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位居第一大股东,却不想当老大,这还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宝能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位居第一大股东,却当不了家的宝能,还是那个叱咤风云的宝能吗?
就在今天,韶能股份披露了董事会换届结果,并宣布韶关市国资委不再是实际控制人,公司将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姚振华麾下的宝能,曾经贴着“不差钱”的标签,在A股市场挥斥方遒,如入无人之境。万科、南玻、中炬高新、韶能股份,依次进入了姚老板的视野。
时光回到2015年7月,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首次举牌韶能股份,并在一个月后完成三度举牌的“帽子戏法”,以15%的股权跻身第一大股东;韶关市国资委旗下的韶关工业持股14.43%,退居二股东。
其后,韶能股份开门迎客。当年11月,韶能股份公布定增预案,拟向前海人寿、钜盛华定增募资不超过32亿元,投资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项目。若定增顺利实施,宝能系的持股比例将超过30%,姚振华将妥妥地坐上实际控制人宝座,对韶能股份的业务转型也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尽管前海人寿位列第一大股东,韶关市国资委仍被认定为韶能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如今,距前海人寿首次举牌整整两年之后,韶能股份的控制权发生了变动。
韶能股份7月6日公告,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董事会换届选举的相关议案,董事会人数从11人缩减为9人。其中,前海人寿提名两名董事陈来泉、陈琳,陈来泉出任董事长一职;韶关国资委提名的董事人数,从上届的2人下降到1人。有趣的是,陈来泉为韶能股份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上一届董事会时,陈来泉是韶关国资委的提名人选。
前海人寿提名的另一名董事陈琳更为市场熟识。去年底,宝能旗下的南玻A爆发人事动荡,时任高管集体出走,成为市场焦点事件。其后,宝能派出陈琳接管了南玻A,出任该公司董事长。
韶能股份认为,公司不存在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的股东,且任一提名方股东均不能实际控制董事会,均无法对董事会决议产生决定性影响。此外,韶关市国资委已确认公司为国有参股企业,企业性质不再是国有控股企业。综上,公司已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
对于韶能股份的实控人变化,市场人士分析,宝能系原本就是冲着韶能股份控股权去的,并与当地国资达成了默契,如果这次通过改选董事会获得实际控制人地位也顺理成章。
然而,意外的是,向来强悍的宝能系这次居然放弃了控制权!
当然,姚振华今年比较烦,这事儿地球人都知道。今年初,姚振华遭遇监管部门处罚,禁入保险业十年,宝能系核心平台前海人寿的保险业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万科、南玻“夺权”事件接连发酵之后,宝能系在A股市场的人气指数急速下跌,狂放的资本策略也进行了调整。
投行人士从另一维度解读说,A股市场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监管限制较多,将公司认定为无实际控制人,后续的资本运作相对灵活许多。也就是说,没有实际控制人的枷锁,宝能系的进退会更加自如。
请注意!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韶能股份向宝能系“独家发售”的32亿元定增方案,早在2016年5月13日就获证监会审核通过了,但至今没有收到核准文件。今年初,姚振华被保监会处罚后,韶能股份曾两度收到深交所关注函,被问及定增事宜是否会受此影响。当时,公司拍着胸脯说,本次收购的收购主体是前海人寿及钜盛华,不是老板姚振华,没有影响。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宝能早已不是那个原先那个宝能了。假设韶能股份获得定增批文,在宝能系现今的状况下,这笔定增能否成行也存在不确定性。另一现况是,当时设定的增发价格为10.33元每股,韶能股份最新股价为7.24元,倒挂幅度约30%!
当然,韶能股份也留了一手。公司在去年1月回复证监会反馈意见时披露,公司与前海人寿、钜盛华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前海人寿和钜盛华若违约,须按照认购总额的20%向公司支付违约金,即6.4亿元。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定增方案长期搁置的情况下,宝能系后续对上市公司的运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此境况下,韶能股份被认定为无实际控制人,或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宝能系能如愿参与了增发,控制权自然会交至姚振华手里。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不管入主韶能股份是“不想”、“不愿”还是“不能”,宝能系在A股市场的处境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