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有助降温学区房

0
分享至

上海市教委3月16日发布的高中招录新政,颇多新意,其中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到校”是最大亮点。这个政策将有力扶持薄弱初中学校,以“出口”的升学机会差异缩小,来倒逼“进口”的生源差距减少;再以初中各校之间的生源均衡化,引导小学的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分布均等化,进而促进教育公平。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闭幕式答记者问中强调,“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的政策,是2019年6月23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不仅上海,杭州等很多其他城市也在开展中。这个政策出台不仅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有重大意义,也对引导居民理性选择居住地有重要引导,可以预期将有助促进居住均衡,进而提高住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多年来社会各界所诟病的高房价,本质上是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大城市高房价,是大城市相对中小城市集聚了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公共资源的产物。大城市中心城区高房价,是大城市中心城区相对郊区集聚了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和优质公共服务公共资源的产物。要解决高房价问题,最终要靠均衡发展,即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在空间上的相对均衡。但城市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需要充分借助集聚效应才能实现经济更好增长,在经济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方面实现完全的均衡均等并不可行。这意味着,要缩小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差距,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均等化,就更加责任重大。

在影响人们居住地选择的诸多公共服务中,义务教育资源影响最大。中国人有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文化与传统,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又体现在父母会尽力为子女寻找最适合成长的环境氛围,“孟母三迁”的广泛流传就深深反映这点。尽管国外也有“择校热”,但中国父母的“择校热”的热度恐怕举世无双。当“择校热”与“就近入学”原则一结合,就演化出自从城镇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后就一直高烧不退的学区房现象。

客观说,在历史上的一定阶段,我国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对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实行过一段时间的重点学校-非重点学校之分,重点学校在师资配置、硬件设施等各方面都比非重点学校好很多。家长们对重点学校趋之若鹜,努力购买热门“学区房”以确保孩子能对口入学重点学校,也是情理之中。“学区”因素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居住选择的重要考量甚至是最重要考量之一。但随着时间迁移和环境变化,历史上这种可能还尚属理性的选择,在今天具有越来越多的非理性。

随着国家财力增强和倡导协调与均衡发展的新发展理念的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从投入角度的均衡化程度越来越高。上海尤其在这方面做出了典范。据笔者接触的数据与资料,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高度一致,在师生比、师资结构、硬件设施、软件配置等投入方面的差距也已经很小了,但由于各校办学历史长短不同和办学风格的差异,所积累的社会声誉和口碑还有一定差别。

但不少家长一直有个幻觉,以为学生成绩好坏完全取决于教师水平,他们没有看到的一点是,影响学校产出即所谓升学绩效最大的因素其实是生源。很多所谓好学校之所以升学率高,并不在于师资有多优秀,而主要是生源好。民办学校靠“掐尖”带来好生源,公办学校则靠地段生源好。而不管“掐尖”造成还是地段生源好造成,其实背后又是不惜血本重视教育投入、高度“鸡娃”的家长们“扎堆”造成的。

生活中可以观察到,愿意并且能够出大血本购买学区房的家长们,往往在其他方面也会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比如紧密督促孩子课内学习和给孩子寻找各种补习班。而且,刻苦学习的孩子扎堆,不仅带动孩子更加认真学习,也在倒逼教师要更加教学认真和更加钻研教学技能,才好应对“牛娃们”。所以,学校生源的提升与教学水平、升学绩效,其实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这样,一方面这些家长们花了巨额财富去择校挤进热门学校;另一方面又是这些家长们对孩子的巨大综合性投入把热门学校的升学率进一步抬高。家长们于是更加确信自己当年投奔热门民办学校或购买学区房的决定无比正确。进而,热门学校变得越来越热门,学校门槛和学区房溢价越来越高。

这种现象也给社会上不少人带来错觉,误以为购买学区房,既让子女教育直接受益,也在财务上收益很大,至少稳赚不赔,却没有搞清楚学区房越来越热背后的内在机制其实是,生源形成了马太效应;也就是,热门学校的产出与声望越来越好,其实是花巨大财富和力气投入子女教育的家长们自己抬起来的。但这些财富和精力,其实如果有更好更合理的用处,对孩子对家庭都会更好。

在笔者看来,上海教委最新发布的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政策,与去年落实的小学与初中入学阶段“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精神上一脉相承,效果上相辅相成,都是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具体而言,精神上都是冲着打击生源“掐尖”而去,效果上都有望缩小不同类型不同层级学校之间的热度差别,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择校”热,以教育资源的更加均衡分布,来引导人们在居住选择上更加均衡化。但由于去年先行出台的小学初中入学“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社会还不十分理解这一系列政策的深意,产生了一些误读,造成了一段时间内一些地段的学区房市场出现了波动。

