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而言,黄浦江和苏州河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源自淀山湖的黄浦江,流经上海十区,滋养了一方水土。但在上海作为近代工业都市的一个多世纪里,除了外滩,浦江两岸的居民常常是临江而不见江,因为岸边曾经厂房、码头、仓库林立,将人群与江岸隔离。当上海逐渐剥离工业都市的身份,向更综合发展的国际大都市转型,黄浦江两岸的工业设施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开启了黄浦江岸线功能转型的序幕。2017年12月底,黄浦江两岸终于实现了45公里岸线贯通。浦江两岸的工业遗存释放了大量空间,随着滨水岸线的贯通,民众得以亲近水域,曾经的厂房、仓库、码头要以怎样的面貌重新迎接大众的目光?
主展场杨浦滨江。资料图
创立于2015年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以下简称SUSAS)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两年一届的SUSAS将于今年9月再度亮相,在4月17日举办的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媒体通气会上,主办方宣布,今年的SUSAS将以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包括船坞和毛麻仓库)作为主展展场和展馆,以杨浦区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从秦皇岛路至定海路)作为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延伸展场。
在媒体通气会上,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主任徐妍表示:“我们这届空间艺术季从室内走到了室外公共空间,非常注重为城市空间真正留下一批作品。其实我们空间艺术季举办的初衷就是推动‘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一个实践行动。”
从工业锈带到亲水岸线
1869年,公共租界当局在原浦江江堤上修筑杨树浦路,拉开了杨树浦百年工业文明的序幕;至1937年,工业区内已有57家外商工厂,民族工业已发展到301家;至20世纪上半叶,已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无数个工业之最。
杨浦滨江就位于杨树浦工业区,滨江岸线长15.5公里,呈“拥江抱海”蓄势待发之势。其中南段岸线长约5.5公里,滨江核心区域约1.8平方公里。在过去的20年中,杨浦滨江南段率先经历了工业仓储功能外迁、规划调整、土地收储、分段实施公共空间建设等阶段,开始由工业生产岸线逐渐向城市生活岸线转变。
自2015年起,同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章明教授及其领导的原作设计工作室完成了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一期示范段的设计工作。基于对滨江岸线的了解,章明也将担任本届SUSAS的总建筑师。
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规模宏大,分布集中,这些工业遗存中有不少曾是中国工业史上非常重要的建筑,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1913);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1883);近代最长的钢结构船坞式厂房——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厂间(1921)等。
此前的贯通工程一方面将既有的物质遗存加以保留再利用,开辟出了拥有工业文明记忆、且与城市生活密切相连的滨水公共空间,如:渔人码头防汛闸门、老码头地面肌理、钢质拴船桩、混凝土系缆墩等工业标志物;另一方面,以尊重场所记忆的方式进行有限度的介入,新建了钢廊架、钢栈道、钢廊桥、水管栏杆与灯柱等景观小品。
今年的SUSAS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将以焕然一新的杨浦区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及沿线历史建筑作为展示阵地。
在公共艺术领域大名鼎鼎的北川富朗将担任总策展人,他也是上一届SUSAS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川富朗此前主要关注公共艺术如何振兴乡村区域,曾缔造了乡村艺术振兴的两大典范: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和濑户内国际艺术节。而这次,他从乡村迈入了城市。
在媒体通气会上,北川富朗透露已多次来杨浦滨江实地考察。他亲自选定了毛麻仓库和船坞作为主展馆。由于今年SUSAS首度从室内走向户外,北川富朗还在5.5公里滨江空间中,结合历史底蕴和空间特色,选定了25个点位用以放置公共艺术作品。此外,他也陪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勘察展览场地,以创作出与空间共鸣的作品。
艺术如何点亮空间?
巧合的是,前两届SUSAS主展馆也都选址工业遗迹。2015年和2017年,空间艺术季分别在徐汇西岸飞机库旧址和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粮仓旧址举办。
今年,SUSAS将以“相遇”为主题,主展以“城市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个板块演绎滨水空间的话题。
在城市空间艺术板块,船坞和毛麻仓库作为室内展区,将举办结合“相遇”主题和建筑空间特点的艺术展;户外部分,25件公共艺术作品将分布于5.5公里滨江空间,其中20件是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结合杨浦滨江的历史底蕴、空间特点和未来展望在地创作。另有5个公共艺术品点位,将向全世界募集优秀作品,以此提升公众与艺术家的参与度。募集遴选出的优秀作品也将有机会永久留存于滨江空间内。
规划建筑板块策展人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教授担任。该板块将演绎国内外滨水空间的规划建设理念,综合呈现上海“一江一河”建设的成就和未来展望。
阮昕透露,本次规划建筑板块以“再生,水的魔力”为内容,将以上海的“一江一河”为主要案例展,展示上海的两次转型。上海本是水乡,拥有水网密布的生态,第一次转型就是从水乡生态转型为一座现代工业城市。第二次转型则是从现代工业城市转换为今天打造的全球卓越的国际大都市。为了讲好上海故事,规划建筑板块将以“三城记”的形式呈现,以威尼斯和悉尼这两个案例来衬托上海“一江一河”的转型和再生。
阮昕还提到,对水的双重性的讨论贯穿整个案例展,水是生命之源,水的保护、水的隔离、水带来的交通、水带来的战争……“水的善和水的恶怎么样在这种双重性之间转化,以及它对城市空间、建筑转型起的作用,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色。”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势必将吸引大量观众,杨浦滨江这个曾经的工业锈带,也得以“秀一秀”如今的改变。杨浦区副区长徐建华提到,岸线贯通只是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第一步,“通过空间艺术季活动,我们会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努力,第一是要让老百姓能够进得来,所谓进得来,就是要解决我们滨江的可达性的问题。第二还要留得住,要加强功能和配套,让老百姓能在滨江长时间的驻足、休闲、活动。第三我们还要管得好,这么好的空间建好以后,如何为来到滨江的市民、游客提供非常舒服的体验,非常好的服务,这也是我们要破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