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齐俊杰:未来10年内 房价定会出现暴跌

0
分享至
今日,统计局公布了房地产的数据,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8个,上涨的城市有18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最高涨幅为1.8%,最低为下降0.7%。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9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

根据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上旬全国主要54个城市合计住宅签约71485套,环比上月的64033万套上涨了11.6%,整体市场的涨幅明显加大。分城市看,一线城市环比4月同期上涨了7.3%,二线城市的涨幅达到了16.5%,而三线城市则出现了下滑。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故事,房价真的要回来了。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知名财经评论人齐俊杰在其微博中指出,要分析房价,首先需要剖析一下房地产的利益群体,也就是哪些人最希望房价上涨。

知名财经评论人齐俊杰
知名财经评论人齐俊杰

首先是开发商。拿了那么多的房子在手里,房价不涨就卖不动,再卖不动,就连银行的利息都还不起了。

第二类是开发商的喉舌:某些地产专家。要知道他们虽然是某大学的教授,但讲课才能赚几个钱,更多的收入来源都是开发商给的,什么讲座、论坛、课题研究都离不开开发商的资助,甚至有些专家干脆就是挂靠在房地产企业下面的。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所以必须替人家摇旗呐喊。也不希望主子倒掉。现实情况是很多专家已经感受到了房价不涨,带来的收入下降。

第三类是投资者,炒房人。也就是那些那房子当保值增值手段的人,他们手上通常都会超过3套房子。一旦房子跌,不但资产受到损失,而且很可能血本无归,因为房价一跌下来,成交会迅速收缩,到时候房子根本就卖不出去。如果是那些反复抵押贷款的职业炒房人,恐怕连银行利息都会还不起。

第四类是某些楼市媒体,这点基本跟楼市专家的路子是一样的,楼市下跌,他们也会收入变少且流量下降,再也骗不到潜了。

最后一个就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这个就不解释了。

“那么好了,这五类人勾结在一起,会做什么事呢?就是制造一系列的内容,让房子看起来依然好卖,这个市场依旧上涨?这里面有能出数据的,有能分析数据的,有传播数据的,还有拿数据说事的,基本上全都齐了,所以统计局的数据对我们的参考价值,能有多大十分值得怀疑。”

那么房价要不要涨上去呢?对此,齐俊杰也解释了几点自己看多的理由。

1、 几万亿也好,中国QE也罢,中国政府还在玩命投资,而钱出来必然推高房价。似乎有理。

2、 中国城镇化还在加速,农民要进城,进城就得有房子,那么房价还要涨。

3、 房产税利益博弈太复杂,根本出不来,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4、 地方政府会力保房价不跌,以保证卖地利益的最大化。

5、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背后是巨大的资源优势,也是全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地方,所以房价不会跌。

而同时齐俊杰解释道,自己看空的理由也很充分。

1、 人口老龄化将在2015年形成标志性的拐点,当年日本就是在这样一个拐点之年,出现了房价的拐点。日本在93年之后,房价跌得连自己老娘都不认识了。号称能买下1个半美国的东京,最后连半个纽约都不值了。日本人30年了,房价依然没有缓过来。

2、 中国房价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看,无论国内比还是国际比,都太高了。严重透支了群众购买力,不吃不喝还贷款要还20年以上,这心情好比日了狗。

3、 大城市人口规模受限,未来人口增加将受到制约。

4、 房地产严重的产能过剩,空置房高达10亿平米。至少在3000万套。

5、 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抹平了房子在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降低了某些房产的稀缺性

6、 房产税不会按照现有的上海重庆模式,因为政府根本不赚钱,必然会降低征收门槛,提高税率,所以这是个必然趋势,只是暂时不出,而一旦出台必然是狠狠的一刀。

7、 银行坏账增加,为保障金融安全,银行已经放弃了房地产开发商,减少甚至开始往回抽贷,小开发商资金链条已经十分紧张。崩盘已经十分迫近。

8、 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品,房子也是如此。

最后,齐俊杰直言,房地产的多空对决,进行了10年之久,未来究竟怎么走,其实谁也说不好,确实有些人希望他涨,涨的越高越好,但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操作,往往会发生更加惨痛的后果。

