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旧改新模式现首个征询生效地块!成片风貌保护方案正在制定中)
6月22日15时,位于江西北路的虹口区17街坊旧改基地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虹口区17街坊旧改征收二轮征询签约率达到98.81%,超3000户居民将告别老房。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该地块是今年上海探索旧改新模式“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下,首个征询生效的地块。
在解决第一轮征询“愿不愿改造”问题、第二轮征询“如何改造”问题后,17街坊正式启动旧改征收、居民搬离。在旧房居民搬迁后,17街坊将采取“留改拆”模式进行成片风貌保护。
居民盼望旧改意愿强烈
虹口区17街坊,东至江西北路、南至海宁路、西至河南北路、北至武进路,占地面积约39630平方米,居民户数3010户。在旧改地块体量上,是虹口区近年来最大的。街坊内的房屋,大多是建于上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的旧式里弄,其中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5.6万平方米。
随着时间流逝,里弄建筑逐渐破败,“七十二家房客”现象普遍。许多居民生活就生活在逼仄拥挤的空间,过着手拎马桶的日子。
由于房屋陈旧、环境差,当地居民要求旧区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70多岁的居民彭俊杰就出生在17街坊521弄21号,在此生活了大半辈子,一直盼望着旧改搬家。
6月22日是选房首日,17街坊居民在现场咨询
旧改新模式加快征收速度
记者从市旧改办获悉,17街坊从二轮征询启动至生效,不到一个月时间。进展之快,除了居民旧改意愿强烈,也离不开上海今年探索的旧改新模式。
上海过去的旧改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土地收储,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投入。近年来,财政资金投入和要求发生变化,旧改的模式也相应进行调整。
所谓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就是要打破原来的融资难问题,探索一条加快旧改的新路子。上海地产集团副总裁管韬萍表示:“在具有国资背景的上海地产集团介入后,将采用市场机制,从多渠道融资进行旧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控制收储成本。”
据悉,上海地产集团已经和上海虹房(集团)有限公司,按照60%和40%比例分别出资,成立虹口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编制改造实施方案,包括房屋征收、规划设计、资金平衡、建设开发等。此外,还要筹措改造资金和安置房源,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组织开发建设和招商,以及承担项目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等。
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旧改地块征收不仅速度快,居民们的满意度同时提高。17街坊在选房首日签约比例达到98.8%,创造了虹口区大型旧改地块首日签约率新高。
虹口区副区长周嵘表示,目前虹口区还有2万多户居民生活在二级旧里以下房屋,17街坊的旧改模式将在区里进行推广优化,预计在2022年基本完成二级旧里以下地块的征收改造。
成片风貌保护方案正在制定
早在2016年,17街坊就通过了第一轮征询。在旧改模式从“拆改留转变为“留改拆”的背景下,17街坊被评为上海第二批风貌保护街坊,虹口区开始对街坊风貌和建筑进行房屋价值再甄别,最终于今年启动第二轮征询签约。
管韬萍表示,17街坊是典型的上海“石库门”里弄建筑,改造后的街区,将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整体保护虹口区17街坊风貌肌理,建设上海中心城区成规模的现代石库门建筑群,打造承载上海文脉的价值高地。目前,成片风貌保护的方案还在研究制定当中。
据统计,2019年,中心城区计划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旧区改造目标任务50万平方米,约2.5万户。从全市层面来看,今年上海共有四批采用旧改新模式地块,创新企业参与旧区改造、风貌保护和城市更新相结合的新模式。这些地块分别是黄浦区乔家路、虹口区17街坊、杨浦区160街坊、静安区洪南山宅等4个项目,涉及二级旧里16.3万平方米、居民1.2万户。除了17街坊,其余三个地块目前已经完成一次征询。
栏目主编: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