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新一批35家企业获颁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证书。至此,上海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10家,研发中心453家,继续保持外资投资中国首选城市。
全球化工行业领先企业美国亨斯迈集团进入中国近30年,累计投资人民币150亿元。亚太地区总部成立后,将整合和扩大企业在大陆地区的股权和投资,推动亚太区业务发展,“上海拥有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为跨国企业开展业务提供了强大支持。”亨斯迈聚氨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潘律民表示。
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外商投资上海势头依然强劲。”
稳投资,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5月底,辉瑞普强全球总部在上海揭牌,这是跨国药企首次在中国设立全球总部。
辉瑞普强全球总裁高天磊表示,吸引企业的不仅是上海的人才储备,还有政府的“店小二”服务和“上海速度”。
更好的营商环境,是稳投资的关键。今年初,上海制定营商环境改革2.0版,提出88项改革举措和建议,争取今年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审批时限平均减少50%、提交材料平均减少50%。
9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促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实施,30条新政致力放宽认定、便利功能、加大保障,引得一批跨国企业掌门人纷纷点赞。
今年1至10月,以百时美施贵宝等企业为代表,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26家,研发中心12家。
优投资,深化改革开放
8月19日,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顺利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动力站房综合验收合格证。从平台申报到取得综合验收合格证,仅用3个自然日,距离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也仅仅10个月。
“短短几个月时间,完成了厂房建造、设备进场和安装调试,我们计划年底出车。”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8月13日,《上海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发布,共推出7个板块共计40项具体开放措施。
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表示,实施新一轮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有助于进一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进一步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上海国际贸易竞争力。
上海引进外资结构与质量不断提升。今年1至10月,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05%,继续成为增长最快行业。外资制造业引资能级提升。今年1至10月,新设制造业外资项目100个。其中,实到外资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1个,主要分布在电气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专用设备、汽车零部件和食品制造等行业。高技术制造业实到外资6.19亿美元,占制造业实到外资的比重为38.5%。
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公司卡博特,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落户上海的外资企业。如今上海不仅是卡博特亚太区总部所在地,还是辐射整个亚太地区的创新基地,在战略层面统筹着包括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亚太区11家工厂和2个技术中心的未来发展及定位。
跨国企业的集聚为上海带来强劲发展动力。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生物产业在外资原研药企的拉动下,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6%。
促投资,政策利好不断
德资企业美凯威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涂料生产商,客户包括中国商飞、空中客车、ABB、西门子等。近年来发展风生水起,原有厂房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8月16日,美凯威奇厂房扩建项目在金山区启动,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完成后预计年新增收入5000万元,年新增税收520万元,亩均税收产出预计高达206万元。
当天,共有8个外资先进制造业项目在金山区集中开工。
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进口博览会……诸多利好政策增加了外资深耕中国、投资上海的信心。
8月6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公布,新片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强烈的信号,让诸多跨国企业纷至沓来。当天,入驻新片区的外资企业帕马(上海)机床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中国银行提供的贸易便利化结算业务。“企业仅需向银行提供跨境汇款指令,即可完成跨境汇款结算,省去了原来繁琐、耗时的纸质材料审核环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信心正在转化为投资的实际行动。今年1至10月,上海共新设外资项目5670个,同比增长34.3%;合同外资4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实到外资1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
“上海一直以来具有开放、包容优势,外商投资是拉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这一优势持续在增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蕴懿表示。
(原题为《上海 精耕投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