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调研 | “小区种菜”种出一道风景线,这方法既环保又“治愈”乡愁)
小区种菜的背后是放不下的乡愁。
种些鲜嫩的时令蔬菜,不仅可以自娱自乐,随时尝个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开支,只是这样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出现在城市居民区里就着实让人头疼了。
在浦东金杨社区的许多动迁小区里,就曾出现居民种菜成风的现象,虽然相关职能部门一再整治,却难以根治,成为困扰社区管理的一大难题。
生活在城市里,家门口就有菜场,以及各种生鲜超市,按理说,买菜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为何一些居民还如此热衷种菜?
在大调研的过程中,金杨新村街道听到了居民们的心声:“我们从小都是务农出身,对土地有一份天然的感情。虽然征地动迁到现在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但心中那份‘种菜情结’一直没有变过。”今年53岁的戴先生说道。
在金杨社区,类似戴先生这样的居民还有很多,他们的年龄基本在60岁—75岁之间,都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对他们来说,种菜不纯是为了省下一笔买菜钱,种菜更是一种怀念往昔、娱乐身心的方式。
事实上,针对沪上小区出现的都市“菜农”现象,就曾有专家指出,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在自家园内种菜,并且在不影响其他业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并不是一件坏事,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包容。甚至还有专家支招,“在欧洲,对于绿地有一种新的认知和使用,孩子们可以有一块地方种上庄稼,这个田野不在乡下,就在城市。欧洲人更强调的是城市田园化,而不是昂贵的仅供观赏的绿地,这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对环境的经营。”
那么,破解种菜难题,除了严堵还有其他选项吗?
居民的这张需求清单发出后不久,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就做出响应。经过新一轮的实地探访后,他们发现:一方面社区居民确实存在着强烈的亲近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小区物业对绿化管护能力也比较有限,导致社区整体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积极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路径。于是,一个名为“绿荟金杨”公益项目诞生了,这个项目的出发点就是利用塑料桶和立体菜架,在小区指定区域为居民开辟种菜的场所,然后依靠社区自治的方式,由居民自己负责“城市菜园”的运营和养护。
说起在塑料桶里种菜,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就是将废弃的油桶或水桶改成种植器皿,然后在器皿里放置营养土,就可以种植人们需要的蔬菜了。别看工序不多,要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小区里建起一个集环保、美观、实用于一身的城市菜园却不是容易的事。为此,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一方面通过“菜园开放共享,居民挂牌认领”的方式鼓励更多居民积极参与,一方面依托基金会天然的服务资源优势,为菜园的后续运营管理提供保障。
为了让菜园成为小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为街道内所有小区提供阶梯立体菜架和转角立体菜架,然后由每个小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造型。在选址方面,各个小区也重点聚焦区域内的脏乱差地段,希望通过这种别致的方式,营造小而美的社区微更新。
在始信苑居民区,曾经一面破败不堪的围墙如今就被改造成了别致的“蔬菜墙”。一排排废弃塑料瓶装着的蔬菜随风摇曳,清新可爱,瓶子上还挂上了种植者的名字,令人感觉十分亲切。
菜园子建成了,养护又成了新问题。尽管小区许多居民都希望能为菜园出一份力,但如何将这些力量和热情拧到一起?目前,金杨新村街道采用项目运作平台话的形式进行日常养护管理,即在每个小区建立一支自管理、自运转、自服务种植团队,引导居民“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管”,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运作、自我服务的良性循环。此外,在养护专业性方面,街道也下足了一番功夫。通过建立小区种植者微信群,由专业人员及时解决群内提出的技术问题,使种植者具备基本种植技能,能够独立种植及养护。另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不同节气,进行实践种植和养护培训,开展实地种植培训、沙龙分享互动、亲瓶摄影展等,在种植、维护、管理的过程中促进邻里互动,并延伸拓展阳台种植教学、室内环保种植等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自治氛围。
金杨社区还通过鼓励将种植的产出赠送给社区独居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等弱势群体,营造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灵山一居委的干部就说:“我们带着孩子给独居老人送菜,孩子们跟着也就学到尊敬老人。菜园给大家带来的收获是多样化的,社区这样的活动太有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