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拆落地”,为何要10年这般久

0
分享至

位于杨浦区殷行街道辖区的中原一村,一片三层楼高的旧住房中,2幢围着绿色防护网的施工建筑高出周围许多。这里是中原一村“拆落地”旧改二期地块,原来的3幢三层楼已拆除,取而代之的2幢六层新楼,建成后居民将回搬此处。

昨天,市政协开展“加快老旧住房改造”提案专题办理情况跟踪活动,考察了中原一村这一“拆落地”改造项目。历时10年,中原一村原计划改建1862套房屋,现已建成和在建的共246套。这样的实事项目何以推进缓慢?

城市更新理念,市民也要知晓

“这是一项有温度的民生工程,能十年磨一剑,持续推进下去,很不容易。”参加考察的政协委员均有此感慨。

中原一村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先天不足”:建房规格低,小区绿化布局、下水道排管也不合理,居民家中漏水、墙体裂缝情况频发。

2006年,杨浦区委区政府决定对小区进行“拆落地”更新改造。所谓“拆落地”,是指居民先通过在外租房过渡等方式搬离老房,然后由政府将老房拆除在原地重建,待房屋竣工后居民再回搬的一种改造方案,改建原则是“拆一还一”。

“这里原来地势低洼,夏天经常积水,房子里没有煤气管道。新建后地基抬高了50厘米,而且有独立煤卫设施。”二期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建成后的户均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十多平方米。

然而,自2007年一期项目启动签约以来,历时10年,一期完成84套旧房改造;2014年二期启动,目前2幢共162套正在开工建设阶段。另外,三期今年3月启动,255户中已有245户签约,剩余10户尚未签约。

操作环节的困难之一来自居民的想法各异:两口之家或三口之家希望原拆原建,居住在成熟社区。人口多的家庭,希望通过“动拆迁”多拿房子改善居住条件。急盼改建的对项目进展缓慢表示不满,希望征收的对这个项目仍在观望。

2015年,市房管部门将中原一村二期列入旧房拆除重建试点,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司法强制途径。对二期16户未签约居民进行了起诉,诉后工作已完成。今年3期未签约的10户居民,也将进入诉讼程序。

“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市政协常委、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孙建平说,“本市城市更新工作,从‘拆改留’转变为‘留改拆’,拆的可能性不大了。这样的城市更新理念市民也需要知晓。”

“居民不理解,或者诉求过高,但心里一定还是有认同感的。”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鸣则建议,需要发挥居民组织自我教育的功能。

旧房改造规范,还应更加细化

中原一村只是上海旧房拆除重建试点之一。“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实施拆除重建改造50万平方米。

哪些地方会采取拆除重建的旧改模式?市房管部门表示,对不属于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风貌区和风貌保护街坊内的,居住不成套的、存在隐患的,采取一般修缮无法解决其安全和使用问题的旧住房,鼓励各区按照相关政策进行试点。目前各区积极性很高,有关试点正在有序实施中。

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仍然不少。除了居民想法不统一,也有来自政策方面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就表示,“涉及旧房改造的政策都是碎片化的,从平改坡、‘穿衣戴帽’到加装电梯,政策一直分散各处”。

“这只会是一项越来越重的任务,因为房子总会老的。”孙建平说,必须要研究“拆落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建议政府要出台更加详细的规范,甚至可以上升为规章。

黄鸣则更关心“标准”问题,“现在各家按照手里的钱以及施工条件,来考虑建几层楼,但铺开之后终要有个规范。”她认为,这一整套的标准应该在试点时同步考虑,并且“必须有别于新建住宅的标准”。

本市相关部门对此也有同感。市住建委、房管局表示,正会同规土部门研究完善拆除重建实施相关文件及配套政策。

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认为,这套规则还应当对拆除重建项目的轻重缓急有所区分,“要考虑以户籍人士和常住人口为主的旧住房优先,没有能力进行独门独户改造的优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旧房也要优先。”

引入社会资本,瓶颈还要打破

资金是旧房拆除重建绕不过去的问题。

“何不引入社会资本?”市政协委员、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王育与其他委员一样,都有此一问。

中原一村的“拆落地”项目,改造后房屋以使用权形式对居民进行安置,居民办理入户后,可按照成套改造后公有住房出售政策办理手续,取得产权证。这也是中原一村项目得以运转下去的原因:公房管理部门对公房进行改造。

“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的最大的障碍是,房屋改造产生的增量,不能变成价值”。杨浦区规土部门负责人说,因为许多旧住房的土地是划拨的,并非走的招拍挂流程,没办法把“房”和“地”统一起来,因此增量房屋办不出产证,无法进行交易。“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做雷锋,没有收益的事自然不会去做”。

事实上,本市相关政策也显示,目前拆除重建试点项目纳入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并使用相关扶持政策,通过拆除重建的增量房屋,除用于安置回搬住户外,各区县仅限于政府回购方式用于各类保障房使用。

