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上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

0
分享至

上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

“2017年上海第十届百岁寿星排行榜”昨天揭晓,市老龄办首次全面系统地发布上海百岁老人现状等信息。“上海市十大男、女寿星”“上海市百岁夫妻”榜单公布,110岁的罗时敏老人为上海最高龄的老寿星,今年还新增一对百岁夫妻,目前本市共有三对百岁伉俪。

浦东新区百岁老人最多

上海至今保持着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1979年)、老龄化程度最高(31.6%,2016年)、预期寿命最高(83.18岁,2016年)等纪录。按照国际共识,称得上长寿地区有一个重要标准:每10万人口百岁老人有7位。去年底,上海每10万人有百岁及以上老人13.5人,达到长寿的代表性指标(≥7人);人口预期寿命83.18岁,比全国平均水平(76.5岁)高6.68岁,达到长寿整体性指标(高3岁);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79.66万人,占总人口5.5%,达到长寿持续性指标(≥1.4%),上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

从百岁老人在上海各区的分布情况看,截至去年底,黄浦区、虹口区、静安区、徐汇区、崇明区的每10万人中百岁老人数量居前五位,分别有百岁老人21人、19.6人、19.1人、18.5人和14.8人。从百岁老人数量看,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虹口区居前五位,分别达428人、181人、181人、170人和149人。

百岁老人长寿有秘诀

自2008年起,本市每年开展十大寿星排行,并于每年重阳节前公布名单。今年,本市系统梳理并首次发布“上海百岁老人有关数据信息”。

1953年,上海仅有1名百岁老人;2011年,上海百岁老人首次突破1000人,达1156人;今年9月,上海百岁老人突破2000人。去年底,上海男性百岁老人515人,占26.3%;女性百岁老人1444人,占比73.7%。

汇总十届寿星情况,市老龄办梳理出一些信息。比如,十届寿星中,共有百岁男寿星43人、百岁女寿星44人、百岁夫妻8对上榜。女寿星中,最年长的李素清(1899年出生,居住在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蝉联榜首8次,老人去年谢世,时年117岁。男寿星中,最年长的秦茂堂(1902年出生,居住在普陀区真如镇)蝉联榜首5次,老人于2015年谢世,享年113岁。最高龄的一对伉俪徐云祥(男,104岁)和赵大妹(女,106岁)连续五年上榜,今年仍在榜首。

主办方根据2008年至2016年寿星排行榜里101位百岁老人的144次纪实访谈相关资料,对其饮食、睡眠、运动、兴趣爱好、个人性格、家庭关系和家庭长寿史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锻炼身体、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心胸开阔等是他们长寿的秘诀。

110岁罗时敏:

读书看报喜欢思考

罗时敏老人虽已110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日常生活由女儿、女婿及保姆照料。女儿评价母亲:“她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很爱学习,年轻时还会写诗。她喜欢读书看报,前些年还订杂志报纸。母亲喜欢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罗时敏老人生活很规律,每天5时起床,吃完早饭吸氧1小时,然后小眯一会儿,午饭后再打个盹儿,晚上6时左右上床睡觉。

老人饮食以素为主,她认为“好吃不过白粥”。喜欢用热水加醋来泡脚。前几年,老人经常提笔练字,这几年写得少了。她爱写“精神振奋,心扉敞开”,也爱写“青春留住”,算是对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

罗时敏老人的高寿和家人精心照护有极大关系。走进老人房间,最显眼的就是床后竖着一排栏杆,那是给老人专用的。女儿说,母亲前几年常摔跤,这排栏杆安装好后,她就再也没摔跤过。

罗时敏老人的女儿也已九旬,很孝顺母亲,常在母亲房间坐一会儿,和她聊聊天,帮她挠挠痒、梳梳头。保姆对老人照顾也是尽心尽责,总是不厌其烦满足老人的要求。

107岁吴志成:

爱美食唱歌玩微信

昨天,107岁的吴志成来到“2017年上海第十届百岁寿星排行榜”发布现场,精神不错。老人家属说,老人会玩微信,还会在微信上聊天。

吴志成老人19岁来上海谋生,23岁结婚,共生育13个子女。如今,她住在静安区北京西路一小区,与女儿女婿同住。

吴志成老人喜欢的美食可能不算健康食物。她偏爱冷食,爱吃鸡皮鸭皮、鸡屁股、肥肉等,偶尔还会喝点白酒、黄酒。老人至今每年都要吃大闸蟹,没有牙齿就用牙床慢慢磨,她说:“吃得开心就OK了。”

她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现在,她又玩起微信,管理家族微信群。老人每天都要在群里聊天,发表意见,吩咐安排各种家庭生活要事。

每天,吴志成老人从头到脚都要按摩敲打一遍,甩甩手、拍拍腿、捏捏穴位,自创一套强身健体操。女儿说:“还蛮管用的,母亲从不感冒,也不便秘,如今生活还是自理的。”

老人爱唱歌,有时会忘词,女儿抄来各类老歌谱提醒她。每周会有儿孙辈看望老人,每年都会给老人庆祝生日。今年老人生日时,全家团聚,老人还收到小辈们的红包,开心极了。

今年“上海十大男、女寿星”

“十大女寿星”

