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世邦魏理仕位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会议室,向窗外观望,近在眼前的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目光越过IFC,远处是著名的维多利亚港。若将视线向西面转移,广深港高速铁路的终点站——香港西九龙站便映入眼帘。
这座车站于近日投入运营,这意味着,香港正式接入了国家高铁网络。过去从深圳福田来到香港西九龙需要差不多1个小时才能到达的路程,现在最短仅14分钟便可到达。而从香港西九龙到广州南,最短时间仅为47分钟。
世邦魏理仕最新报告指出,随着广深港高铁等大基建配套的完成以及政策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将有潜力成为未来全球最大湾区经济体。
“目前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很多重要的基建项目在建或者差不多完成,同时,受益于中央政府政策上的支持,配合一带一路倡议,使得粤港澳大湾区无论在基建配套、政策配套,人才政策方面,在国内都处于领先。预期在国内,以致国外,资金、人才等等,越来越多会被吸引到大湾区。大湾区就像磁石一样,慢慢把资源吸引过来。”世邦魏理仕香港、华南及台湾研究部主管陈锦平说道。
据了解,对比于京津冀以及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在城镇化率以及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以84.5%以及64.9%领先于国内两个经济带。
“但是对比于世界三大湾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平均超过80%,显然还有不少的差距。”陈锦平表示:“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城镇化率相对国内京津冀及长三角高,这是好事,为产业升级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11座城市,3大层面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肇庆和江门九市,加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土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有6957万人口。
广阔的土地,11个城市,在城市发展的空间或者定位与步伐会有不同。这一点,是世邦魏理仕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其中一项重点提及的事情。
“虽然大湾区要以一个整体整合的模式去看区域的发展,但是11个城市,因为历史背景,本身自有的经济定位,以及不同的人才、基建和政府政策,都会使11个城市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步伐。”陈锦平说。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报告,世邦魏理仕将11座城市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其中,第一个层面,香港、澳门、深圳、广州,受政策与行政措施带动,继续担当领头羊角色;第二个层面,东莞、佛山,受惠于龙头城市外溢效应;第三个层面,珠海、中山、肇兴、江门、惠州,受大型基建带动产业过江。
陈锦平表示:“香港、深圳、广州GDP已超人民币两万亿元,三座城市GDP合共超过1万亿美元GDP,这个体量比整个澳洲的经济规模要大。同时,三座城市亦是交通基建比较集中,人口增长最大的。澳门则有发达的博彩业和旅游业,暂时看不到任何城市可取代这些城市的地位。”
第二个层面,东莞和佛山,在广州和深圳进一步发展下,对邻近城市带来正面的外溢效应,带动人口增长和产业升级,东莞和佛山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以及高科技制造业的转型。
第三个层面,珠海、中山、肇庆、江门等城市,这部分城市位于珠江西岸,与东岸核心城市联系不足,发展速度一直落后。在规划及在建的多个跨海工程落成后,珠江口东西岸的交流将更顺畅,发展有望提速。
“从整个大湾区地图来看,其实很简单。东岸会有一个小三角,主要以香港、深圳、广州延续出来,这个小三角会是世界级的商业中心,有金融、有科技、有高增值的物流业等等”,陈锦平说道。
“另外西岸亦有一个小三角,这小三角是香港、澳门、珠海领导,往后延伸到江门、肇庆,这个三角不仅是整个大湾区,乃至整个大中华区最具活力的旅游地带。”
大湾区挑战与机遇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湾区,显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陈锦平表示,分歧如果一直持续,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会出现,但是完全不会影响大湾区未来几十年的规划。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难处是香港、澳门以及内地九个城市有不同的制度,这也是大湾区与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带以及世界三大湾区经济体最不同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地方。”
不管是国内两个经济带或者是世界三大湾区,在税制、法律制度、市场运作情况等都是基本一致的。而大湾区内,香港和澳门与其他九个城市有一个明显的边界,两个特区在居民身份、法律、税收制度、货币均与其余九个广东城市有所差异,使得政策推行、人流和资金的出入境管理、商业运作等都相对复杂。
陈锦平指出,近期三地政府,陆陆续续有推出一些便利民生的措施。比如香港人在内地居住的政策,这是一些好的政策。往后相信也有类似的政策便利营商,便利企业,只是需要等时间去看政府什么时候推出。
“相信未来中央政府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会很努力尽量把这些障碍疏通。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特区理论上回归后50年不变,到目前为止,还有20多年的光阴要走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的障碍物,很大部分仍然会在。”陈锦平表示。
但是大湾区拥有中国三个股票市场的其中两个,总市值位列世界第三大;是中国创新及科技产业的摇篮;港口实力出众,深圳、香港和广州都有货运港口位列全球前十强等。先天独厚的条件,产业先进、多样,依附着中国迅速稳健的经济发展,大湾区长远发展可看高一线。
报告指出,伴随着大湾区将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枢纽的预期下,具有政策优势的重点发展城市、基建落成大大缩减交通时间的区域、产业升级显著以及人才流入最多、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都是大湾区的投资机遇。
“如何选择城市,如何选择区域,需要一些心思。城市高度集中在金融、专业服务等行业的,写字楼需求一定较大。高增值第二产业为主的,自然对一些高规格的生产厂房以及物流有很大需求。”陈锦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