其实如果认真领会这些政策,就会发现,无论“公民同招”+“民办摇号”,还是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政策设计者都已经在提醒人们,要好好思考一下,那些所谓热门学校的热门,到底是因为其确实办学质量好、师资水平高,还是生源好。当然,客观说应该两者因素都有,但其中生源的重要性有多大,生源好的原因又是什么,很多盲目追捧学区房的人之前是没有好好想过的,这次应该好好想一想了。

“公民同招”+“民办摇号”政策,将在生源差不多、公平起跑的条件下,直接检验那些热门小学初中的真实办学能力,不少靠生源“掐尖”形成声誉的学校将会现出原形。这时候人们会更加认识到,所谓的学区房又能促进孩子教育又能保值升值,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我炒作出来的幻觉,再面对要不要购买学区房或要花多大代价去购买学区房、购买什么样的学区房的问题,就会更加冷静和理性了。学区房的价格泡沫会被很大程度挤出。家长们会更加谨慎和全面思考,居住地的选择,是不是最符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家庭的情况。

优质高中“名额到校”政策,按照教育学专家的说法,兼顾了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拔性,一方面将考验所谓优质高中的真实办学能力、督促其提高对更多层次孩子的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给每位孩子以希望,不让每位孩子掉队,也不让每所学校掉队。家长们不必再舍近求远,孩子入读家门口的任何一所学校都有机会进入优质高中,这将大大改变人们对所谓强初中弱初中的观念。

优质高中“名额到校”的政策设计之下,每所初中,哪怕目前声誉再弱,也有进入优质高中的希望,不少中等偏上孩子会感觉,不一定硬要跑到热门初中做“凤尾”,而就在家门口相对较冷门的初中做“鸡头”,这样升上优质高中的机会反而更大。还可以注意到,新政之下,每个初中,哪怕规模再小,都有一定的“托底保障”进入优质高中的名额。

而那些规模较小的初中,即那些报名人数较少的初中,相对就更加有吸引力了。而这些初中往往又是坐落在居住地段人气不太足的区域,这会带动这些区域的人气复苏,引来居住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这些巧妙的、具深意的政策设计,让每所学校都看到了希望,并特别扶持了弱校小校,提振了普通学校的办学信心。在升入优质高中希望有效增加的激励下,这些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会显著增加,也就增加了普通孩子进入优质高中的可及性。从这个意义来说,提高了教育公平。

可以预期,当家门口每所初中都有机会升入优质高中、弱校小校升入机会还相对提高的制度一旦建立,不少家长就会考虑,不必一定要追求择校到热门学校了,“不能对口好初中孩子就彻底掉队”的焦虑情绪会大大减缓,单为择校而选择居住地的非理性行为会少很多。这样,这些政策直接将刚被一些房产中介和自媒体炒作起来的所谓“初中学区房”概念掐灭。在短期内可能社会各界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理解这些政策的深意,其影响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实现,同时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来支撑。但有理由相信,这些政策未来将持续有力地引导家长更加理性选择入读学校,也就更加理性地选择居住地。

当然,影响人们居住地选择的因素很多,教育资源的分布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但可以确信,新出的这一系列教育招录新政,不是终点,只是起点。从政府的近年来一系列表态和政策来看,高水平高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决心很大,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还在行进中,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还会源源不断。

伴随这些政策发展,我们有望看到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分布,择校热会进一步降温,人们的居住地选择将越来越理性,对学区房的炒作会越来越少,甚至学区房的概念可能未来就会变成一个伪概念。

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化将有力推进居住均衡,进而让住宅市场的发展会更加健康平稳和可持续。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胡锡进十一国庆发文:很多国人爱跟韩国怄气,咱们不妨豁达些

胡锡进十一国庆发文:很多国人爱跟韩国怄气,咱们不妨豁达些

不掉线电波
2023-10-01 18:34:16
打花了!中国男足2球落后韩国,球员互相抱怨,这比赛没法踢了

打花了!中国男足2球落后韩国,球员互相抱怨,这比赛没法踢了

国足风云
2023-10-01 20:46:57
德国财务部通知中方:最惠国待遇已被剥夺并停掉265亿低息贷款

德国财务部通知中方:最惠国待遇已被剥夺并停掉265亿低息贷款

娱宙观
2023-09-30 14:06:03
黑衣男子以一己之力让天门山景区节假日失宠,警方通报将严办此人

黑衣男子以一己之力让天门山景区节假日失宠,警方通报将严办此人

承颐历史说
2023-10-01 08:25:13
女子侧睡屁股感到热意,发现男网友下身全裸:你不是承诺尊重我吗

女子侧睡屁股感到热意,发现男网友下身全裸:你不是承诺尊重我吗

培大看众生
2023-09-30 22:33:13
史诗翻盘!国羽男团3-2逆转印度卫冕夺金 亚运第7次夺冠连创纪录

史诗翻盘!国羽男团3-2逆转印度卫冕夺金 亚运第7次夺冠连创纪录

醉卧浮生
2023-10-01 22:09:11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不再寻求南海争端, 希望与中方缓和关系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不再寻求南海争端, 希望与中方缓和关系