罗时敏(110岁,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苏阿银(109岁,浦东新区祝桥镇)、陈凤娥(109岁,宝山区罗泾镇)、生茂秀(108岁,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季林郎(108岁,崇明区城桥镇)、姜小妹(108岁,奉贤区四团镇)、何莲芳(107岁,闵行区虹桥街道)、徐洁纯(107岁,奉贤区四团镇)、严凤英(107岁,浦东新区周浦镇)、吴志成(107岁,静安区北京西路街道)。

“十大男寿星”

宋洪根(108岁,嘉定工业区)、徐仁卿(107岁,徐汇区长桥街道)、陶瑞生(107岁,浦东新区大团镇)、陈仲柏(107岁,闵行区虹桥镇)、张耀亭(106岁,宝山区大场镇)、杨龙生(106岁,浦东新区老港镇)、史仙根(106岁,徐汇区田林街道)、沈光远(106岁,崇明区建设镇)、杨章林(105岁,浦东新区张江镇)、王少华(105岁,杨浦区大桥街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苏联的耻辱”,2个小孩在地里玩耍,发现一具半埋在地下的女尸,震惊了俄政府高层

“苏联的耻辱”,2个小孩在地里玩耍,发现一具半埋在地下的女尸,震惊了俄政府高层

坦然风云
2025-06-22 00:06:00
餐馆无偿为拾荒老人提供8年午餐,店快倒闭时,老人搬来一个箱子

餐馆无偿为拾荒老人提供8年午餐,店快倒闭时,老人搬来一个箱子

五元讲堂
2025-06-18 15:02:2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董金荣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董金荣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6-30 14:56:19
美债到期没声音了?怎么可能?!

美债到期没声音了?怎么可能?!

蓝色海边
2025-07-01 03:19:19
丁嘉丽: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就是捧红孙红雷这个“白眼狼”

丁嘉丽: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就是捧红孙红雷这个“白眼狼”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6-30 13:29:15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他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他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

尚曦读史
2025-05-13 00:18:08
重庆东站开通的狂欢,掩盖不了重庆与全国高铁网脱节的尴尬

重庆东站开通的狂欢,掩盖不了重庆与全国高铁网脱节的尴尬

渝帆旅行
2025-06-30 07:18:43
亏损超8000万!日本寿司巨头宣布退出内地市场

亏损超8000万!日本寿司巨头宣布退出内地市场

红餐网
2025-07-01 09:36:09
争冠乱战+保级泥潭!中超积分榜格局剧变:中游7队陷“无欲无求”状态

争冠乱战+保级泥潭!中超积分榜格局剧变:中游7队陷“无欲无求”状态

云隐南山
2025-07-01 10:25:41
咋回事?玉昆外援恩里克赛后与国安球迷发生言语冲突

咋回事?玉昆外援恩里克赛后与国安球迷发生言语冲突

直播吧
2025-07-01 08:38:03
上海本周末至下周初连续三天最高气温接近40℃

上海本周末至下周初连续三天最高气温接近40℃

金台资讯
2025-07-01 09:40:19
莎拉波娃和贝克汉姆一同现身温网,两人喝酒畅聊

莎拉波娃和贝克汉姆一同现身温网,两人喝酒畅聊

鲁中晨报
2025-06-30 22:08:13
北京最新明确!这些情况,无需消防部门审批

北京最新明确!这些情况,无需消防部门审批

环球网资讯
2025-06-30 20:33:09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男子刷20万后,不满女主播只陪他3天,怒而将他们开房照片曝光

汉史趣闻
2025-06-23 10:26:20
读了马斯克我发现:穷人变富最快的方式就3个字,很多人都忽略了

读了马斯克我发现:穷人变富最快的方式就3个字,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胖读书
2025-06-29 23:00:33
特朗普考虑再轰炸伊朗,以色列已做好准备,中俄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特朗普考虑再轰炸伊朗,以色列已做好准备,中俄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知鉴明史
2025-06-30 11:41:04
7月1日起严打“老赖”,个人欠银行的钱会坐牢吗?

7月1日起严打“老赖”,个人欠银行的钱会坐牢吗?

金融圈小大佬
2025-06-30 22:31:15
因长相太美曾无人敢追,父亲为她终身不娶,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因长相太美曾无人敢追,父亲为她终身不娶,她的魅力究竟有多大?

头号剧委会
2025-06-22 10:43:22
18岁弟弟被姐姐宠坏,面对青春期的困扰,竟这么帮他,酿成大祸

18岁弟弟被姐姐宠坏,面对青春期的困扰,竟这么帮他,酿成大祸

南山青松
2025-06-24 15:10:46
你知道当初谁在劝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

你知道当初谁在劝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

凭阑听史
2025-06-28 18:35:07
2025-07-01 12:11:00

上海房产

上海房地产量价齐升!成交增长30%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头条要闻

游客冰岛租车"针眼伤"遭天价索赔14万:信用卡被刷爆

财经要闻

暗访3C贴纸黑市:5元包邮3C标

体育要闻

什么样的老板,能把七冠王坑到降级?

娱乐要闻

Baby现身新加坡!8岁儿子太像黄晓明

科技要闻

扎克伯格官宣!Meta股价创历史新高

汽车要闻

比亚迪海鸥销量超100万 加推自在版车型7.88万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本地
手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中古通透 简约不失浪漫

亲子要闻

警惕!9个肢体触碰暗示越界,关系瞬间变味

本地新闻

被贵妃带火的“唐代顶流”,如今怎么不火了

手机要闻

和苹果最搭的折叠屏!vivo X Fold5成随身的轻办公神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