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李宇嘉:要让楼市调控与长效机制建设“并行不悖”

0
分享至
核心提示:未来,“租售并举”的住房新制度将激活“3个一亿人”的城镇化,这不仅是夯实楼市需求基础的可行路径,而且有助于实现楼市泡沫的“软着陆”,能够避免新房开发空间触顶而导致楼市上中下游“断档”下滑,同时还有助于壮大内需和推进经济转型。

(原标题:要让楼市调控与长效机制建设“并行不悖”)

本周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从近一段时期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走势来看,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全部回落,9个城市环比下降或持平。当前楼市调控正坚持“政策稳定”和“查漏补缺”的总基调,并利用调控政策压力下腾挪出的“窗口期”启动长效机制建设,而这也是下一步楼市管理的重点。其中在长效机制建设上,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实现“租售并举”被寄予厚望。

春节后多地密集进行的楼市调控到现在已接近半年时间,从数据看调控效果显著。热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普遍下滑40%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热点城市房价要么下跌,要么停涨。但很多迹象也表明,热点楼市表面上平稳或回调,然而反弹的压力同样不能忽视。

近期,新华社旗下的《瞭望》周刊报道,个别“限价令”下的楼市存在着以不断翻新的手法来“变相加价”的乱象。比如,录入网签系统是较低的、符合控制要求的房价,但实际房价却高于此。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附加装修合同、购车库的合同、员工购买后转入不限价的二手房等形式,变相提高房价。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虽然回落4.9个百分点,但同比依然增长30.8%,占同期各项新增贷款近40%。考虑到热点城市有部分消费贷款也流入楼市,这显示出楼市杠杆率依然偏高。

另外,目前热点城市相继进入二手住房时代,14个城市二手房交易接近或超过新房的50%。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0个城市中有55个城市的二手住房价格在上涨。同时,调控挤出的需求部分涌入了“类住宅”市场。

基于此,楼市调控下一步应该还会“打补丁”、“堵漏洞”。未来楼市如果要进一步趋于稳定,也应当利用当前这一难得的“窗口期”,把加快长效机制建设作为重点工作。

目前来看,住房领域最大的问题是供求错配。首先,热点城市住房需求两极分化。由于房价太高,新市民(如大学毕业生、新就业人群等)缺乏住房支付能力。其次,基于资产配置和杠杆支持,已拥有产权住房的中等或高收入人群继续购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城镇拥有两套及以上房屋的居民家庭占比达到15%;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户均住房拥有达到1.1~1.3套,总体购房需求开始触顶,但新市民是“刚需”主体,住有所居以及“扎根”城市的愿望强烈。

当前,大城市开发边界已基本划定,开发强度逼近天花板,“摊大饼”式扩张导致城市病愈演愈烈,而高房价背景下城市空间“二次利用”受阻。因此,大城市供地弹性非常低,中短期很难大规模增加供地,很难借助供地来降房价。

即便增加供地,“招拍挂”模式下也很难避免高地价、高房价。由此,即便未来商品住房供应增加了,也难以匹配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因此,为顺应新市民住房需求的特征,适时改变住房供应结构,解决新市民住房需求,让供应匹配需求,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长效机制。

目前,20大城市租房人群平均占比达40%,随着“3个一亿人”战略(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进,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升,未来租赁人群占比或达到50%。

大城市土地出让一块少一块,稀缺的供地应更多转向租赁住房(包括公租房),这不仅能匹配新市民的住房需求,也是对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深入贯彻。近期,热点城市不仅加快供地,供地结构也发生变化,配建租赁住房和企业自持租赁常态化,就足以反映出这一趋势。

比如7月4日,上海发布2幅拟出让地块公告,用途都为“租赁住房”,竞得人须将全部物业自持并出租。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即在大城市,与其将稀缺的土地“一售了之”,还不如拿来建设可循环、流转率高、能够吸引人才、提高城市竞争力、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的租赁住房。

近日,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提出新增地块(含集体用地)建设、新项目配建、国企盘活闲置土地、商办改租赁、集体土地试点建设等多个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同时,深圳、广州、南京等12个热点城市被列入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城市。

此外,九部委文件还强调,要搭建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解决监管缺失、管理无序、信息不对称下乱象丛生和侵权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2016年国务院39号文、今年5月发布的租赁管理办法等均强调“租赁可享受公共服务”,再考虑到入户门槛在降低,租房将成为新市民的重要居住选择。

未来,“租售并举”的住房新制度将激活“3个一亿人”的城镇化,这不仅是夯实楼市需求基础的可行路径,而且有助于实现楼市泡沫的“软着陆”,能够避免新房开发空间触顶而导致楼市上中下游“断档”下滑,同时还有助于壮大内需和推进经济转型。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曝香港某酒店不让大陆游客说中文,店内张贴大字提示:听不懂中文