“要考虑可持续性问题,社会资本进入的政策瓶颈,并非解决不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凤懋伦说,通过补土地差价也好,或者其他方式也好,“事在人为,只要想做,就一定可以想出办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清华园里悲剧可多了”,清华学生撕破名校滤镜,看的人后背发凉

“清华园里悲剧可多了”,清华学生撕破名校滤镜,看的人后背发凉

梦史
2025-06-28 13:30:10
Shams:雄鹿队与加里-哈里斯达成两年合约,第二年球员选项

Shams:雄鹿队与加里-哈里斯达成两年合约,第二年球员选项

懂球帝
2025-07-02 02:29:08
上海未来10天高温冲40℃!这波热到啥程度?这些细节揪心

上海未来10天高温冲40℃!这波热到啥程度?这些细节揪心

赛尔小开心
2025-07-02 06:25:07
台当局威胁抗战老兵,若参加93阅兵就停俸,张自忠孙子愤怒回应

台当局威胁抗战老兵,若参加93阅兵就停俸,张自忠孙子愤怒回应

林子说事
2025-07-02 07:15:04
真看不出他是同性恋,被判死缓后会有出来的机会吗?

真看不出他是同性恋,被判死缓后会有出来的机会吗?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7-01 13:08:04
52岁亲家公娶45岁丈母娘,女子害羞捂脸,网友:生了娃咋办?

52岁亲家公娶45岁丈母娘,女子害羞捂脸,网友:生了娃咋办?

农村情感故事
2025-06-30 17:44:44
自驾游可极简到什么程度?我们退休两口子自驾游,极简到超乎想象

自驾游可极简到什么程度?我们退休两口子自驾游,极简到超乎想象

全金猫眼
2025-07-01 13:10:02
美国演员争演中国短剧日薪涨7倍

美国演员争演中国短剧日薪涨7倍

观威海
2025-07-01 10:03:18
特朗普公开宣布:以色列伊朗很快会重新开战,美国也不排除再下场

特朗普公开宣布:以色列伊朗很快会重新开战,美国也不排除再下场

boss外传
2025-07-01 10:45:03
华为三进制专利曝光,苏联梦碎技术被它搞成了,全球算力格局变天

华为三进制专利曝光,苏联梦碎技术被它搞成了,全球算力格局变天

小8说科技
2025-07-02 10:23:40
许家印曝出大瓜,还有两孩子!

许家印曝出大瓜,还有两孩子!

梳子姐
2025-03-20 11:31:08
一代男神!清华高考状元,10年VC投资人,转行香港卖保险了...

一代男神!清华高考状元,10年VC投资人,转行香港卖保险了...

金石随笔
2025-07-02 06:26:10
最高9.7分,这5部成人神剧,建议收藏

最高9.7分,这5部成人神剧,建议收藏

来看美剧
2025-07-01 19:07:27
太开放了!屁股夹衣服高开叉到腰!美女超市购物穿成这样?

太开放了!屁股夹衣服高开叉到腰!美女超市购物穿成这样?

说点真嘞叭
2025-06-23 08:36:25
福耀科技大学招生结果已出!原本计划招100人的,最后只挑了50人

福耀科技大学招生结果已出!原本计划招100人的,最后只挑了50人

春序娱乐
2025-06-30 08:33:19
林志玲不断“倭化”眼神凌厉恐惧慌乱 陈冠希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林志玲不断“倭化”眼神凌厉恐惧慌乱 陈冠希的评价终于有人信了

娱乐小丸子
2025-05-30 11:13:17
柴油热值更高!油耗比混动还低,为什么没人拿柴油机当增程器?

柴油热值更高!油耗比混动还低,为什么没人拿柴油机当增程器?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7-02 09:15:51
鹿晗流泪!邓超慌了,蒋欣的秘密竟是为了他们!

鹿晗流泪!邓超慌了,蒋欣的秘密竟是为了他们!

南南说娱
2025-07-01 13:47:11
登上专机前,王毅手握2王牌,冯德莱恩讲的话,欧盟必须给个交代

登上专机前,王毅手握2王牌,冯德莱恩讲的话,欧盟必须给个交代

掌青说历史
2025-07-01 11:32:28
余华:低层次的家庭,脑子里装的大部分是“犟”,一句话就闹翻天

余华:低层次的家庭,脑子里装的大部分是“犟”,一句话就闹翻天

清风拂心
2025-01-06 14:15:02
2025-07-02 12:31:00

上海房产

上海房地产量价齐升!成交增长30%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头条要闻

媒体:大陆通缉的效果来了 台当局保护"资通电军"嫌犯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体育要闻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怎么打NBA?

娱乐要闻

陈赫回应“鹿晗患病”,原因惹人怀疑

科技要闻

卷不动大模型,李志飞只好去做硬件

汽车要闻

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辆,海外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教育
本地
旅游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现代沉稳 糅合法式浪漫

教育要闻

2025山东高考“3+2”专本贯通招录解读(附录取分数线)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亭台觅知音!百年戏楼藏了多少西厢绝唱?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