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垃圾分类,代表自家开始了吗?

0
分享至

(原标题:垃圾分类,代表自家开始了吗?)

做好垃圾分类,上海市民在行动 ■ 浦东金桥一小区居民家的厨房也贴上了垃圾分类细则,可以按图索骥逐渐养成让厨余垃圾精细化分类到位的好习惯 杨建正 摄影报道

■ 昨天是植树节,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新天地居委会推出有害垃圾换绿植活动,提高居民对有害垃圾的辨别,做好分类 陈左 摄影报道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老难题。据统计,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垃圾围城”迫在眉睫。

今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2月26日,中国上海网发布《关于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2019年全市生活垃圾工作立下“军令状”:全市实现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人大代表是垃圾分类立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自己开始垃圾分类了吗?关于推进垃圾分类,他们还有哪些好的建议?今年全国两会上,记者就此采访了10位全国人大代表。

潘向黎代表

物业要负起责任

我们家已经垃圾分类很久了,采取的一直是三分法:干垃圾、湿垃圾和有害垃圾,而且全家人都积极参与。

我觉得上海出台这个法规非常及时,用上海人的话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腔调”的事,我觉得垃圾分类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品质。

对于垃圾分类,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不太有信心。在调研中,很多老百姓告诉我,他们认认真真把垃圾分好,垃圾车来运的时候,又把所有垃圾都倒在一起运走了。还有个朋友告诉我,有次他拿着电池、碎灯泡等有毒有害垃圾去扔,但在小区里找不到专门的垃圾桶,就去问物业该扔在哪里?对方漠不关心地说:“你放在那里好了”,然后指指垃圾桶。

这些都挺让人灰心。但后来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分。每次扔垃圾,我都会把各种垃圾分好,把湿垃圾包好。如果是有毒有害垃圾,除了用垃圾袋包好,还在外面贴上一张纸,写上里面有哪些东西。虽然我常怀疑这样做有用吗?但还是努力去做。

我认为小区的管理者很重要,尤其是物业要负起责任,最好能够将其纳入考核。物业不是光把小区管得干净漂亮就行,还要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尤其是不能把别人分好的垃圾再混在一起——这对老百姓垃圾分类积极性是毁灭性的打击。

从家庭来说,要推动垃圾分类,我建议从孩子抓起。垃圾分类要进学校,除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也是希望通过他们去影响父母和祖辈。俗话说隔代亲,我觉得孩子往往能够影响那些已经形成固有习惯的老人,提升整个家庭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朱国萍代表

好办法大家分享

我做了十几年居民区工作,在垃圾分类方面肯定也是带头的。十几年前,我就有这个意识,当时居委会没钱,就给每户人家发一个环保袋。老百姓都觉得这种超前的环保意识很好,很珍惜这个袋子。

现在我家里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离。家里的厨房间小,干垃圾用个塑料袋装着,挂钩挂好吊在边上,湿的就用塑料袋套好,可回收的另外放。自己做好了才能教别人,一些好的办法大家可以互相分享。

垃圾分类一是难,二是烦,但习惯了就好了。垃圾分类要成功,就像我们做百姓工作一样,肯定也是先苦后甜,坚持做肯定会成功的。

曹可凡代表

坚持做就会成功

我们家从去年开始分的,可降解的、不可降解的,慢慢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我最早对垃圾分类有概念是在台北,每天定时收垃圾,垃圾车还有个特别的音乐,我当时觉得很好奇,没见过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台北的垃圾分类做得很好。

后来去美国的时候,住在朋友家,发现他们扔垃圾很麻烦,有一个月历表,周一扔什么、周二扔什么,要按时间扔,扔错的话不仅会被罚款,也没人收你的垃圾。

垃圾分类的观念是要慢慢形成的。台北刚开始推的时候也很困难,大家都觉得是mission?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务),但只要有这股动力,坚持做,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当然,这需要时间。

李丰代表

要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家里放了三个垃圾桶,厨房间一个、卫生间一个、客厅一个。有时候也会分不大清楚,一些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很类似,会搞不清楚。

我觉得,垃圾分类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我记得,去年上海好像推出过一个小的App,里面是垃圾分类考题,其实是一个垃圾分类小游戏,答对了有积分,答错了会提示正确答案,下次就知道怎么分了,这个形式就很好。

王伟代表

关注湿垃圾处置

我们小区因为业委会改选,有所耽搁,所以还没开始分类。不过家里还是要先试着分起来。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在最后一步:湿垃圾要打开袋子倒进垃圾桶,一般人家如果是上班路上扔垃圾,打开袋子倒好像不大可能。

