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为什么说“楼市拖累经济”是个误区?

0
分享至

(原标题:为什么说“楼市拖累经济”是个误区?)

导读:地产的拉动效应减弱了。这是较长一段时期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正常现象,各市场主体必须适应之。

到12月份,四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大致可以看出来了。比如,近日看到某经济学家发表文章说,预计四季度GDP增幅为6.5%。进而预计2018年全年增幅为6.6%。也有一些机构预测四季度GDP增幅为6.6%,全年预计为6.7%。主流经济学家的预测差不多都是这类区间。

然后因为到年底,免不了还要预测一下明年的GDP。我看到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提到比较多的数字是6.3%。或者围绕这个数字,上浮0.2,下浮0.1。

这很正常。但前述经济学家作出这种预测时,还特地加上一句表示前提的话,“受房地产的拖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是因为受房地产下行的拖累,预测四季度GDP才只有6.5%,全年才只有6.6%;要不是房地产拖累,肯定要比它高。

我必须明确地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严重的误区。

指责房地产拖累经济的专家们,内心里有一个顽固的认知,即,房地产应该继续大幅拉动经济增长。

房地产业有着漫长的产业链。稍稍关注房地产发展史的朋友就会知道,过往20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房地产在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任何行业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此前我写过,除去直接的卖地收入外(2018年前十月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超4.7万亿元,同比增长32.1%),与房产、土地直接和间接的税费收入也都是其他行业难以望其项背的。

关于房地产究竟能拉动GDP几个百分点,这些年我没有看到过严谨的实证研究文章,只好再搬出很多年前的一个报告。至少10年以前,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后来并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曾发布过一份研究课题报告,称房地产直接和间接拉动GDP约2.5个百分点。其实那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启动没多久,远没有后来那么火,以此推导,后来它对经济的贡献应该更高一些。这也是房地产曾经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原因。

无论你对房地产是爱也好恨也好,它都矗立在那里,不可忽视。都说生活习惯对个人的影响难以抹除,有些地方之所以形成所谓土地财政的依赖症,恐怕不比它轻。10多年过去,以至于有一些机构和专家的心里,经济是离不开房地产的。

我们承认房地产对经济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并不等于说,房地产必须一直对经济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否则专家们就不答应。我这么说,一点儿也没冤枉个别专家。且不说更早了,大约是2014年11月,就有某位特别关注房地产的教授写了万言建议书,要求国家放松调控,救房地产,就是救经济,甚至上升为高到吓人的高度。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2015年,2016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直到2016年10月中央和各地出台一系列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很难说2015-2016年的楼市大涨,是该教授呼吁救市的结果,但几乎所有主流经济学家都同意,那个时候房地产不需要救,也不应该救。

我之所以拿出这则旧事来说,就是由于开头提到的那个“房地产拖累经济”的观点,传播开来,极易误导大家凭空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且不说,“拖累经济”是个很宏大的罪名——都是你的错,让经济加速下行——单单它的本义就让人会联想,假如经济继续下行,比如到6%,是不是又要祭出房地产?

不是我的发明,多年前就有多位知名专家说过,靠房地产拉动经济,是一种落后的增长方式。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我看来,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都必须摒弃以房地产驱动GDP的增长方式。

正如专家们所说,近两年,高层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这与十九大报告对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致的。与此相关,从这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公报看,中央已不再主动将房地产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手段。

比如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有朋友说,为什么10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央对房地产的基调没有改变,坚持既有政策,保持稳定即可。

就因为“房地产拖累经济”背后隐含着旧的惯性思维和伺机而出的动力,所以非较这个真不可。有朋友会问,如果换个词该怎么说?最多是说,房地产的拉动效应减弱了。这是较长一段时期内,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正常现象,各市场主体必须适应之。

在临近年底时强调这一点,也是提醒有些朋友,不要再用楼市黄金时代的眼睛来看待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期待来年全面放松房地产调控、房价拉升的想法还是尽早扬弃比较好。

相关阅读:2019年楼市调控政策有没有松动的可能性?

