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三条红线”融资新规箭在弦上 房企“债”不动许多愁

0
分享至

山雨欲来风满楼。

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会议指出,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在前期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在此之前,以“三条红线”为标准的房企融资管理政策在市场流传。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个渠道证实了这条消息,但关于该项政策的具体执行尺度和操作细节,尚待进一步细化落地。另据媒体报道,参会房企被要求在9月底前提交最新的资产负债表。

对房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已是箭在弦上。但在政策落地之前,各种分析与猜测层出不穷,刚从疫情中恢复的房地产业,再度陷入纷扰。

分析人士认为,若严格执行,未来房企的融资规模将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拿地和融资战略,借助“高杠杆”进行快速扩张的时代也可能面临终结。如今,大家都在等“靴子”的正式落地。

或以试点形式推开

监管层对房地产融资管理的强化,在近期有迹可循。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以罕见的高规格召开,并首次提出,“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稳住存量、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8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称,对于房企债务的管理,将以“三条红线”为标准。具体为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100%;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根据“三条红线”触线情况不同,将房地产企业分为“红、橙、黄、绿”四档:三项指标全部“踩线”,有息负债不得增加;若指标中两项“踩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若只有一项“踩线”,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0%;若全部指标符合监管层要求,则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5%。

8月20日召开的座谈会,再度强化了融资政策收紧的预期。尽管官方公布的信息较为有限,但对融资实施强监管的信号已经十分明确。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共有12家房企参加了此次会议,分别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

21世纪经济报道还了解到,前述会议的基调以座谈为主,监管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几家大型房企的座谈,了解相关情况。但当日并未公布相关政策执行的时间表。

据了解,“降负债”是座谈会上传达出的主要信号。监管层希望通过房企的降负债,来控制金融机构的风险,并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与会房企都要降负债,前述知情人士表示,一些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并无这方面的执行压力。

8月28日早间,绿地香港一位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是相关部门与房企进行了交流,融资新规的实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另据了解,监管层很早就酝酿对重点房地产企业实施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此前已有过多轮征求意见。未来这项政策有可能先在部分企业进行试点,然后逐渐推开。

高杠杆时代的终结?

“万科是从官方发布的信息了解到,监管机构从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出台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对此公司会认真研究,尽快去适应,按照要求进行落实。”对于融资新政,在8月28日的万科中期业绩会上,万科总裁祝九胜表示。

在公开表态中,房企大多将这一政策称为一种“规范”,并认为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但若根据“三条红线”进行实际考量,能够独善其身的企业并不多。

天风证券根据2019年财务数据,按照“三条红线”的标准对销售额较高的50家房企进行了划分。其中,同时踩到“三道红线”的房企共14家,同时踩到两道红线的房企有10家,踩到一道红线的房企有14家,全部不踩线的房企仅有12家。

若对参会的12家房企进行划分,则有4家房企位于全部踩线的“红档”,分别是恒大、融创、绿地、中梁;全部不踩线的“绿档”房企,为保利、中海、华润、华侨城4家央企;万科、碧桂园均因资产负债率偏高而位于“黄档”。

“如果对所有企业都按此标准执行,这一政策的影响范围可想而知。”北京某大型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多年来,房地产业主要依靠举债来实现规模扩张,高负债往往能带来高增长。若债务规模被控制,意味着通过高杠杆来进行扩张的时代将面临终结。

短期来看,若债务规模被控制,也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在近期的房企中期业绩会上,不少房企提及对这一政策的看法。除了强调降负债、抓回款外,很多企业也开始注重拿地和投资,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雅居乐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卓林就表示,“我们现在不能乱拿地,下半年会有更好的机遇,在收购合并或其他产业方面在铺排。下半年如果没有好地、没有好项目,我们就到明年拿地,因为拿错地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很多房企已拿到上述文件的原文,并已着手研究,其面临的主要疑问在于,不清楚具体的政策细节和执行尺度。一些房企已经和相熟的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并未得到确定性的答复。有北京房企人士向记者透露,金融机构也在等待相关指导性文件的正式下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刚,冲上热搜!特斯拉新车Model Y L官宣,预计售价约40万元

刚刚,冲上热搜!特斯拉新车Model Y L官宣,预计售价约4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07-16 22:13:21
上海著名大酒店彻底关门?现场已人去楼空!市民不舍:生日宴、结婚宴都在这里办的

上海著名大酒店彻底关门?现场已人去楼空!市民不舍:生日宴、结婚宴都在这里办的

东方网
2025-07-15 23:41:12
砸碎“铁饭碗”,北上广开始动真格的了!政策频出,释放啥信号?