我听说有些小区是湿垃圾和袋子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然后居委会专门派人去二次拆解。上海两会的时候,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发现大家都很关心最后一步处理的问题。也有人建议通过管道直接排出,但又担心会引起水源的污染等,所以这方面还是要多考虑一下后续的处理问题。

花蓓代表

在装置上动脑筋

我们小区早就开始分了,家里也分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干湿分离。以前对垃圾分类不太了解,有些垃圾怎么分类搞不清,比如肉骨头和鱼骨头,哪个是干垃圾,哪个是湿垃圾,之前就分不清楚,都包在一起,后续物业还要重新分。

以前,上海宣传垃圾分类推出过一个小游戏,教你怎么区分这些垃圾,现在垃圾分类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接下来我准备装一个湿垃圾的自动粉碎机。

我觉得,在垃圾分类上,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在方便家庭源头分类装置上动脑子。家里厨房的空间毕竟有限,放两个垃圾桶不太方便,所以分类回收的装置创新设计很重要,要既不占地方,又能很好地处理垃圾。

另外,以前控盐、控油的时候发过盐勺、油壶,是不是在垃圾分类的源头,也可以出一些引导性的措施。

柴闪闪代表

要有志愿者帮忙

我们家现在目前是两分法,就是干、湿垃圾分开,我和我爱人包括孩子都有参与。平时有害垃圾家里比较少,一般只有小孩用过的电池,废电池时间长了容易腐烂,我们就等一到两个星期,凑多了,再放到小区的垃圾桶边上。

我住的是个老小区,还没有正式推行(垃圾分类)。但我觉得先养成习惯,以后正式分了,更容易进入角色。我身边的同事,尤其是很多住在新式小区的,都已经逐渐开始垃圾分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宣传。不少人理解的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都不太正确,一开始要有志愿者帮忙。

另外,有没有可能在一些常见的包装物上,印上专门的标志,比如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物等等,这样能够推动垃圾分类更顺利地进行,尤其是对老年人更有帮助。

章伟民代表

做好打硬仗准备

我家现在还只有一个垃圾桶。最近我和太太一直在商量怎么分。现在要求垃圾四分,但我觉得在家里常接触的垃圾主要还是两种,就是干垃圾和湿垃圾。接下来,家里准备增加一个专门放湿垃圾的垃圾桶。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理念和习惯的转变。我前不久看到过一个报道,就是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从原来的5类变为10类了。我觉得,这是他们国家多年来逐渐提升国民素质,养成习惯的结果,是一步步来的。

上海目前分4类,我还是有点担心的——毕竟上海是一个包容性的城市,市民差异性很大,有的人还处在随地扔垃圾的阶段,要他们马上进入垃圾分类,是比较困难的。我提过建议,这件事要从国家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率先推行,养成习惯。家庭这一块,可能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习惯培养,才可能真正做到。

王安忆代表

快递垃圾源头减

我们家还没开始垃圾分类,因为我们所在的小区还没开始分。但我最近看到物业已经准备了好几个垃圾箱,目前还锁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要等到7月1日正式开始时启用。

其实说不分,家里粗的分类还是有的,因为报纸、杂志之类的我们都会专门分开,包括瓶瓶罐罐,都是留给家里保姆的,她要的。另外我们小区有个做法其实蛮早的,就是电池之类的有害物,是专门有个垃圾桶分开的。

对于垃圾分类,我曾经提过建议,觉得源头减量最重要,尤其是针对快递、外卖行业要有所限制。我对外卖这个行业也有不同看法,真的有这么多人时间紧张到这种程度,连正常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吗?外卖产生的垃圾是特别多、特别脏的,包括包装物,还有吃剩下的食物残渣。我们楼里的垃圾桶是清洁工来收的,我每次都看到这种外卖包装盒把垃圾桶塞得满满的,有时候放不下,就扔在一边,特别是夏天,不光难看,气味也很难闻。

王建宇代表

需要一代人努力

我家一直垃圾分类,已经有好几年了,是一种习惯了。

我觉得垃圾分类肯定是对的,但(不分类)毕竟是多年的习惯了,而且是家里关起门的事。法律现在要从门外面管到家里面,难度肯定会有的。要做好垃圾分类,一是要发动社区的力量,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社会属性的,通过居委、通过物业、通过单位想办法,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一开始要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标识要清楚,操作要简单,志愿者要跟上。条例实施后,奖惩也要分明。

