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19天后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你家小区撤桶了吗

0
分享至

7月1日即将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不仅明确了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还提出了“定时定点”的要求。

定时定点要在大多数社区落地,涉及到“撤桶并点”——将社区楼道内或门洞前的垃圾桶撤走,集中放置在指定点位,居民只有在固定时间段内前往这些点位,才能投放垃圾。

如此“不方便”的制度一出,部分小区业主坚持反对,导致定时定点无法落地。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小区撤桶并点的过程似乎没那么艰难,而“诀窍”也不复杂高深,其实就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和科学管理。

怎样让“不方便”能够被大家心悦诚服地接受,是门学问。


定点:因地制宜


1分15秒,这是精文城市家园小区23号楼到5号投放点位的步行时间,也是这个小区撤桶并点后扔垃圾最远的一段路。

对于这段路,城上城居委会书记季云掐着秒表慢悠悠地走了十几次,底气十足。遇到抱怨“不方便”的居民,她一句“我一直走,最长1分多钟”总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季云手机秒表的截屏

“换位思考很重要。”季云坦言,其实,大家都知道定时定点肯定不方便,但只要这种不方便是相对能接受的,比如扔个垃圾也就走一两分钟,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忍耐。

撤桶并点后,怎样程度的“不方便”能被大多数居民接受?除了不要把扔垃圾搞成“耐力赛”,扔垃圾的这段路是否符合多数居民的生活动线也很关键。

以精文城市家园为例,上个月正式撤桶并点前,23幢居民楼底连接车库的进出口各设有一组干湿垃圾桶;撤桶并点后,只设了5个固定投放点位,但抱怨的居民只有极少数。

这背后的“秘密”很简单:因为这些点位都卡在了进出小区的必经之路上,无论是居民下楼买菜、接送小孩,还是到车库取车出门,都会经过这些垃圾投放点。扔垃圾成了顺带的事,何乐而不为?

小区集中投放点位都贴近3个主要出入口,符合居民生活动线

紧邻小区出口的集中投放点,行人和车辆必经之地

为了让“不方便”变“方便”,精文城市家园内还发生了车位给垃圾桶让道的小插曲。1号投放点“看中”了小区靠近虬江路进出口旁的一块空地,但被固定车位占用。通过协商,把固定车位调整到了其他地方。最终,这里也成了小区里最醒目、最方便的集中投放点之一。

除了距离、位置,集中投放点的数量也有讲究。根据最新发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实施导则》,建议每300户至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定时定点”投放点。

“从没有规定说集中投放点越少越好,如果实在需要,一两百户甚至几十户居民配一个点位也不是不可以。”季云说,一开始商量方案时,有人说小区有1522户,就按照500户设一个点来操作,即设置3个固定投放点。可居委会干部自己用脚实测后,认为这样的密度不合理,最终“做加法”,提出了设5个点位的方案。其中,有些点位只覆盖200多户居民,覆盖最多居民的点位也就涉及400多户。

季云表示,设投放点关键不在于密度,而是设多少、设在哪里。这个平衡点找到了,居民就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撤桶并点后的不方便,而通过定时定点指导监督居民养成良好分类投放习惯的目的也实现了。

经测算,精文城市家园撤桶并点才1个月,目前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在90桶左右,其中分出的湿垃圾已占到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入户调查结果也较为理想:1500多户居民有1400多户签字,接受了目前撤桶并点的做法。

所有“定时定点”方案都公开透明,但前提是由居委会、居民代表用脚丈量过,如果能说服自己,就能说服别人

在静安区的仁和恬园小区,集中投放点的设置还采取了“分步走”的做法:今年4月16日,4个投放点并成2个;今年5月20日,2个投放点并成1个。由于点位设置符合居民生活动线,且步行距离尚可,加上点位的撤并分两步走,居民有了心理上的“缓冲”,因此大多数人对撤桶并点表示理解支持。


定时:循序渐进


“定时定点”,定点难,定时更难。记者走访社区时,对于限时投放垃圾反应最激烈的有两类人群:上班族和独居老人的家属。前者早出晚归,多数小区固定的投放时间段内,他们赶不上;后者担心家中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多走一段路,会有安全风险。

