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庄站,这座见证了闵行区发展20年风雨的小红楼,今天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莘庄地铁站附楼今起开始拆除作业。作为轨交1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莘庄地铁站每天承载了大量往返市区和闵行的客流,同时周边拥有10多条公交线路,涵盖沪京、沪杭铁路线,无疑是上海西南片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站。
20年前,为了使“闵行必须要造一条连接市中心的轨交线路”,闵行区政府与上海地铁公司签约,负责延伸了原1号线从锦江乐园开始到莘庄站的三个地铁站点基础建设,拉近了闵行区与市区的距离,从此轨交1号线成为促进闵行区日益繁荣的主动脉。
今天上午10点,楼顶的“庄”字首先被拆除,随后铁架从中间被拆成两部分取下,“莘庄站”三个字将被妥善保存。拆除过程中,不少路人和周围居民都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对于每天进出莘庄站,受益于轨交线路带来便利的闵行人,这三个字和屹立于此的老建筑从此成为回忆。
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今天将首先完成楼顶“莘庄站”三个字的拆除工作,剩下整个附楼的拆除将历时40-50天。施工期间会安排好进出站行人的动线。
现场一位居住在莘庄十几年的老闵行人表达了他对莘庄站的感情。当年全家动迁到莘庄北广场,每天去徐家汇都会在莘庄站乘坐1号线。当时的莘庄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字“荒”,莘庄站周边的商业配套相当稀缺。几年后,随着南广场的仲盛商城和贯通老闵行区域的5号线通车,莘庄慢慢开始成为了上海西南片区的重要集散地。亲自见证了莘庄发展,这座老站记录下十几年他不舍的情怀。
告别20年的追忆,闵行地标迎来华丽变身,新地标将为闵行开启新的历史进程
莘庄地区商品房量非常大,然而商业配套和公共交通显然已经跟不上这里增长的人口数量。
1号线和5号线两条地铁线形成了一个屏障将莘庄站分割成了南北两个区域,人行需经过地铁站天桥通过,地面道路需绕行,原本这些被分割的零散用地无法成为完整地块供开发商正常建设。在2010年,上实城开和香港新鸿基两家开发商拿下了这些分散的基地,规划打造建筑面积70万方的TODTOWN天荟项目。
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核心开发模式,围绕公交枢纽打造一座“城”, “城”由办公、商业、住宅、酒店等多种业态组成。在日本东京和香港等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TOD模式被运用得非常频繁。
TODTOWN天荟项目在已有的地铁轨道两侧打桩基,在距离地面14.5米高的位置建造大平台,再在平台上建楼,充分利用零散地块,完成空中造地的工程。新鸿基在香港建造地铁上盖建筑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在大陆属于第一次运用这项领先技术,土地运用的方式非常值得推广。项目到2022年6月将全部竣工,目前一期三栋住宅塔楼结构已封顶,二期酒店和办公开始动工。
对于土地日渐变得稀缺的上海,TOD模式或将变成高效土地利用的发展模式,完善的生活配套加上便利多元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上海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TOD模式项目,TODTOWN天荟无论对莘庄还是整个上海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