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来是人们心中的“购物天堂”,繁忙的购物街、宽敞的大商场构成了许多人的香港印象,更有学者将其称为“商场城市”。
“商场城市”是如何得名的?未来,它的路在何方?
走进商场已成为必然
谈到香港,就不可能避开遍布城市各处的商场。在香港,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零售和批发部门工作,零售业是当仁不让的经济核心。相比而言,纽约相关就业仅占整座城市的九分之一,远不及香港。
之所以被称为“商场城市”,是因为商场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与住宅区、办公楼以及交通枢纽牢牢绑在一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之一。
城市中常见的构造是地铁出口直接接入商场,商场之间又以人行天桥相连,人们可以在购物的连续体中悠游无阻。“商场城市”告诉人们,以商场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城市本身。
当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在商场上演,私人购物中心就逐渐发挥出公共广场的作用。加之香港的住宅公寓都特别小,夏天气候炎热潮湿,人们自然就想到去商场里见面、休闲。那里空间大,有免费的冷气,虽然没有具体的购物目标,但一家人随便看看也不妨花一些钱。
于是,对于生活在香港的百万居民来说,走进商场就不再是一种选择,而已成为必然。它让人们感到宾至如归。
博物馆式商场大受欢迎
近年来,香港的博物馆式商场蔚然成风,引起轰动的活动比比皆是。
比如毕加索名画在国际金融中心商场里的展览。当时,布展区域跨越了3层楼面,引来了千万人次前来观赏,就连时任法国总统也受邀出席。又如该商场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合作,将猛犸幼象标本和大猛犸象化石搬到购物中心内让人近距离接触。
对此,香港博物馆爱好者及研究者谢妙思认为,“商场是香港的图腾,主宰着城市空间的命脉。香港人不常去博物馆,平日多逛商场,将展览与商场结合的概念,无疑把香港娱乐至上的都市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谢妙思看来,博物馆式商场将会越来越普遍,两者的边界也会越来越模糊。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人们,传统博物馆的庭院森森、正襟危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对于博物馆的要求。当商场成为新型博物馆,人们期望博物馆渗透到生活之中的想法得以实现轻松有趣的用户体验更是锦上添花,怎叫人不赞美商场?
没有被兑现的承诺
但是,“商场城市”并非完美无缺。
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起,依托建立商场而发展起来的沙田新市镇一直为人所称道。新城市广场、新屯门中心、上水广场等商业建设拔地而起,进驻了百货公司、店铺、影院、餐厅、文娱设施等,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流,为附近住宅屋邨内生活的大量居民提供了方便。
在政府的规划和商业资本的推动下,沙田这个曾经的郊野之地成为了都市空间。但是,早期规划中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理念并未完全实现。
尽管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工商业未能积极导入,区域内提供的就业岗位依然不足。此外,社区内的公共设施的数量也未能符合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大商场与本地社区的融合与生态环境的保育更是缺失。商场虽然热闹,但一个仅仅以购物为主的商业空间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
是时候作出改变
生活在这座城市久了就会感受到,这里的商场具有双重潜力,既可以“腐蚀”城市公共生活,也可以为其做出贡献。有时它通过单一发展割裂城市,有时它又将城市的肌理无限连接,并创造出多样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商场成为了城市的“主入口”,那“飞地”之外,街道遭殃。当街道上没有了城市生活,马路就被降级为一个供人们排队进入奢侈品商店的地方——在尖沙咀广东道的名品店门口,永远有人在街边排队——这是品牌崇拜的真实体现。
在商场的发源地美国,越来越多“死去”的购物中心已经在提醒人们“商场城市”的未来或将终结。许多城市的零售业逐渐离开购物中心,回到城市、街道和市场。如此背景之下,香港不得不思考,兴建更多的商场,关闭市场、消灭街道,是否值得?
事实上,公共空间对零售业的吸引力已是有目共睹。香港热门的“日月星街”混合着本地手工艺商品和各式餐厅成了越来越多城市人的好去处。虽然这些街道也可以说是同购物中心一样以零售业为中心,但他们的发展得益于街道的身份、多样性和自发性。
将商场打碎,城市也许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