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从蜗居说开去——聚焦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发展历程

0
分享至

(原标题:从蜗居说开去——聚焦我国城镇住房市场发展历程)

从筒子楼到住宅小区,从全民“蜗居”到舒适“安居”,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镇住房市场不断发展,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民蜗居:倒逼我国开启住房市场化改革征程

“蜗居”是房改前全民对于住房的集体记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向记者回忆了那个年代他的家居:“我们一家3口人,只有9平方米的一间房,一间房包含所有功能,煤油炉子就是厨房,痰盂就是厕所。很多人把蜂窝煤炉子放在过道。”

那时候,解决住房主要是“等国家建,靠组织分,向单位要”。对于房改前中国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杨慎提供如下调研数据:“从1956年到1986年30年间,全国城市仅盖了7亿平方米住宅,按照50平方米一套,折1400万套,平均每年47万套。1985年国家对城镇住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人均住房面积仅2至4平方米”。

原房改课题组组长孟晓苏表示,“问题导向”倒逼中国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1978年以后,国家进行了多次房改试验,几经反复。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正式开启了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结束了福利分房制度。

借着时代赋予的契机,1993年,已是宜宾市副市长的樊建川辞职下海做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此后在成都、德阳、都江堰做房地产开发。就在那段时间,一批房企应运而生。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8年至2017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85万亿元。樊建川说,我国住房市场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众居住环境,并推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0001号”住房贷款合同:见证居民住房条件翻天覆地变化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保存着一份编号为“0001号”的“职工住房抵押借款合同”,它标志着上海发放了全国第一笔个人住房贷款。

1992年5月5日10时26分,上海华光仪器仪表厂职工杨希鸿在这份合同上签字盖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自己买房,当年的居民在接受上经过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住房改革经历艰难探索阶段,于上世纪90年代逐渐拉开大幕。1991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开始试行,1994年在全国推广,这使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再局限于旧房出售或租金改革,住宅建设得以加快。

1992年,原本居住在13平方米阁楼里的杨希鸿一家,用建行贷款付清了一套位于虹口区东体育会路的建筑面积53.36平方米的两居室的房款;2001年5月,他再次向建行申请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购买了新华路上一套135平方米的公寓。

从公积金贷款到商业性贷款,从最早的13平方米阁楼到53.36平方米的两居室,再到135平方米的四室一厅,杨希鸿的买房经历印证了上海乃至全国从解困型购房到改善型购房的时代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家”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在房地产市场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居民住房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改革开放40年来,从蜗居到更加适居,中国的城镇居民住上了更宽敞的房子,过上了更有尊严的生活。”孟晓苏说。

“出棚进楼”:托底低收入家庭“安居梦”

不久前,55岁的徐州矿务局职工李建庭在自家94平方米的房子里给记者翻看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背景是只能容下一张床的卧室和掉漆的墙壁。

“从1990年开始,我一家三口住在棚户区20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住就是12年。棚改后,2012年我买下了厂矿为职工新建的住房。”李建庭说。环顾他的新家,淡褐色的木地板、象牙色的落地窗帘、窗户上贴着的“囍”字窗花,流露着三代同堂之家的安稳祥和。

在徐州,像李建庭这样“出棚进楼”的居民累计已有30万户,他们集体告别了“房屋低矮、道路狭窄、污水横流、数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的生活。大面积棚户区改造还改善了老工业基地的城市面貌,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如今徐州市区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有170多个。

棚户区改造在我国进行了长期多方实践。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的改造工作。到2018年,我国启动以棚户区改造为重要内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已经10年。10年间,全国棚改累计开工3896万套,圆了1亿人的“安居梦”。

继续减少棚户区面积,改善百姓的生活品质,全国各地还剩下不少“硬骨头”。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棚改重点攻坚的仍是老城区内脏乱差的棚户区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棚户区。2018年至2020年,“三年棚改攻坚计划”要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

联合国人居署官员赞叹,中国探索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是“一个世界奇迹”,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借鉴价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已经离开香港,拿着在香港套现的几百亿

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已经离开香港,拿着在香港套现的几百亿

娱乐幸运星星
2023-09-29 20:17:28
三件事表明许家印准备跑路了,再晚一步抓他,就迟了

三件事表明许家印准备跑路了,再晚一步抓他,就迟了

一起去所见所闻
2023-09-29 17:10:12
9月29日俄乌最新:西楼的预言成真了

9月29日俄乌最新:西楼的预言成真了

西楼饮月
2023-09-29 15:05:41
“眼见他楼塌了”