客观上,每个小区的居民生活习惯千差万别,要“一刀切”地限定投放时间,忽视了部分群体的特征和诉求,反而促使他们成为不配合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但真要划出一个所有人都方便的投放时间,也不现实。

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其实也好办。因为没有强制规定要实施定时投放,以及具体怎样实施定时投放,所以针对特殊群体,每个小区根据自身情况配套有弹性、有“温度”的定时投放措施就行。

在共和新路街道申地居委会,撤桶并点的小区如果有腿脚不便、独居、无人看护的老人,老人或其家属可以向居委会备案,约定一个时间,由居委会干部、楼组长或志愿者定期上门收集垃圾,老人事先在家中分好类即可。

在徐汇区的田林十二村,为老人服务的钟点工和上夜班的居民没法赶上固定投放时间,物业允许他们在分好类的前提下,将垃圾袋摆放在垃圾箱房一侧的“误时投放点”,由保洁员在可投放时段“补投”。

申地居委会的志愿者给不方便“守时”的居民代扔垃圾,前提是这些居民先做好分类

还有不少小区考虑到“众口难调”,目前采取“定点不定时”的制度,暂时不和居民在限时投放上“较真”。

在普善新苑,经过14个月的宣传、沟通和反复协商,24层144户居民楼道里的垃圾桶才被撤走,居民渐渐摆脱了对楼层垃圾桶的依赖。近期,小区划定了上下午各1.5个小时的固定投放时间,但这个时间段主要针对想要绿色账户积分的居民。除此以外的时间,投放点的垃圾桶不封闭,可以随时投放。针对这些错时投放的居民,居委会和物业增派了志愿者或保洁员,时不时地巡检,监督投放但没有分类的情况。

“垃圾分类这件事是和生活习惯抗争,需要循序渐进,对于高层设桶的小区,先要做到让居民‘下楼’。”谈家桥路80弄居委会主任张才娟告诉记者,如果一开始就定时、定点双管齐下,不方便的程度会超过大多数居民的接受范围,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工作很难开展。相比之下,先确保撤桶并点,更容易让大家接受,等养成了到固定点位投放垃圾的习惯后,再推行定时投放。

一些小区由于投放量较大,在非固定投放时间外,在垃圾箱房前设置了多个“错时投放桶”

张才娟说,届时如果已经有了较好的分类效果,不实施定时投放,甚至取消集中投放点,把之前的多个点位恢复,也完全可以,“毕竟分类才是最终目的,定时定点只是通过‘不方便’促进分类的一种手段。如果分类做得很好,完全可以通过让扔垃圾重新变得方便来激励大家。

在精文城市家园,定时方案也生出一个“柔性激励”的有趣版本。记者注意到,固定投放时间以外,投放点的垃圾桶全部关上了盖子,虽然没有上锁,但盖子装有“机关”,要费点力气才能用手抬起,比在固定投放时间来投放垃圾要吃力。

固定投放时间以外,要抬起垃圾箱盖子还是有点吃力的

“必须让遵守固定时间和不遵守的‘待遇’有所区别,否则起不到引导作用。”上海霏霖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秘书长周美峰表示,遵守了,可以获得激励和相对的方便;反之,尽管可以扔垃圾,但是不方便的感觉会很强烈,将潜移默化地引导一批居民改到固定投放时间去扔垃圾。这种方式,比给垃圾箱房或垃圾桶上锁要更人性化。


督导:智能监控


上海现阶段要尽快实现生活垃圾的全程分类,恐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是为数不多值得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为何这种模式在不少小区推行时遇阻?除了推进方式“一刀切”“不接地气”引发居民抵触情绪外,一些居民觉得撤桶做定时定点与促进垃圾分类之间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不认同这件事,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关系大了,上海地方条例一旦实施,个人就可能因为分类问题被处罚!而目前撤桶并点是引导大家做好分类比较有效的做法,很多小区实践下来,垃圾分类正确率都有显著提高。”申地居委会书记叶燕说,事关每一位居民的诚信记录,这一点要在向居民做工作的时候反复强调,促使他们认同撤桶并点的意义,“归根到底是为自己好”。