我始终认为,垃圾分类不是光靠法令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所以对下一代人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很重要,他们从小就接触到垃圾分类,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本能。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享年94岁 知情人士:爷爷下午走的

著名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享年94岁 知情人士:爷爷下午走的

封面新闻
2025-07-09 19:38:05
曝一男子性侵15岁女孩,跪地求饶被女孩父母打死,现场曝光满地血

曝一男子性侵15岁女孩,跪地求饶被女孩父母打死,现场曝光满地血

180视角
2025-07-09 16:48:04
国企的今日现象,已预示了他日后的归宿

国企的今日现象,已预示了他日后的归宿

逻辑与常识
2025-07-08 07:00:39
94岁杨少华被迫营业,35度高温天参加开业典礼,并与杨议一起剪彩

94岁杨少华被迫营业,35度高温天参加开业典礼,并与杨议一起剪彩

兴史兴谈
2025-07-09 17:01:12
不是意外?川西7人坠河后续:家属透露新内幕,生前早已留下遗言

不是意外?川西7人坠河后续:家属透露新内幕,生前早已留下遗言

鋭娱之乐
2025-07-09 17:19:28
94岁杨少华高温天气被推去剪彩,下午就去世了,家属评论区沦陷

94岁杨少华高温天气被推去剪彩,下午就去世了,家属评论区沦陷

萌神木木
2025-07-09 19:09:57
省级政府“一把手”再现“70后”

省级政府“一把手”再现“70后”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09 13:42:05
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被推着参加剪彩 店家:状态挺好没有异常

杨少华去世当天上午被推着参加剪彩 店家:状态挺好没有异常

大象新闻
2025-07-09 19:28:36
贪腐是一种“刚需”?

贪腐是一种“刚需”?

i理想国
2025-06-05 13:04:18
醉汉街头抡起板凳,8岁孩子路过被砸破头 肇事者妻子:误伤,丈夫已被拘留

醉汉街头抡起板凳,8岁孩子路过被砸破头 肇事者妻子:误伤,丈夫已被拘留

红星新闻
2025-07-09 16:37:19
94岁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最后一条视频曝光

94岁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最后一条视频曝光

红星新闻
2025-07-09 19:28:20
联美抗中的苦果来了,越南670亿高铁项目搁浅,中方拒绝接盘

联美抗中的苦果来了,越南670亿高铁项目搁浅,中方拒绝接盘

小笛科技
2025-07-09 13:05:55
啪啪打脸!男友驾车致25岁女生截瘫并失联,“负心汉”被网友正名

啪啪打脸!男友驾车致25岁女生截瘫并失联,“负心汉”被网友正名

明月杂谈
2025-07-09 12:46:09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网传女兽医强奸男律师,流着大姨妈也要做,男律师身上全是证据

社会酱
2025-07-09 17:55:25
上海的车位真的卖不动了

上海的车位真的卖不动了

魔都财观
2025-07-09 07:42:23
山东舰访香港,美国IP网友指出歼15“轮塞”放反了:不需文化都应能看出来

山东舰访香港,美国IP网友指出歼15“轮塞”放反了:不需文化都应能看出来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09 18:03:08
雷军:小米的车漆研发了15个月,“十年二十年不褪色,非常非常难”!网友:螺丝才是最难拧的

雷军:小米的车漆研发了15个月,“十年二十年不褪色,非常非常难”!网友:螺丝才是最难拧的

大白聊IT
2025-07-09 09:22:13
甘肃血铅事件官方通报后,网友又有惊人发现,细思极恐

甘肃血铅事件官方通报后,网友又有惊人发现,细思极恐

追月数星的朋友圈
2025-07-09 19:01:26
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酥白
2025-07-09 00:28:16
天水幼儿园买的哪家的颜料里铅含量那么高?网友质疑监控摆拍:后厨太干净了

天水幼儿园买的哪家的颜料里铅含量那么高?网友质疑监控摆拍:后厨太干净了

互联网大观
2025-07-09 17:31:34
2025-07-09 20:52: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2天内2名"老虎"被判死缓 1人从县委书记贪腐到副部

头条要闻

2天内2名"老虎"被判死缓 1人从县委书记贪腐到副部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体育要闻

开了16年F1,他终于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科技要闻

下一任苹果CEO,可能是这位iPhone的掌舵人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手机要闻

荣耀X70 Max被曝光:骁龙7s Gen4与6.9英寸大屏,或稍后发布!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