“眼见他楼塌了”

环球人物杂志
2023-09-29 14:42:12
决战!中国男足1-0击败卫冕冠军,终结16强魔咒,残阵迎战韩国

决战!中国男足1-0击败卫冕冠军,终结16强魔咒,残阵迎战韩国

情感小王
2023-09-29 17:01:39
三菱汽车宣布正式退出中国

三菱汽车宣布正式退出中国

创作者_1645151792361
2023-09-29 03:00:18
亚运赛场爆发冲突一片混乱,中外选手爆发激烈冲突,多人被驱逐

亚运赛场爆发冲突一片混乱,中外选手爆发激烈冲突,多人被驱逐

军备博物馆
2023-09-29 15:03:57
《前任4》首映票房爆了,躲过于文文,我却被34岁的女三号惊艳了

《前任4》首映票房爆了,躲过于文文,我却被34岁的女三号惊艳了

星弟爱侃娱乐剧
2023-09-29 17:38:01
4-2!张本智和拒爆冷,进男单8强,中国观众不买账:助威伊朗队

4-2!张本智和拒爆冷,进男单8强,中国观众不买账:助威伊朗队

足球慢镜头
2023-09-29 19:02:37
我是纹阴师:帮老婆和小姑子纹阴后,我们三人的命运都变了

我是纹阴师:帮老婆和小姑子纹阴后,我们三人的命运都变了

神奇的锤子
2023-09-21 15:16:20
6643亿消失,恒大的盖子才开始掀开!

6643亿消失,恒大的盖子才开始掀开!

燕梳楼2021
2023-09-29 15:55:17
柬埔寨决定拒绝响应我国呼吁,和我国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上

柬埔寨决定拒绝响应我国呼吁,和我国站在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上

王大健美食日常
2023-09-29 11:18:18
时隔7年,这一会议再度召开!总理讲话,谌贻琴以新身份出席

时隔7年,这一会议再度召开!总理讲话,谌贻琴以新身份出席

政知新媒体
2023-09-29 17:45:02
9月29日,张小斐参加央视中秋晚会,引起热议

9月29日,张小斐参加央视中秋晚会,引起热议

山野下
2023-09-29 20:18:05
刚中秋油价就跌落!油价调整消息:全国调整后92、92、98汽油价格

刚中秋油价就跌落!油价调整消息:全国调整后92、92、98汽油价格

先笑为敬
2023-09-29 18:53:38
俄罗斯自由军团宣布内战打响:这场战争只能在莫斯科结束

俄罗斯自由军团宣布内战打响:这场战争只能在莫斯科结束

娱宙观
2023-09-28 23:50:28
今年的高规格国庆招待会,出现了几个新变化

今年的高规格国庆招待会,出现了几个新变化

政知新媒体
2023-09-29 17:44:08
8旬老太,到子女家养老,5子女却接连离奇去世,老太:我不是故意

8旬老太,到子女家养老,5子女却接连离奇去世,老太:我不是故意

大佬日志
2023-09-29 08:00:53
苟延残喘七年,许老板行了多少贿,贷了多少钱,坑了多少人?

苟延残喘七年,许老板行了多少贿,贷了多少钱,坑了多少人?

云姐闲聊
2023-09-29 16:53:11
“债是恒大的,钱是许家印的?”想得美!已正式被捕!

“债是恒大的,钱是许家印的?”想得美!已正式被捕!

鬼谷子思维
2023-09-29 17:59:57
2023-09-29 22:54:44

上海房产

新规:保障性住房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男子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被判无罪 检察机关提出抗诉

头条要闻

男子碾死躺道闸杆下老太被判无罪 检察机关提出抗诉

财经要闻

恒大系丧钟轰隆:许家印的罪与罚

体育要闻

时辰已到,末日降临

娱乐要闻

Baby出征巴黎时装周待遇还不如95花

科技要闻

能造EUV光刻机的欧洲:第一次有了自己的EUV生产线

汽车要闻

内装更豪华 福特探险者赤金版10月4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有关know的介词短语,你会了吗?快来跟着视频看看吧

数码要闻

单条128GB DDR5内存出样:1TB也不远了

亲子要闻

爸爸假装撞到宝宝的头,戏精宝宝立马配合哭了起来!

公开课

中国工资最高的10个行业,第十名月薪2万

军事要闻

台"拼装潜艇"在岸上搞"下水典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