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总监郝利琼坦言,撤桶并点要保证实际效果,还要有持久有力的监督。有些小区,垃圾箱房关闭时,居民将垃圾扔在了箱房外或丢在公共区域;还有些小区,没有在固定时段外强制关闭垃圾箱房或锁住垃圾桶,被一些居民“钻空子”,扔进去的垃圾完全没有分类。这些行为挫伤了其他遵守规则居民的积极性,容易导致“你扔我也扔”的破窗效应。

老沪闵路某小区采取“定时定点”后,在非固定投放时段,垃圾桶仍然开放,但没有志愿者或保洁员值守监督,垃圾分类效果很差

非值守时间外,志愿者不可能24小时盯着,“痛点”怎么破?上航新村居民区用了“土办法”,靠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打开乱扔的垃圾袋,在里面寻找快递单或外卖单,通过上面的身份信息锁定“真凶”,上门督导。如果垃圾袋里没有相关身份信息,则依靠公共区域的监控探头来找人。

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表示,“人工掏袋+监控辅助”是发现小区里“老油条”的有效手段,找到他们,就能对症下药,不让他们的不文明行为“带歪”其他居民。

上航新村居委会保留的快递单和外卖单,它们都来自乱扔或不分类的垃圾袋,由居委会干部或志愿者用手挑拣出来

不过,这样的做法并非放之四海皆宜,一些小区监控探头有死角、覆盖不到相关区域,或没安装监控探头,又或者一些小区缺乏强有力的居委会、物业和志愿者团队,这些问题导致事后很难追究乱扔垃圾或不分类者的责任。

结合垃圾箱房智能化改造,田林十二村将垃圾投放行为和小区智能门卡绑定,只有居民在指定的投放时间拿着指定的智能卡刷一下,投放口才会打开。在刷卡投放垃圾时,居民的基本信息会传输到居委会后台,谁扔的一目了然。对于把垃圾扔在箱房外面的居民,通过后台数据也能找到,因为这样的住户刷卡频次不规律,甚至一次都没刷过,很容易识别。

刷卡后,垃圾投放口才能开启,如果不在指定的投放时间刷卡,垃圾箱房也不会理睬

田林十二村的新老垃圾箱房对比,左图的智能垃圾箱房解决了诸多定时定点的“痛点”

解决了是谁扔的问题,田林十二村又发现了新的“痛点”:刷卡投放没法追踪到每户居民的垃圾分类实效。在给垃圾箱房周边安装监控探头的时候,田林十二村又出了个主意,把探头装到箱房内,对着垃圾桶。

如今,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对一段时间内的垃圾投放监控视频进行抽查,发现不符合分类要求的,由居委会和志愿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发!深圳发生交通事故,奔驰车失控撞死行人,知情人曝更多内情

突发!深圳发生交通事故,奔驰车失控撞死行人,知情人曝更多内情

叫我小沝子
2023-12-07 00:12:36
解密1020事件4名中国卧底被坑杀后,中方出招缅方放弃明家的真相

解密1020事件4名中国卧底被坑杀后,中方出招缅方放弃明家的真相

干史人
2023-11-28 22:58:13
46岁袁泉突然官宣结束8年感情,梅婷意外成背锅侠!

46岁袁泉突然官宣结束8年感情,梅婷意外成背锅侠!

弦上之音
2023-12-06 09:10:47
凸点内衣?这也太颠覆了!金.卡戴珊真会玩儿,这是满足了欧美人的性感审美!?

凸点内衣?这也太颠覆了!金.卡戴珊真会玩儿,这是满足了欧美人的性感审美!?

CFW服装设计
2023-12-05 16:49:53
全适配!华为今天这个瓜,真的有点大!

全适配!华为今天这个瓜,真的有点大!

懂艺术
2023-12-06 18:52:23
房地产大消息!中行、工行、建行、农行等出手

房地产大消息!中行、工行、建行、农行等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3-12-04 23:29:33
遮羞布都不用了?

