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已经不再只是蓝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日前下发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已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正可谓长风破浪,风劲帆满。
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提出的。
从早些年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再到近年来的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处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进一步明确,同时更加强调增长的全面性和高端性,更强调发展质量、生态环境、市场机制、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区域协调等目标的同步原则。
而近期中央召开的一些高层会议又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推进措施。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研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问题、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问题。会议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而在8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了第七次会议,与此前多次会议表示“区域协调发展”相比,本次金融委会议则首次提出支持愿意干事创业、敢于担当、有较好发展潜力的地区和领域“加快发展”,并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传统产业改造、社会服务等领域和“新增长极地区的发展”。
所以,无论是从现实必要性,还是从经济发展规律而言,强力政策支持下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承载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使命,不仅完善了国家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实践模板之一,集万千关注于一身,备受期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一体化”和“高质量”是两个关键点。而“一体化”和“高质量”的前提恰恰就是打破区域行政分割的藩篱,摒弃“一亩三分地”的传统区域管理思维。
长三角地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GDP占全国近四分之一,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是6个万亿GDP城市,还有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四个区域行政中心。因此,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如何立足于各自产业结构、资源要素、区位优势,深化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下好“一体化”这盘棋,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三省一市的协同推进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径已经非常清晰,目前的重点方向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信息化建设、一体化生态环保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营商环境建设一体化等等,而且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也非常清楚,上述这些路径正好是也应该是政府“有形之手”可以充分施展的领域。
而接下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怎么样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此前第一财经记者在走访长三角企业家的过程中,企业家们就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课题:比如在区域间产业级差有限、产业结构有一定重合度、生产要素流动的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怎么提升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意愿?比如企业自身判断的投资方向和政府引导的产业领域发生“错位”怎么办?另外还有不同领域“一体化”节奏的快慢问题,因为各地发展程度的不同,类似“信用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怎么更多关注兼容性?还有像产业集群能不能整合?
所以,怎么将“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有效结合,政府部门在发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打造的同时,如何更好鼓励和发挥企业及民间组织的力量?如何制定游戏规则,最终在机制上形成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合力”?其中其实存在着一个“一体化生态”的建设命题,这个生态由政府部门、企业、中介机构、民间组织等共同构成,更多的是激发其中的市场化力量,特别是在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转换过程中,多方发挥各自的经验和优势,合力共同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长期有效机制。
比如像金融机构,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先天的专业和跨区域网络优势,通过业务转型和理念更新,促进金融要素的流动,形成高效的跨区域服务能力。像交通银行这家“六大行”中唯一总部在上海的银行,长三角融资业务在全行比重超过三成,已经通过业务、架构、产品创新,迅速完成了交行内部的“长三角一体化”改革战略,他们正在推出的自贸区业务,长三角银(行)政(府)合作、银企合作,不仅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也将利用金融机构的市场和专业优势,创新和完善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和路径。
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能够“和合共生”,共同参与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宏伟战略和火热实践中,唯有此,才有可能真正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效能和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