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沪20万栋无电梯多层住宅 加装立项不足千分之五

0
分享至

(原标题:上海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调查(上))

上海有近20万栋无电梯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立项及竣工的700多个,比例不到千分之五。一些居民将加装电梯称为“小区万难事”之最,而绝大多数楼组都卡在群众征询这一步

加装电梯是群众自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不能简单靠行政化手段推进,对反对的声音,要靠居民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或许一开始速度慢,但后期遗留问题少

加装电梯是高难度的思想工作,全过程的协调工作,也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实际工作,不但要靠居民自治,还要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自我加压,主动为民服务

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对老人来说,多层住宅楼里一级级台阶,就像难以逾越的天堑。一些老人长期无法下楼,成为“悬空老人”。在市委、市政府重视和关心下,市有关部门近年来连续出台政策,推动加装电梯工作,让老人们看到了希望。

加装电梯须经过群众征询、行政审批、现场施工等阶段,对普通居民来说,依然感到复杂和专业。据统计,上海有近20万栋无电梯多层住宅楼,加装电梯立项及竣工的700多个,比例不到千分之五。

记者近期前往静安、长宁、杨浦、虹口、普陀等区10多个街道近20个居民区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将加装电梯称为“小区万难事”之最,而绝大多数楼组都卡在群众征询这一步。按照现行规定,加装幢90%以上业主同意且无明确反对意见,整个小区2/3业主同意,才能申请立项。

那么,那些通过群众征询的楼组是如何让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的人结为“命运共同体”,没通过征询的楼组又在什么问题上“难以融合”?

  居民自治:有商有量求一致

加装电梯是居民自己的事,要通过居民协商自治,由居民自己牵头,齐心推动。

家住静安区新福康里96号楼的韩顺发、叶建华之前并不怎么关心社区的事,为了圆“电梯梦”,他们与另外三位居民组成了“加装电梯核心小组”,一起张罗这件事。“装电梯是阿拉自家的事,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韩顺发说。

低层住户是加梯工作的重点。幸运的是,96号楼一楼是挑空结构,没有住户。二楼居民提出不乘电梯,不参与、也不反对。就这样,同意安装电梯的居民很快达到90%。

有安装意愿只是第一步,出资比例很快成为争论焦点。“老百姓每一分钱都算得精,我们不知道开了多少会。”叶建华说,最初方案是每层楼按系数出资,3楼系数0.4,4楼0.7,一直递增到七楼1.6。但7楼居民提出,这样算不科学,没依据,应该数楼梯,才公平。

核心小组又制订了“数楼梯”方案,从底楼走到每层楼累计240格楼梯,按照60万元总价算,每个台阶2500元。这样一来,七楼每户要出10万元,而原方案才9万多元。这让七楼居民后悔不已,十分抵触。大家只能反复劝说:“装电梯你们受益最多,多出一点也值。”一连开了4次会,七楼居民才勉强同意。

当居民们拿出电梯款,不料又有反复:二楼一户居民的女儿认为电梯有噪音、影响采光,电梯连廊可能泄露隐私,也不利于防盗,不赞成母亲最初的决定,反对装电梯。

核心小组与她不断交流,有的放矢地沟通。对方担心噪音,就提供电梯噪音检测报告;担心隐私,大家提出在连廊上贴磨砂膜;担心防盗问题,楼上居民提出出资安装防盗窗……直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请来了联系居民区的政协委员,正好是位律师,从法条上逐一分析,终于让她不再反对。她谢绝了加装防盗窗等好意,还成为志愿者。

从2015年萌发加装电梯想法,楼组大会小会开了上百次。2018年3月,电梯竣工,三年多没下楼的老人下到地面,不禁流下热泪。两户出租房屋的业主搬回来住了,楼道里的陌生人成为热心互助的好邻居。

事后翻看当初会议记录用掉的三本“硬皮抄”,韩顺发觉得有些好笑:“老叶,我们记的怎么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如今,核心小组更名为楼组自治工作组,在垃圾分类等社区事务上,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实际上,由于各楼组的情况千差万别,出资比例算法也各不相同。二楼是否出资,各楼层比例多少,并无统一模式,不能简单照搬。只要楼组内居民能接受,就算协商成功。

杨浦区殷行街道市四(3)居民区7号楼内,既有长期出租户,也有人打算卖房。五楼居民邵敬农自告奋勇,与6位居民组成加装电梯工作小组,逐一做通了所有居民工作。

殷行街道办事处主任孙辉认为,加装电梯是群众自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不能简单靠行政化手段推进,对反对的声音,要靠居民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或许一开始速度慢,但后期遗留问题少。

  党建引领:增强组织力推动力

“加装电梯是高难度的思想工作,全过程的协调工作,也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实际工作,不但要靠居民自治,还要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自我加压,主动为民服务。”虹口区家加乐加装电梯事务所负责人章建新帮助近30个居民区开展加装电梯工作,并创造了10个月走完加梯全流程的纪录。在她看来,推进加梯工作,要用好党建引领、居民自治、社区协同的模式。面对群众需求,居委会要帮助加梯楼成立居民自治小组,做好重点人群工作;要做好业委会工作,做好小区2/3居民征询;还要协调物业公司支持配合。