砸碎“铁饭碗”,北上广开始动真格的了!政策频出,释放啥信号?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7-15 21:29:31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DeepSeek使用率已骤降至3%

黑噪音
2025-07-15 21:09:51
印军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和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印军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一名中将和准将、一名上校共19人

头条爆料007
2025-07-16 19:21:36
不再棚改?住建部14字明确,2025年起,20年的老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不再棚改?住建部14字明确,2025年起,20年的老房子统一这样处理

发姐谈房
2025-07-16 20:45:14
催生失败后,国家彻底换路子了!专家的 “新思路” 得到认可?

催生失败后,国家彻底换路子了!专家的 “新思路” 得到认可?

诗意世界
2025-07-16 09:47:05
央视曝光最新毒物!销量千万坑害全国,致癌率80%,后果不敢设想

央视曝光最新毒物!销量千万坑害全国,致癌率80%,后果不敢设想

哄动一时啊
2025-07-16 16:50:38
聊城市人民医院招聘菲律宾博士引质疑,当地卫健委:已在调查此事

聊城市人民医院招聘菲律宾博士引质疑,当地卫健委:已在调查此事

澎湃新闻
2025-07-16 12:34:28
宗庆后3个私生子真实年龄曝光!老三宗继盛22岁,生母并非小保姆

宗庆后3个私生子真实年龄曝光!老三宗继盛22岁,生母并非小保姆

叶公子
2025-07-16 17:09:47
美国财长解释对华出口H20芯片:中国已研发出同等性能的芯片 我们可以卖了

美国财长解释对华出口H20芯片:中国已研发出同等性能的芯片 我们可以卖了

财联社
2025-07-16 10:38:16
曝宗庆后有7个孩子,与杜建英已离婚,宗馥莉曾绝食逼迫父亲

曝宗庆后有7个孩子,与杜建英已离婚,宗馥莉曾绝食逼迫父亲

180视角
2025-07-17 00:25:19
马斯克AI女友上线24h爆火,全球宅男连夜充值!月费30刀隐藏模式杀疯

马斯克AI女友上线24h爆火,全球宅男连夜充值!月费30刀隐藏模式杀疯

新智元
2025-07-16 14:11:36
五万军队压境,拉夫罗夫连夜抵京,普京向中国发出求助信号?

五万军队压境,拉夫罗夫连夜抵京,普京向中国发出求助信号?

流年拾光
2025-07-16 21:36:16
不顾中国,印尼跟美国签了,转头发现美财长喊话:中国有美国要的

不顾中国,印尼跟美国签了,转头发现美财长喊话:中国有美国要的

掌青说历史
2025-07-16 15:30:13
同样是宗庆后的基因,43岁宗馥莉和27岁宗婕莉,放一起差别出来了

同样是宗庆后的基因,43岁宗馥莉和27岁宗婕莉,放一起差别出来了

削桐作琴
2025-07-16 18:19:07
美国贸易政策|假如美国退出WTO

美国贸易政策|假如美国退出WTO

澎湃新闻
2025-07-16 10:22:27
官方通报网络反映黄杨某甜“天价耳环”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官方通报网络反映黄杨某甜“天价耳环”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界面新闻
2025-07-16 19:38:53
工行出轨女高管高清照曝光:有身材也有样貌,情人承认被现场抓包

工行出轨女高管高清照曝光:有身材也有样貌,情人承认被现场抓包

江山挥笔
2025-07-16 15:00:16
“真是自取其辱”,宝妈带娃去清华旅游,被40元套餐搞到心态崩溃

“真是自取其辱”,宝妈带娃去清华旅游,被40元套餐搞到心态崩溃

熙熙说教
2025-07-16 20:14:11
2025-07-17 06:59:0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白宫官员放风“很快解雇鲍威尔” 特朗普回应

头条要闻

白宫官员放风“很快解雇鲍威尔” 特朗普回应

财经要闻

探究万亿市场的休闲零食

体育要闻

不给杨瀚森传球,他有自己的理由

娱乐要闻

都美竹将参加综艺,单身妈妈发文抵制

科技要闻

网易直击黄仁勋见面会,他说了这28句话

汽车要闻

理想i8内饰官图公布 李想回应"被打脸"

态度原创

时尚
教育
数码
亲子
旅游

今年夏天流行的“多巴胺运动鞋”太时髦了,谁穿谁好看!

教育要闻

643分考生滑档专科!平行志愿,80%家长都理解错了

数码要闻

三星新一代平板电脑通过3C认证,支持25W快充

亲子要闻

读写台火了,三甲医院都在摆!花5000元孩子用了却头晕,屏幕中心成像凹陷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