建雄谈科技
2023-10-01 14:07:08
16条导弹生产线全速运转,8万人加班支援前线:放开打,满足供应

16条导弹生产线全速运转,8万人加班支援前线:放开打,满足供应

历史温留
2023-09-27 16:20:05
2-0!1-0!亚运男足4强诞生:中国香港爆冷创历史 韩国晋级

2-0!1-0!亚运男足4强诞生:中国香港爆冷创历史 韩国晋级

叶青足球世界
2023-10-01 21:56:48
百里挑一疯马秀脱衣舞娘:乳头要求间距21cm,时薪最高47美元

百里挑一疯马秀脱衣舞娘:乳头要求间距21cm,时薪最高47美元

爆角追踪
2023-10-01 08:04:39
5岁女孩池边喂50斤胖锦鲤,网友:原来鱼也可以“撸”

5岁女孩池边喂50斤胖锦鲤,网友:原来鱼也可以“撸”

极目新闻
2023-10-01 15:59:26
Lisa参加疯马秀,背后是欧美资本在引诱亚洲女性去欧洲做妓女

Lisa参加疯马秀,背后是欧美资本在引诱亚洲女性去欧洲做妓女

西游日记
2023-10-01 17:34:46
有人泄露接收香港回归方案给英方,英方:没想到中方准备了这一手

有人泄露接收香港回归方案给英方,英方:没想到中方准备了这一手

农夫文史斋
2023-09-29 19:32:38
人事观察丨今年两位省委书记已履新国家部委,均在三省任过职

人事观察丨今年两位省委书记已履新国家部委,均在三省任过职

大众日报
2023-09-29 15:33:06
新卖淫方式曝光,五千一次,主播白天直播,晚上卖淫

新卖淫方式曝光,五千一次,主播白天直播,晚上卖淫

王小乖
2023-10-01 17:27:16
06年的时候,我们这里一家国企被外省一个私营集团收购。

06年的时候,我们这里一家国企被外省一个私营集团收购。

人情皆文史
2023-09-29 01:21:53
网传,许家印被紧急送医,2.5万亿去向成谜?谨防被技术性死亡

网传,许家印被紧急送医,2.5万亿去向成谜?谨防被技术性死亡

云姐闲聊
2023-10-01 11:00:57
突发!因为一口痰,四川成都一宝马车主被砍杀身亡,更多内情曝光

突发!因为一口痰,四川成都一宝马车主被砍杀身亡,更多内情曝光

芳华说历史
2023-10-01 08:56:58
亚运会最新奖牌榜:中国218单日无金入账,韩国追平日本,印度第4

亚运会最新奖牌榜:中国218单日无金入账,韩国追平日本,印度第4

体坛故事集
2023-10-01 13:28:48
我在看守所呆了两年多,不是作为看守人员,而是作为在押人员。

我在看守所呆了两年多,不是作为看守人员,而是作为在押人员。

人情皆文史
2023-09-29 01:03:42
2023-10-01 22:50:44

上海房产

宽松新政密集落地 房企销售环比提升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连扳三场 国羽男队3比2逆转战胜印度队夺金

头条要闻

连扳三场 国羽男队3比2逆转战胜印度队夺金

财经要闻

世界第二富豪被查!涉嫌巨额洗钱

体育要闻

国乒女双,凭什么输印度日本?

娱乐要闻

杨颖看疯马秀后回国 戒指图案引争议

科技要闻

雷军王小川牵手,小米大模型投资布局首次曝光

汽车要闻

增自动泊车 捷途X70 PRO悦享MAX版售13.79万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数码
亲子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让一追二逆转马来!《DOTA2》亚运会中国队晋级决赛

数码要闻

一些USB-C充电宝无法与苹果的‌iPhone 15‌正常工作

亲子要闻

养大一个娃,到底要用多少纸尿裤?

军事要闻

"纳卡共和国"解体后亚美尼亚人在当地几乎绝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