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藏”在高校的历史建筑“讲”故事

0
分享至

(原标题:上海现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上理工为校内36幢历史建筑贴上二维码 “藏”在高校的历史建筑“讲”故事)

上理工校园里的优秀建筑。

扫一扫读建筑。

在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36幢历史建筑构成沪上高校中最大的历史建筑群。不过,真正了解高校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人并不多,有时候连本校学生也对建筑的历史知之甚少。近日,不少上理工学生发现,学校的优秀历史建筑前都贴上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每幢建筑的历史照片、建筑特色和人文故事。

小小二维码提供了一种“深度阅读”校园建筑的方式。据了解,上海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中,一部分就“藏”在高校校园内,市民游客走进校园就可参观。

考证中发现有趣名人轶事

近日,记者来到上理工校园,看到学校内一些拿着手机拍照的游客正和学生一样,兴致勃勃地扫描建筑上的二维码。除文字介绍,扫描后手机还会显示历史建筑的语音讲解和英文介绍,十分方便。

35篇历史建筑介绍,全部由学校档案馆整理挖掘而成。上理工档案馆馆长孔娜告诉记者,去年6月,学校提出“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这些建筑陪伴校园走过112年的时光,它们何时建造、因何而造、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这在“建筑可阅读”项目开始时都是未知数。“当时学校的历史建筑中,档案资料相对较多的只有1幢,我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文献资料搜集和考证。”为了找到当年沪江大学的资料,他们动足了脑筋。沪江大学成立初期,大量美国教师来华,因此孔娜特意拜托一位在美国的朋友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中搜寻,找到了不少珍贵的档案资料。找到材料,对细节的考证也很艰难,“要弄清楚一幢建筑到底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我们要看许多文献材料来佐证,每个细节都要尽百分百的努力。”

在考证中,他们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名人轶事。比如,现为党校办公楼的思晏堂,就曾留下郑章成、陈中凡、吴经熊、徐志摩等人刻苦读书的身影。1928年开馆的图书馆,如今成了上理工的公共服务中心。在当年的开馆仪式上,胡适在现场公开了自己的幸运数字“17”。他风趣地说,“余生于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今贵校图书馆开幕适在民国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可谓凑巧之至,诸位今天很快活,哪知我比诸位更快活”。在场听众听得忍俊不禁。

“建筑可阅读”见证教育发展

为何要对学校的历史建筑进行整体挖掘和梳理?孔娜告诉记者,这些建筑是上理工的独特记忆,见证了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果建筑会说话,会有多少故事啊。”

高校的“建筑可阅读”如何体现出校园特色?为此,档案馆组织员工走访徐汇、黄浦区的优秀历史建筑,还在出差时参观了厦门大学。在她看来,高校在学术考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高校中的师资力量也可得到很好发挥。上理工的“建筑可阅读”邀请杭州师范大学退休教师胡鸣强,通过手绘还原校园内历史建筑的原貌;语音讲解来自一位播音培训老师的无偿贡献;建筑的铭牌则是由上理工版艺学院陆赉老师设计方案,再通过学生投票选出。

贴上二维码的学校建筑,也让学生的想法发生了改变。上理工的第五学生宿舍原名怀德堂,从建造之初到现在,一直作为女生宿舍使用。不过,这座近百年的历史建筑却因为保护的需要,不能进行大面积翻修。在孔娜的课堂上,有大一新生曾经抱怨第五学生宿舍的条件没想象中好,“当时我告诉她们,怀德堂虽然看上去旧,背后却有很多故事。民国名媛严幼韵女士就和你们同住一幢楼呢。”自从了解宿舍背后的历史后,学生也对自己的宿舍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高校历史建筑有待推广开发

近年随着建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沪上不少高校开始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上理工的思晏堂原本用作教学楼,近年来改为党校办公楼,是怕因使用人员过多对建筑造成损坏。原本学校内的格致堂是一座坡顶建筑,如今改建为平顶,也有专家提议让它再次恢复原貌。

位于苏州河畔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内,也有一片跨越了3个世纪的“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去年年初,华政完成首幢老楼格致楼的修缮工程,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这为其他高校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借鉴。华政在每周三下午开放松江校区校史馆,市民游客可提前进行团队预约,通过VR、全息影像等方式“走进”历史建筑中。

不过,记者采访多所高校后也了解到,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程度不一,还处在“各自为政”的阶段。目前,华政、上音、上理工等学校已在历史建筑上放置介绍铭牌,但贴有二维码建立电子档案的学校还不多。由于缺乏宣传和开发,普通市民游客也很少会将目光聚焦到高校内的历史建筑上。

“高校历史建筑应进行多维度推广,学校也应有所作为。”上理工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熊承霞说。在她看来,高校首先需要推广和普及的对象是学生。她建议,可以通过校史文化选修课、讲座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故事。在寒暑假可以通过线上预约等形式,组织学生志愿者引导市民游客参观校园,对历史建筑进行讲解。除了“扫扫二维码”,高校也可以打造数字建筑博物馆,让市民游客换种方式阅读建筑。熊承霞建议,今后可以通过举办工作坊、讲座沙龙等形式,邀请研究历史建筑的学者和热心市民提出建议,为高校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注入新鲜血液。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NASA确认!最大星际物体已进入太阳系,直径或达20公里!