思想先入,才能形成合力。章建新推出“加装电梯ABC党课”,为社区党员群众进行思想动员,向基层党组织和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传授工作方法,迄今已讲授70多场。

在党课上,章建新直言:“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要不忘初心,要考虑邻居所需,更要主动站出来服务!”“基层党组织要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群众有需求,就要带领他们实现电梯梦。”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直击党员心灵,消除了一些“不和谐音”,让大家不再犹豫观望。

事实上,几乎所有成功加装电梯的小区,都是党建引领下,“三驾马车”共同攻克难关。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仁德路100弄文化花园是商品房小区,为了让高层住宅居民同意多层住宅居民加梯,居民区党总支带领“三驾马车”群策群力。业委会对电梯设计方案提出建议,让电梯与小区面貌更融合。物业公司结合管理实际,提出方案,确保加梯楼前的公共停车位一个不少。居委会组织了现场说明会,拿出效果图,面对面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消除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最终顺利通过小区意见征询。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北梅园居民区让楼组在职党员到业委会交叉任职,明确“三驾马车”的职责分工,短短11个月,北梅园400弄23、25号楼完成加梯,创下新纪录。

为了增强组织力,有的街道还探索让机关党员与居民区结对,增强加梯工作的推动力。

静安区临汾小区的“银发族”不少,1号楼自2015年11月启动加梯意见征询后,足足两年时间,意见仍难统一。直到“80后”的街道党政办主任陈黛静来张罗这件事,情况出现了转机。

1号楼一梯三户,02室朝北的窗户都开在过道里,居民担心加装电梯会影响采光和通风。陈黛静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吕文洁一起,让施工单位优化方案,将电梯向左移。谁料左侧2号楼居民又反应强烈,于是再次调整方案。两个年轻人带领骨干跑上跑下磨破嘴皮,最终双方居民一致同意。

每当遇到具体问题,居民态度容易反复,甚至一家人的不同成员也可能态度不一致。陈黛静提出建立业主代表制度,每户居民推举一名业主担任代表,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

为了增加一楼居民的获得感,陈黛静建议街道结合美丽家园建设,为加梯楼组美化楼道。记者看到,1号楼内的地面贴着木纹地砖,电表箱装入白色橱柜,四周整洁如新,居民“跨进楼就像到家一样温馨”。

2018年7月电梯动工,11月竣工。从此,1号楼也成为周边居民的热门“景点”。陈黛静说:“我看到这部电梯都会笑。”

临汾路街道负责人说,加装电梯是实现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临汾各小区都成立了电梯项目临时党支部,由街道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都纳入其中,形成了加装电梯的强大力量,也推动加装电梯已进入“量产”模式。今年6月10日,仅临汾小区就有7台电梯同时开工。

  互相体谅:背后故事温馨感人

加装电梯,可以解决老人上下楼难题,却也是一次重大利益调整——原本可能“被嫌弃”的高楼层成了“香饽饽”,而低楼层居民却有着各种担心。

“我买这个房子是为了投资,你们装完电梯,我的房子就贬值了,我不同意。”去年8月,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八村一个楼组开会讨论加装电梯,一楼一户居民说得很直白。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鹃关注着小区加装电梯的动向,见此情况,她保持着耐心,对这位居民说:“你选择我们小区,也是看中这里的环境。好环境需要楼组18户人家共同维护,现在17户居民都同意装电梯,我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吗?”

之后两个月,这位居民始终没有松口,李鹃也没有放弃。“做思想工作,不能着急。”她让志愿者、物业经理、业委会成员一次次与他沟通,一点一点影响着他。

去年10月,楼组里的所有业主再次与这户居民面对面,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弟弟,你帮帮忙吧,我们没办法爬楼梯。”但他不为所动,后来索性吵了起来。在志愿者调解下,他撂下一句话:“赔1万块钱给我,我就同意!”大家不欢而散。

第二天,志愿者打电话给他,他没有接听。又过了一天,打通电话,这位居民说:“算了,要1万块钱也没意思,我弃权了。”于是,楼组成功加梯。

新泾六村里,一户二楼居民担心房屋贬值,反对装电梯。对这位从事装修生意的居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腾秀红快言快语:“邻里关系好了,你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慢慢地,他的态度出现180度转变。腾秀红也对其他居民说:“我们要把掌声献给低楼层居民,感谢他们拿出真心,我们也要以心换心。”

记者调查发现,但凡成功加装电梯的楼组,都有温馨感人的故事,共同点就是,居民互相体谅支持。

“加装电梯,算得出的是价钱,算不出的是邻里和谐的价值,邻里间的快乐心情和美好生活难以用金钱衡量。”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林巍说。

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处在市中心“黄金地段”的楼组,因为居民各不相让,至今加梯无望。有楼组因为居民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空耗几年时间,加梯成本已从60万元攀升到75万元,居民觉得更难接受了。

如何让反对者不再反对?成功加装电梯的居民说,要转变思考问题的方式:“现在或许你不需要电梯,但要为今后和长远考虑,为困难时考虑,更为邻居考虑。”“要包容加装电梯的不完美,毕竟是旧住房加梯,美观也好、采光也好,难以十全十美,只要能解决上下楼难题,就值得去做。”“加装电梯,老人等不起,有想法就要行动”……不知道这些话,能否打动那些不愿让步的居民,为下一次协商多留一点余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养老金调整将开始,或通过“两降、两提、两增”实现重点倾斜

上海养老金调整将开始,或通过“两降、两提、两增”实现重点倾斜

兴史兴谈
2025-07-13 09:02:42
刺激!华为突然官宣:7月12日,全面降价!

