化。构建弹性适应、具备抗冲击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安全韧性城市空间。
在产业方面,《意见》要求,5个新城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城中心初步具备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级,新城成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五型经济”的重要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提到新城产业发展要与“名园”建设相连接。
“嘉定新城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加快汽车的‘新四化’发展,做大智能传感器、高性能医疗设备等特色产业。青浦新城以数字经济为主导,连通虹桥国际枢纽、市西软件信息园、西岑科创中心、长三角一体化示范中心等核心区域,做大现代物流、会展商贸等特色产业。松江新城发挥G60科创走廊战略优势,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导,做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旅游影视等特色产业,培育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奉贤新城以美丽健康产业为主导,做大智能网联汽车、中医药等产业。南汇新城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7+5+4’现代化开放型的产业体系,建设未来创新之城。”刘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