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黄浦第一房屋征收所逆势翻倍招应届生,100个岗位出炉为旧改带来新变化)
5月22日下午,全国劳模、上海黄浦一征所征收总监张国樑身着正装,早早坐在公司会议桌前。面前摆放的电脑,垫到与人的视线齐高,左右各有一只打光灯。
“时间到了。”身旁工作人员提醒。张国樑调整好镜头角度,立刻转入主播状态,滔滔不绝开讲。镜头另一侧,是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这是黄浦区第一房屋征收所今年举办的首场云上宣讲会。疫情下的就业季,黄浦一征所逆势扩招,面向应届生提供100个岗位,比往年高出一倍。这场宣讲共吸引近490名大学生在线观看,远超往年线下单次宣讲的参与人数,企业邮箱内收到的简历也同步增加。
让“阳光动迁”深入人心
“今年是特殊时期,我们增加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是尽力承担身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黄浦一征所所属的上海永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金梁说,“大学生有助于充实旧改队伍,给旧改这道城市建设的‘老课题’带来新气象。”
旧改经办人的主要工作是与基层居民打交道,有时经验比知识更管用,为什么需要大学生?2007年,原卢湾区在全市率先为旧改招聘大学毕业生,当时许多年纪较大的经办人也提出类似疑问。
“年轻人干劲足、悟性高,能挖掘的潜能很大。”黄浦一征所当时还叫上海安佳房地产动拆迁公司,公司总经理张国樑,已经参与旧改20多年,碰到的从业者大多为“40”“50”人员。他始终感到,整个从事旧改的从业人员结构有待调整,素质有待提升。
但首场大学生招聘还有更深一层考量,就是培养一批旧改公平公正公开理念下成长的“原住民”。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旧改速度加快。当时动拆迁行业成熟度不及当下,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现象,一些地块动迁补偿“先紧后松”,容易造成“谁先走谁吃亏”的困境。2002年“阳光动迁”理念提出后,虽然在一些旧改实践中落地并带来破局,但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
2007年9月份,上海首批招聘的3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原上海安佳房地产动拆迁公司报到。他们有的刚工作一两年,有的是应届生,几乎一张白纸。公司管理层投入大量精力栽培,先把他们集中起来培训,精心挑选综合素质较高的老师傅带教。
“整整一年多,外界质疑声不断。”黄浦一征所一名退休干部说。2009年,经过培训的首批大学生在建国东路390地块起用,“一战成名”。建国东路390地块在上海率先试点“征询制”“数砖头+套型保底”旧改新机制。动迁方案由居民代表参与制定,动迁过程由居民群众全程监督。公开透明的旧改模式,进一步打响知名度。
制定动迁安置方案的时候,黄浦一征所几乎每4天就开一次居民见面会,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方案制定。居民的合理意见会被采纳,但有的居民要求,和当时的法律政策不符。27岁的钱继飞,跟着老师傅耐心解释、反复沟通,直到居民理解。居民动迁补偿的数额,三下五除二就算出来了,准确率几乎100%。大学生们踏实、真诚又敏捷的模样,获得不少居民点赞,也打消了外界疑虑。如今,黄浦一征所近400名员工中,具备大学学历的已占80%。
年轻的征收人员为居民答疑解惑
年迈居民搬家,年轻征收人员会主动帮忙
旧改插上互联网“翅膀”
2019年,上海开始探索“市区联手、政企合作”旧改新模式。首幅地块乔家路地块在第二轮征询签约中,首次尝试全球直播,当天观看人数达到560万人次。一名定居美国的地块居民,通过手机端收看直播,当即拨通越洋电话要求签约。
很少有人知道,直播平台“透明在线”APP和公众号,就是黄浦一征所的大学生开发完成的。为旧改研发各式各样的信息化手段,这项传统由首批大学生员工确立,在公司传承了13年。
“互联网技术应用,让旧改签约过程更透明,速度大大提高。”黄浦一征所副总经理李瑞亮说。1984年出生的他,曾就读于上海大学化学专业,是公司第一批大学生,也是旧改信息化的首个尝鲜者。他带头研发的“电子签约和信息查询系统”,如今遍布上海各大旧改基地。
居民通过查询系统触摸屏,可查询各类政策法规、安置房源、居民房籍户籍情况、特殊困难情况,还有地块实时签约结果,以及每户签约居民补偿安置款等。看似简单的操作,曾让大学生团队折腾了一个多月。