咨询热线:4001-666-163转6

免费接送 买房一站式服务

  • 意向楼盘:
  • 姓名:
  • 手机:
  • 人数:
  • 什么是直通车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二战考编被人举报后,女孩发现编制是被最好的闺蜜偷走了……

二战考编被人举报后,女孩发现编制是被最好的闺蜜偷走了……

深夜列车故事集
2023-03-24 15:37:48
三人行——一个提前去世,一个成为右派标杆,一个在美国百岁善终

三人行——一个提前去世,一个成为右派标杆,一个在美国百岁善终

飞翔的小天鹅
2023-03-24 07:45:16
警告不管用了? 布林肯:各国不要听从中国调停,巴西公开唱反调

警告不管用了? 布林肯:各国不要听从中国调停,巴西公开唱反调

张殿成
2023-03-23 11:36:29
摩根:GOAT又做到了,C罗第二个进球是一记惊艳的任意球

摩根:GOAT又做到了,C罗第二个进球是一记惊艳的任意球

直播吧
2023-03-24 14:43:18
“第一次和女朋友同居,做饭的时候她都穿得这么不正经”

“第一次和女朋友同居,做饭的时候她都穿得这么不正经”

相声段子超市
2023-03-24 07:31:24
泰国旅游从放开后的香饽饽到谈泰色变,短短两个月到底经历了什么

泰国旅游从放开后的香饽饽到谈泰色变,短短两个月到底经历了什么

旅游资讯新鲜速递
2023-03-23 02:08:14
重庆观音岩发生抢劫案?真相在此!

重庆观音岩发生抢劫案?真相在此!

刘新谈社会
2023-03-24 11:47:24
我把家里的“玫瑰油”换成强力胶,妻子和野男人用了,直接进医院

我把家里的“玫瑰油”换成强力胶,妻子和野男人用了,直接进医院

小白柚
2023-01-23 19:45:02
腐败程度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专家代表有何顾虑?连一个提议都没有

腐败程度已经到了如此程度,专家代表有何顾虑?连一个提议都没有

刘新谈社会
2023-03-23 17:48:16
美国威胁中国, 扬言必须准备好和中国打仗, 要近万亿美元预算

美国威胁中国, 扬言必须准备好和中国打仗, 要近万亿美元预算

小宸爱动漫
2023-03-24 13:46:23
为了骂她,中日韩网友竟然团结起来了

为了骂她,中日韩网友竟然团结起来了

乌鸦校尉
2023-03-22 10:26:41
“安慕希大楼”,在小红书上杀“疯”了!!!

“安慕希大楼”,在小红书上杀“疯”了!!!

MICU设计
2023-03-23 14:39:04
张柏芝健身豪宅抢镜,镜子曝光神秘男子全貌,身材壮硕疑似男友

张柏芝健身豪宅抢镜,镜子曝光神秘男子全貌,身材壮硕疑似男友

红脸娱乐
2023-03-24 10:34:09
“中华情”老年公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中华情”老年公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萝妹看社会
2023-03-21 01:03:59
江珊二婚发福更富态!脸变圆润也不修瘦,当奶奶的年纪还花容月貌

江珊二婚发福更富态!脸变圆润也不修瘦,当奶奶的年纪还花容月貌

小曹一家人
2023-03-24 10:08:37
美国防部官员:外星母舰或正在太阳系游弋,小型探测器已到达地球

美国防部官员:外星母舰或正在太阳系游弋,小型探测器已到达地球

星空天文
2023-03-24 07:14:05
青藏线上,我遇到一对穷游母女,半夜,她们主动邀请我进帐篷

青藏线上,我遇到一对穷游母女,半夜,她们主动邀请我进帐篷

红尘故事
2023-03-24 15:20:47
四川35岁厅级干部走红,16岁考上清华,十年调换7个岗位

四川35岁厅级干部走红,16岁考上清华,十年调换7个岗位

教育导向分享
2023-03-23 20:01:13
难怪有人怀疑《色戒》假戏真做!汤唯的这个部位好像暴露了什么

难怪有人怀疑《色戒》假戏真做!汤唯的这个部位好像暴露了什么

电影记录手账
2023-03-24 00:02:45
老照片:10位名人的罕见遗容,难得一见,都是历史的缩影

老照片:10位名人的罕见遗容,难得一见,都是历史的缩影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3-20 00:29:04
2023-03-24 16:58:44

上海房产

年后多地二手房成交量强势反弹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河南一小学倒闭停课校长失联 家长:交了几万助学金

头条要闻

河南一小学倒闭停课校长失联 家长:交了几万助学金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王的演讲!梅西再次高举大力神杯

娱乐要闻

邱淑贞女儿现身晚宴 与外籍男星合影

科技要闻

这场围剿Tiktok的听证会,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丢人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艺术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专访赵楠:不能让非遗,只成为博物馆中陈列的遗产

教育要闻

体制内也有鄙视链?

艺术要闻

自然与众生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开启全国巡展

我们的买买买 让LV老板首次成为世界首富

公开课

辽宁舰一小时耗油25吨,航行中如何补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