刺激!华为突然官宣:7月12日,全面降价!

科技堡垒
2025-07-12 12:04:34
不满王曼昱?丢冠后,孙颖莎黑脸原因找到,谁注意她的举动

不满王曼昱?丢冠后,孙颖莎黑脸原因找到,谁注意她的举动

东球弟
2025-07-13 13:18:18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第四国正式入局!战局突变,乌克兰挑衅中国,中方闪电反制

智观科技
2025-07-12 17:55:04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不给6套房加1个亿,不搬”,钉子户张新国坚守14年,终败给现实

红梦史说
2025-07-11 11:23:39
存量远大于净吸纳,北京写字楼租金继续下行,金融街跌破400元/平米/月

存量远大于净吸纳,北京写字楼租金继续下行,金融街跌破400元/平米/月

华夏时报
2025-07-12 20:47:55
澳篮媒体:队友配不上杨瀚森的妙传 换个队分分钟得分助攻两双

澳篮媒体:队友配不上杨瀚森的妙传 换个队分分钟得分助攻两双

直播吧
2025-07-13 14:16:12
俄乌最新战况通报(2025年7月13日)/ 大有升级、恶化、蔓延之势!

俄乌最新战况通报(2025年7月13日)/ 大有升级、恶化、蔓延之势!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07-13 14:20:16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大千世界观
2025-05-22 16:57:05
恩佐:不能给巴黎空间,随着时间推移我更好地理解马雷斯卡的要求

恩佐:不能给巴黎空间,随着时间推移我更好地理解马雷斯卡的要求

雷速体育
2025-07-13 15:34:45
迈阿密国际2-1纳什维尔,梅西双响,苏亚雷斯搓射空门不进

迈阿密国际2-1纳什维尔,梅西双响,苏亚雷斯搓射空门不进

懂球帝
2025-07-13 09:52:59
阿塞拜疆招募1万名雇佣军支援乌克兰,普京抽调数万人重回高加索

阿塞拜疆招募1万名雇佣军支援乌克兰,普京抽调数万人重回高加索

环球热点快评
2025-07-12 07:34:36
TOP15位身高170以上的女神,演技、身材、颜值综合榜

TOP15位身高170以上的女神,演技、身材、颜值综合榜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6-15 10:02:35
2023年浙江高考状元因兼职跑分入狱,高分录取变看守所,人生毁了

2023年浙江高考状元因兼职跑分入狱,高分录取变看守所,人生毁了

爱下厨的阿椅
2025-07-13 14:54:30
颜值即正义,7位乌克兰的下海女神们,都是尤物在世的存在

颜值即正义,7位乌克兰的下海女神们,都是尤物在世的存在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7-13 10:49:16
邓紫棋因不雅动作上热搜,网友:一觉醒来,天都塌了

邓紫棋因不雅动作上热搜,网友:一觉醒来,天都塌了

丫头舫
2025-07-11 16:09:17
下一位约老师?开拓者官方晒杨瀚森入场照 配合约基奇壁纸有深意

下一位约老师?开拓者官方晒杨瀚森入场照 配合约基奇壁纸有深意

醉卧浮生
2025-07-13 11:24:20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联合国预测:中国人口迅速萎缩,将成为全球面对的最大挑战

巢客HOME
2025-05-03 22:11:29
持续关注!NBA官推转发杨瀚森举火烧天隔扣:11分钟砍下8分

持续关注!NBA官推转发杨瀚森举火烧天隔扣:11分钟砍下8分

直播吧
2025-07-13 12:10:16
状元榜眼大战!弗拉格轰31+4,哈珀攻防一体,但14号秀马刺看走眼

状元榜眼大战!弗拉格轰31+4,哈珀攻防一体,但14号秀马刺看走眼

你的篮球频道
2025-07-13 07:00:30
2025-07-13 16:36: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头条要闻

落石砸车致司机身亡家属向政府索赔百万 遗体尚未安葬

财经要闻

90天谈判期“徒劳无功”,特朗普急了

体育要闻

杨瀚森两战20+9+8 隔扣成最大亮点

娱乐要闻

带着儿子倒贴嫁给张译,这婚姻超值

科技要闻

Grok正式登陆特斯拉 "脱缰模式"让车主上头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艺术
时尚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A mother takes her baby out to experience their fi...

手机要闻

vivo Y50 5G 手机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1299 元起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今年最流行的4件T恤,减龄又好看!

军事要闻

金正恩:朝鲜愿无条件支持俄罗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