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冷清的农地,生产效率低下,零星的小作坊和破败的自然村落散落其中。
5年后,这里摇身一变,田丰、林茂、水美,成了人人翘首以盼的“好江南”。冠以新名字“嘉北郊野公园”昨天试开园,成为上海已投运郊野公园中开放面积最大的一座。
这一切,得益于上海土地整治理念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以前整治,主要是为土地“减负”“去污”,恢复耕种和完善农业配套等原始功能。而现在,经过整治的土地被赋予了新使命:成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的乡土,成为城镇来客休闲休憩的郊野空间。
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上海新一轮的土地整治重在保留和提升原有土地的农业生产、林水涵养功能,以及原有自然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将“释放”出21座郊野公园。今年年底前,共有6座郊野公园率先开放,33.44平方公里的全新生态空间使上海市民有满满的“绿色”获得感。
敢啃“硬骨头”,土地 “轻松”了
放着紧邻上海西北部新城区一侧7.39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开发,竟全部用来打造郊野公园,这样“舍经济换生态”的思路,曾让许多人士大呼“看不懂”。
即使想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但实际要克服的重重挑战也吓退了不少人:已经“疲惫不堪”的土地上,不少工厂污染严重,可还在盈利;有的农宅已经存在30多年,结构老旧,岌岌可危,但祖孙三代仍居住于此,心理上难以接受搬迁; 田地趋荒芜、水路断断续续甚至被填埋,整理的工程量惊人……在建设嘉北郊野公园之前,嘉定区曾设想在公园现址选一小块地造一座小公园,并对脏乱差的环境进行整治,却立即遭到小企业主和当地居民的强烈抵制,计划就此搁置。
小公园都造不成,大的怎么办?“骨头再难也要啃。”上海市国土资源和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生态用地空间资源紧张,生态用地占市域面积不足50%,这倒逼土地整治手段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加“返璞归真”土地的数量、质量,这也契合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建设“生态之都”的目标。
“一年多的时间里,腾出一块,就整治一块,搬迁和建设两项工作几乎形影不离。”嘉定嘉北郊野公园建设方总工程师成锡钧坦言,不少企业是“死磕”下来的,有两三家企业一开始坚决拒绝搬迁,工作人员三番五次跑去找企业方做工作,并尽力协调去处,差不多花了半年时间,终于打动对方,同意搬迁。 下转◆4版 (上接第1版)
郊野公园的开发,还让搬迁农民得实惠。不少农民早就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嘉定区就将市级土地整治试点项目中成功的“外冈模式”复制到嘉北郊野公园,区域内的农民自愿搬迁,叠加增减挂钩政策,置换到居住条件更好的镇区商品房。此外,保留下来的村级资产增长后,会通过分红方式发放至农民手中。最终,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开园涉及到的84家企业和1346户农民基本全部撤离,共释放出147.52公顷建设用地,污水减排99.2万吨/年,农村生活垃圾减少778万吨/年。
有节制开发,白鹭变多了
拥有湿地、湖泊、河流、森林等宝贵资源的青西郊野公园,是沪上唯一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但它却被不少媒体冠以“最不愿接受采访的郊野公园”称号。
对于这个称号,公园建设方上海青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琴坦言并不感到意外:“青西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很迷人,但也很脆弱,所以我们坚持有节制地开发、有节制地开放,最终目的是为上海市民守住这个宝贝,让大家能够长时间地欣赏它。”
遵循着“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青西郊野公园在开发中没有大拆大建,只对既有的田、林、水、路进行梳理和完善,公园内唯一一处低效工业作坊也是物尽其用——稍加改造,成了造型别致的游客中心。这样尊重乡土原有气质的开发方式,即使是对周边环境很敏感的白鹭也没有显示出不适,园内莲湖村的村民甚至觉得,今年夏天的白鹭好像更多了!而园内标志性景点——池杉林更是栖息着近200种鸟类。园方表示,未来还考虑用预约参观制度来限制人流,保护园区。
类似青西郊野公园,“节制”的理念几乎被贯彻到了每一个郊野公园的开发中。在长兴岛郊野公园,就有一个“路绕着树跑”的故事——在公园北部的团结路上有一条慢行道,遇到了一整排40多岁的杉树,开发者没有将树一砍了之,而是将一条道拆成左右两半,夹着树前进,既保护了原有的生态风貌,还能让游人步行时享受林荫。
“我们经常和开发者说,土地腾出来了,先别急,再想一想,想清楚了再干。”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主任顾守柏表示,在郊野公园开发中,“速度”不再是衡量标准,上海追求的是生态功能恢复的质量。
产业“接地气”,游子回家了
生态功能恢复只是土地整治的基本目标,上海以郊野公园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土地整治,其实思虑更远:让农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让空心化的农村迎来复兴。要实现这点,郊野公园不能只满足于潮汐式客流形成的人气,更需要有人扎根于此,而这离不开优势资源和产业。
廊下郊野公园就是一个生动的注脚。公园中的一家植物园艺公司,花卉产品出口欧美,同时还是优秀的园艺观光景点,200多名员工中,90%以上是廊下人,是吸纳本地人就业最多的现代化农场。在廊下,类似的“接地气”产业项目不下50个,比如集种植、培育,和采摘、DIY和科普于一体的贺尔斯草莓学苑,还有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生产服务一体化食品产业链的鑫博海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嗅”到家乡复兴的气息,年少时就离家创业的廊下人陆记毅然回家,2014年底租了数百亩土地打造马术庄园,逐步发展起马术教学、活动策划、摄影、婚庆等服务,回头客越来越多。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场主,不仅生意做得好,还搭起了景点联动平台,为廊下郊野公园内的其他旅社、饭店、果园、农庄介绍客流。
随着郊野公园发展,像陆记这样的“候鸟”越来越多,即使是外乡人,也被廊下浓郁的创业氛围吸引。7年前到廊下做生意的浙江嘉善人陈林根,原来一心一意种蘑菇,在郊野公园带来客流后看到了商机。今年,陈林根追加投资8000多万元,启动110亩的三期综合项目,除了有自己熟悉的蘑菇培育工厂,还打算新建“蘑菇社区”,包括蘑菇主题餐厅和蘑菇主题宾馆,吸引更多人来廊下。“我看好廊下,扎根不走了,我儿子也成了新上海人。”他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