曝香港某酒店不让大陆游客说中文,店内张贴大字提示:听不懂中文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5 11:20:08
杨瀚森谈NBA的身体对抗:很强硬但比较文明 不会有过度的动作

杨瀚森谈NBA的身体对抗:很强硬但比较文明 不会有过度的动作

直播吧
2025-07-06 09:26:05
布朗尼缺席!湖人遭勇士逆转夏联首败 斯威德24+8克内克特13中3

布朗尼缺席!湖人遭勇士逆转夏联首败 斯威德24+8克内克特13中3

醉卧浮生
2025-07-06 08:52:37
76人惜败爵士夏联开门黑:新科探花28+10丢绝平三分 5号秀13中3

76人惜败爵士夏联开门黑:新科探花28+10丢绝平三分 5号秀13中3

醉卧浮生
2025-07-06 11:35:23
教师暑期8不准引爆全网:上交护照、禁发朋友圈,第7条最扎心!

教师暑期8不准引爆全网:上交护照、禁发朋友圈,第7条最扎心!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7-05 16:28:10
对话K1373次脱线列车乘客:曾浑身是汗,砸窗后舒服多了

对话K1373次脱线列车乘客:曾浑身是汗,砸窗后舒服多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20:02:06
大反转!官方再次通报:K1373温度仅31°,未到破窗程度,网友炸锅

大反转!官方再次通报:K1373温度仅31°,未到破窗程度,网友炸锅

鋭娱之乐
2025-07-05 19:53:12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当地初判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老师也在测血铅

甘肃天水一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当地初判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添加剂超标,老师也在测血铅

澎湃新闻
2025-07-06 10:12:31
机上74人全部遇难,俄方通报载有乌战俘的俄运输机坠毁事件:乌军指挥官下令击毁,对其启动国际通缉

机上74人全部遇难,俄方通报载有乌战俘的俄运输机坠毁事件:乌军指挥官下令击毁,对其启动国际通缉

鲁中晨报
2025-07-05 19:35:02
确认了!他俩已正式结婚

确认了!他俩已正式结婚

鲁中晨报
2025-07-06 07:23:06
70多岁捕蛇老人说,如果蛇常在你家出没,说明3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70多岁捕蛇老人说,如果蛇常在你家出没,说明3个问题,要引起重视

农夫也疯狂
2025-07-06 07:45:53
太突然!44岁知名演员去世!她毕业于辽宁!

太突然!44岁知名演员去世!她毕业于辽宁!

鲁中晨报
2025-07-06 10:27:06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39℃!家长给教室运冰自救!网传公厕却开空调,教育局回应扎心

教育人看世界
2025-07-05 22:18:39
男子邀约朋友用复合弓将邻居家两只猫射杀,重庆警方:2人被行拘

男子邀约朋友用复合弓将邻居家两只猫射杀,重庆警方:2人被行拘

新京报
2025-07-06 09:55:08
火箭正式达成白魔1换2交易!惠特莫尔加盟奇才 休城获两个次轮签

火箭正式达成白魔1换2交易!惠特莫尔加盟奇才 休城获两个次轮签

罗说NBA
2025-07-06 04:47:41
大爷穿破军装坐高铁被富豪嘲讽,到站时上百军人列队,她脸都白了

大爷穿破军装坐高铁被富豪嘲讽,到站时上百军人列队,她脸都白了

今天说故事
2025-07-04 18:26:20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又回应“参选时间”:明年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后,又回应“参选时间”:明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7-06 09:55:26
他们准备了10辆救护车,却说闷罐车里的乘客还不够热

他们准备了10辆救护车,却说闷罐车里的乘客还不够热

基本常识
2025-07-05 15:58:49
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天热跑步谨慎走光,小心“春光乍泄”

女跑者真实经历分享:天热跑步谨慎走光,小心“春光乍泄”

马拉松跑步健身
2025-05-29 13:53:35
为什么维京人以战死为荣耀,而以老死为屈辱?因为老了很屈辱

为什么维京人以战死为荣耀,而以老死为屈辱?因为老了很屈辱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7-06 00:10:05
2025-07-06 12:56: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终于要大干一场 美国政坛巨震要开始了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梅西献2神作:1V3一条龙 半场奔袭连过4人

娱乐要闻

2025上半年最能扛收视5位男演员排名?

科技要闻

"大而美"法案连锁反应:特斯拉或将推"平价车"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血铅超标最多的宝宝一定是吃饭最乖的

数码要闻

华硕宣布北京时间 7 月 22 日举行 Ascent GX10 迷你主机发布会

房产要闻

湖畔微醺夜,与全球大生活家共赴世界庄园理想生活之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