NASA确认!最大星际物体已进入太阳系,直径或达20公里!

趣味探索
2025-07-03 23:33:07
“世纪悍匪”张子强老照片:图6是和成龙合影,图9是他的漂亮妻子

“世纪悍匪”张子强老照片:图6是和成龙合影,图9是他的漂亮妻子

万物知识圈
2025-07-03 16:03:23
李月汝12分11板生涯第3次两双 佩奇23分 飞翼力克联盟第2水星✌️

李月汝12分11板生涯第3次两双 佩奇23分 飞翼力克联盟第2水星✌️

直播吧
2025-07-04 10:29:13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毛主席的警卫部队有多少人?贴身卫士道出真相:大概一个师建制

老谢谈史
2025-06-06 09:31:12
26岁演员王楚然互联网求助治疗方法,网友:太有共鸣,令人崩溃!

26岁演员王楚然互联网求助治疗方法,网友:太有共鸣,令人崩溃!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03 19:00:56
赵本山女儿重度抑郁症发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赵本山女儿重度抑郁症发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娱慧
2025-07-02 19:14:16
ESPN记者:仅凭杜兰特这笔交易,火箭就已是今夏最大赢家

ESPN记者:仅凭杜兰特这笔交易,火箭就已是今夏最大赢家

雷速体育
2025-07-04 10:24:33
美承包商向加沙平民开火还冷血欢呼:打中一个 干得漂亮

美承包商向加沙平民开火还冷血欢呼:打中一个 干得漂亮

环球网资讯
2025-07-04 06:32:36
回到老家后,老家纪委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聊聊,说有些事要核实。

回到老家后,老家纪委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聊聊,说有些事要核实。

因你而生
2025-06-23 17:05:54
我经常把家里旧东西送给保姆,那天听到她打电话,我果断辞退了她

我经常把家里旧东西送给保姆,那天听到她打电话,我果断辞退了她

蝉吟槐蕊
2025-06-20 15:02:23
第二次对抗国家审查,李嘉诚女友出山,外交部16字狠话,把路堵上

第二次对抗国家审查,李嘉诚女友出山,外交部16字狠话,把路堵上

科技处长
2025-05-10 23:03:05
一部《731》,诈出了百万汉奸

一部《731》,诈出了百万汉奸

柴差说
2025-07-02 03:28:14
翻唱歌曲全网下架?这一次刀郎的态度,没再给云朵留“一丝体面”

翻唱歌曲全网下架?这一次刀郎的态度,没再给云朵留“一丝体面”

头号剧委会
2025-07-03 13:03:15
孩子吹空调26°最好?儿科医生:错,想要娃不生病,得开这个温度

孩子吹空调26°最好?儿科医生:错,想要娃不生病,得开这个温度

河山锐新闻
2025-06-23 13:53:16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

泡泡玛特回应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03 18:15:09
《镖人》没有换那尔那茜的说法,不是强行上映,就是直接放弃作品

《镖人》没有换那尔那茜的说法,不是强行上映,就是直接放弃作品

芊手若
2025-07-02 16:46:21
医生发现:冠心病患者若每天都睡午觉,用不了多久,或有4个变化

医生发现:冠心病患者若每天都睡午觉,用不了多久,或有4个变化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07-04 12:23:45
若塔离世引发连锁反应,利物浦转会策略被迫调整!卖不卖努涅斯?

若塔离世引发连锁反应,利物浦转会策略被迫调整!卖不卖努涅斯?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2025-07-03 18:51:45
朝鲜物价贵到离谱,导游点醒我,原来他们是这样养活一个国家的!

朝鲜物价贵到离谱,导游点醒我,原来他们是这样养活一个国家的!

天下霸奇
2025-06-30 09:30:47
103岁杨振宁今年身体出奇硬朗,49岁妻子翁帆无意间说漏嘴:杨振宁向她提出3大要求……

103岁杨振宁今年身体出奇硬朗,49岁妻子翁帆无意间说漏嘴:杨振宁向她提出3大要求……

黎兜兜
2025-07-02 05:24:16
2025-07-04 14:28: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欣喜若狂 一直想干的大事终于干成了

财经要闻

闯祸电芯商部分产线停产!罗马仕通知停工

体育要闻

33岁,她的野心也该火一把了

娱乐要闻

王嘉尔年收四成借朋友 竟遭人间蒸发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亲子
时尚
数码

教育要闻

考生档案,常见的七种状态!

家居要闻

合理布局 三口之家的温馨空间

亲子要闻

生死时速!4小时创生命奇迹

中年女人夏天别瞎穿,这三招让你减龄不扮嫩,收获满满的夸赞

数码要闻

苹果iOS 26为AirPods引入多项新功能 包括相机遥控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