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恒大、万科正在向3000亿销售额发起冲击之时,当大多数上市房企交出了一份亮丽的半年报之时,在这轮楼市的狂欢里,有家公司的业绩,却如此落寞。
8月16日,阳光股份(000608,SZ)中报透露,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下滑31.77%,股东应占净利亏损1.3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净利亏损严重恶化,亏损幅度达716%。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受制于住宅销售结转减少。
两年前,阳光股份将投资性房地产视为公司主业,但这两年来,受制于电商、二线城市商业高空置率等影响,该主业发展并不顺利,而住宅销售下滑幅度也较大。
多种迹象表明,阳光股份试图调整区域布局,加码获取一线市场物业,尤其是转型轻资产,但这能让其实现浴火重生吗?
净利持续亏损恶化
在商业地产界,业内更愿意提及阳光股份(证券简称)所实际指代的阳光新业,像位于成都九眼桥附近的“阳光新业中心”,一到夜里,该霓虹招牌特别亮眼。
这仅是阳光新业在全国打造商业综合体项目的一瞥。截至目前,阳光新业旗下项目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等,从外人看来,既然多为核心城市,投资安全边际应该相对较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去年年报的表述中,阳光新业仍不断叫苦,这根源于天津等地供应较大,空置率较高,租金有所下降,还特别点名“成都九眼桥项目写字楼及商业出租遇到一定市场压力”。
去年,阳光新业实现营收6.47亿元,同比下滑52.33%,但股东应占净利达2018万元,相比2014年净利亏损5.85亿元实现爆发式增长,增幅103.45%。
不过,记者细读财报还发现,上述净利扭亏性增长并非经常性损益,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外,仍然亏损约1.2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降低近八成。
2015年,阳光新业购买投资性房地产金额约1.4亿元,其中涉及北京阳光大厦(优惠购、楼盘相册、最新报价)项目装修改建增加成本4586.3万元,上海新业中心主楼项目装修改建增加成本9481.9万元,实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012.8万元。
今年上半年,阳光新业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下滑31.77%,股东应占净利亏损1.3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幅度71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660万元,同比增幅70%,但基于此,计提递延所得税费3680万元,同比增幅103%。
中报透露,阳光新业与三菱商事合营的天津绿游天地项目开业以来持续亏损,位于上海淮海路项目也遭遇经营亏损,针对前者其已提前终止整体租赁协议。
转型方向“摇摆”阴影
今年2月份,新加坡政府资本GIC旗下RECO SHINE PTE LTD正式退出阳光新业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从以战略投资者角色进入到退出长达8年。
这8年中,尤其是前几年,阳光新业受惠于GIC的大力支持,纷纷与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战略合作,从住宅销售转型商业地产运营,受到地产界及多家券商一度热捧。
2013年,《经济观察报》曾刊载了一篇“阳光新业揭秘商业地产循环模式”的专题报道,主要是其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收购模式集中吞下了第一大股东GIC旗下“家世界”资产包中所涉12个商业项目股权,一度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时任阳光新业总裁的万林义曾对媒体解释其商业地产退出模式,这对一直困扰国内商业地产的死结似乎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方案,也让外界看到了一缕曙光。
去年6月初,万林义辞去董事、总裁职务,彻底告别阳光新业,而接替其职位的贺喜仅时隔不及半年也突然辞职。从公告来看,至今该职位仍悬而未决。
除了高层人事震荡之外,阳光新业今年3月份公告拟收购华人文化旗下体奥动力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外界将此视为体奥动力的借壳上市之举,试图转型体育产业。
此消息一出,不少商业地产圈人士对阳光新业正在探索的轻资产模式有些费解,一个疑问是还做不做轻资产。7月14日,阳光股份公告宣布终止收购体奥动力,给出的解释就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最新监管政策导向。
阳光新业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他们仍加大对环一线城市不良资产的收购,进一步处置现有低效资产,提高商业地产运营力度。
按照广发证券的测算,根据阳光新业不同业务的开发和持有模式,采用分步评估法,最终计算其NAV估值总规模75.7亿元,以当前公司最新市值48.21亿元计算,折价38.9%。长江证券给予阳光新业每股NAV估值10.01元,相较于最新股价6.43元/股,折价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