早年因为旧改过程不透明,老百姓不认可,张贴的公示信息常被随意涂改、甚至撕毁。黄浦一征所决定开发一套软件,把旧改所有信息公开,全程接受监督。李瑞亮和同事主动请缨,接下研发任务。他有编程基础,一边学一边做研发系统,同事擅长沟通,就负责采购适合的终端设备。
形式变化带动流程升级。旧改地块居民的签约文本转化为不可更改的电子协议,杜绝了“暗箱操作”。一些外省市也尝试引入。
“一开始我不信他们能做出来。李瑞亮学的是化学,搞什么软件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他们花一个月研究,同时也准备对接软件工程师作为备选托底。没想到,他们真的做出来了,还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张国樑骄傲地说,“这也给我上了一课。年轻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要相信他们,要给他们机会。”
年轻人带来的技术创新,成为上海许多旧改征收事务所业务新方向。疫情以来,虹口138街坊通过“线上优先、线下预约”签约,把“云端”引入基地,成为春节后首个签约生效地块。其中的“线上”,指的就是被征收人与经办人通过微信视频验证相关证件信息后,采取网络系统签约。近日,保障房虹口区彩虹湾墨翠里,利用VR技术,让旧改基地居民足不出户看房选房。
疫情期间,年轻的征收人员充当志愿者为旧区居民量体温
随着基层工作经验的增加,大学生们还逐步涉足旧改业务再造和制度方面等更深层次的研究,推动旧改模式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征收补偿能不能用期房代替现房?私房房客不肯搬、要求房东赔偿怎么办?居民签约了却迟迟不肯搬怎么办……年轻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反复交流探索中,形成了近十份课题研究报告,有的已经落地。最近,他们又结合乔家路地块的征收实践,研究怎么通过操作流程改造,让老百姓搬迁后只来一次即可领走全部安置款,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做好征收服务,提升上海服务。
“年轻人的思维天马行空,他们需要引导而不是束缚。在我的工作室里,他们可以自行研究这些问题,再和我们老前辈交流探讨,形成课题成果。”张国樑有一个“张国樑房屋征收劳模创新工作室”,任何人都能报名参加。通过设立青年动拆迁理论与实践学习小组,让年轻人一起讨论、做课题,培养更多有想法的征收人才。
年轻工作人员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旧改中遇到的问题
变化发生在不知不觉间
黄浦一征所大学生员工童自巍怎么也没想到,作为早年旧改基地一位颇有“想法”的居民,竟当上了旧改经办人,并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10年。“回头想想,旧改确实在不知不觉中给我带来了许多变化。”
童自巍本是首批大学生员工陆斌职业生涯中遭遇的第一个大难题。在建国东路390地块签约期间,陆斌负责的居民大都很配合,只有一家始终签不下来,正是童家。童家7口人,挤在小小的房间里,一直盼着换大房子,却不肯相信补偿方案是公正的。经办人上门总觉得是“动迁组又耍新花头”。童自巍甚至提出要进组“考察工作”。
黄浦一征所同意后,童自巍马上忙碌起来,基地的动迁房方案前后开了11次座谈会,最多一次有200多名居民参加。有居民对负责人说,“你抬抬手,我就不影响旧改进度”。负责人委婉拒绝。看到这一切,他才相信,“阳光动迁”是货真价实的,在签约期最后一天,全家在协议上郑重签下名字。
“作为旧改基地的居民,一开始我不相信‘阳光动迁’真的落地。但我读过大学,有判断力,相信眼见为实。真正参与旧改流程后,我改变了想法。”童自巍说,有了这次经历,他从物流行业跳槽进入黄浦一征所工作。10年工作经历,让他越来越相信判断力的重要性。每次碰到不配合的居民,他就拿出当年自家的动迁协议现身说法。
黄浦区一征所大学生员工郑轶总结出一套经验,既要热情周到,又要不卑不亢,才能让人信服。“贵在坚持。”他说在一次旧改中,有一名老工人坚决不肯搬。一个月时间,他反复上门做工作,两天就去一次。每次出发前,征收方案和法律条例都要梳理一遍,确保传达准确,展示出专业姿态。当年他27岁,只有老师傅年纪的一半,却因为坚持,打动了老工人,最终同意搬家。
上海市旧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学生展现的年轻、活力和亲和力,让居民们改变了对传统经办人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