遮羞布都不用了?

智学园
2023-12-05 08:13:02
以血洗血,杀害两名乌军俘虏的俄军遭全歼

以血洗血,杀害两名乌军俘虏的俄军遭全歼

移光幻影
2023-12-05 18:56:30
1-1!2-1!亚冠死亡之组剧终:三镇垫底,卫冕冠军遭绝杀出局

1-1!2-1!亚冠死亡之组剧终:三镇垫底,卫冕冠军遭绝杀出局

叶青足球世界
2023-12-06 22:02:03
18国签字,中方已展开反击

18国签字,中方已展开反击

星辰故事屋
2023-12-05 21:42:12
最新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上险量排名:比亚迪是特斯拉三倍

最新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上险量排名:比亚迪是特斯拉三倍

手机中国
2023-12-05 14:45:15
巴克利:我不太信任浓眉&太不稳定 湖人有个39岁的人打得比他好

巴克利:我不太信任浓眉&太不稳定 湖人有个39岁的人打得比他好

直播吧
2023-12-06 11:32:56
如今再无华谊兄弟?曾经的王中磊,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如今再无华谊兄弟?曾经的王中磊,为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然姐三思
2023-10-18 14:48:17
湖人心仪西亚卡姆和希尔德!佩林卡愿意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湖人心仪西亚卡姆和希尔德!佩林卡愿意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篮球扫地僧
2023-12-07 00:48:06
刘德华父亲出殡!儿媳朱丽倩又换装,一袭黑色旗袍裙尽显风姿卓绝

刘德华父亲出殡!儿媳朱丽倩又换装,一袭黑色旗袍裙尽显风姿卓绝

八八尚语
2023-12-06 16:45:54
阿夫迪夫卡北部和马林卡又被乌军反击,俄军损失巨大,打了个寂寞

阿夫迪夫卡北部和马林卡又被乌军反击,俄军损失巨大,打了个寂寞

山河路口
2023-12-04 23:34:25
人民群众不知道自己的乡、县、省的领导是谁?这是一个很危险信号

人民群众不知道自己的乡、县、省的领导是谁?这是一个很危险信号

楚千寻
2023-11-22 18:52:42
杨毅:詹姆斯就是要定了这场球 第一届季中赛 拿了就名垂青史

杨毅:詹姆斯就是要定了这场球 第一届季中赛 拿了就名垂青史

直播吧
2023-12-06 14:33:12
涉嫌虚假宣传,连花清瘟被举报了

涉嫌虚假宣传,连花清瘟被举报了

非虚构故事
2023-12-05 20:31:18
23-24赛季潜在爆发者(30):冈萨加控卫能否追随亲哥的脚步?

23-24赛季潜在爆发者(30):冈萨加控卫能否追随亲哥的脚步?

稻谷与小麦
2023-12-07 00:32:54
2023-12-07 02:16:49

上海房产

上海四批次土拍首轮成交约148亿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北部并未全部控制下 以色列将军事行动扩大到加沙南部

头条要闻

北部并未全部控制下 以色列将军事行动扩大到加沙南部

财经要闻

成交低迷:上海楼市刚需客去哪儿了?

体育要闻

记者:克鲁尼奇希望明年1月离开AC米兰,他正在与费内巴切商谈

娱乐要闻

摇滚圈集体倒油五月天 新裤子主唱内涵

科技要闻

"蔚小理"未过危险期,要看华为下不下狠手

汽车要闻

人民需要的混动轿车来了 五菱星光上市售8.8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奶爸睡觉压到宝宝,宝宝有苦说不出来,宝宝:可以重新投胎吗!

数码要闻

华硕预告 CES 2024 新品:包括全新双屏笔记本,1 月 10 日发布

房产要闻

超大手笔!73亿元,1.7万亩!海南城市更新项目,中交再拿一个!

公开课

武松杀潘金莲,为何先扒她衣服?原文细思极恐

军事要闻

美媒:以军计划用海水淹没加沙地下隧道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