“所以我们在判断价格的时候,首先要抛开主观因素的干扰,也就是把那黑五类人群的意志拿开来分析市场,你会发现,一下房子看多的理由全都不存在了,国家刺激是政府行为,城镇化还是政府行为,房产税也是,只有特大城市人心所向这条,勉强算是客观因素,所以特大城市还会相对坚挺一段时间,再看看空的理由,除了银行的主动撤贷,是主观因素,其他的都是客观存在的,房产税也是必然的趋势。”

而对于房价的走势,齐俊杰坦言,房价短期内还能不能涨,真心不是很清楚,但他坚信未来10年的发展时间内,房价一定会有一次暴跌。涨的越高跌的越惨,中国、以及中国的老百姓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仅此而已。

齐俊杰:未来10年内 房价会有一次暴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钓鱼台国宾馆的17栋别墅楼,根据外宾的级别安排不同的住处

钓鱼台国宾馆的17栋别墅楼,根据外宾的级别安排不同的住处

贱议你读史
2025-05-11 12:53:05
5月12日精选热点:固态电池再传重磅利好,这些核心公司受益

5月12日精选热点:固态电池再传重磅利好,这些核心公司受益

元芳说投资
2025-05-11 21:33:59
俄媒泄露天机,中国海军还有10年时间,等美军主动让出制海权?

俄媒泄露天机,中国海军还有10年时间,等美军主动让出制海权?

关山快讯
2025-05-08 17:25:51
21人破门,国米本赛季所有一线队外场球员均有进球

21人破门,国米本赛季所有一线队外场球员均有进球

懂球帝
2025-05-12 01:18:11
中国最值得去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算合格,你去过几个!

中国最值得去的6个AAAAA景区,去过3个算合格,你去过几个!

晨星驿站
2025-05-10 23:00:04
北京41岁独身女子病逝,未婚未育,无父无母,结果,500万遗产遭瓜分......

北京41岁独身女子病逝,未婚未育,无父无母,结果,500万遗产遭瓜分......

二胡的岁月如歌
2025-04-24 18:32:34
巴基斯坦反击一天后,印度同意停战

巴基斯坦反击一天后,印度同意停战

远方青木
2025-05-11 00:43:34
媒体人:周琦接受采访谈及伤病时过于实诚,会让广厦队更有底

媒体人:周琦接受采访谈及伤病时过于实诚,会让广厦队更有底

懂球帝
2025-05-12 02:41:28
扎心!2024 年离婚率再创新高:中国男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扎心!2024 年离婚率再创新高:中国男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小影的娱乐
2025-05-10 00:13:37
叶挺:当新四军长起初并不被延安认可,不早逝也不太可能成为元帅

叶挺:当新四军长起初并不被延安认可,不早逝也不太可能成为元帅

阿胡
2025-04-29 16:28:14
4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喝多了或伤肝!再爱喝也要管住嘴

4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喝多了或伤肝!再爱喝也要管住嘴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5-07 16:36:28
河北25岁农村女孩,嫁53岁海南亿万富豪,婚后第二年生个大胖小子

河北25岁农村女孩,嫁53岁海南亿万富豪,婚后第二年生个大胖小子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5-11 18:28:13
事实证明,被称作“主持人的渣男”水均益,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事实证明,被称作“主持人的渣男”水均益,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坦然风云
2025-04-01 19:57:41
浙江三桥到底是哪三桥!如今已有两个升级为市辖区

浙江三桥到底是哪三桥!如今已有两个升级为市辖区

城市生态圈
2025-05-11 23:00:03
歼-20被击落的背后:从演习看未来空战法则

歼-20被击落的背后:从演习看未来空战法则

小宇宙双色球
2025-05-09 09:41:43
美国震惊了,中国向世界发行美元债了

美国震惊了,中国向世界发行美元债了

芯怡飞
2024-11-15 12:56:36
西媒曝维尼修斯与皇马新合约:续约至2030年,税后年薪2000万欧

西媒曝维尼修斯与皇马新合约:续约至2030年,税后年薪2000万欧

雷速体育
2025-05-11 14:42:12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重心在端到端大模型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未来2至5年智能机器人重心在端到端大模型

环球网资讯
2025-05-10 22:23:11
一些城市高铁站将会大量过剩(以广州、深圳为例)

一些城市高铁站将会大量过剩(以广州、深圳为例)

林子说事
2025-05-01 03:34:36
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有二三十万了,请记住这几条“保富法则”

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有二三十万了,请记住这几条“保富法则”

布衣粗食68
2025-05-11 14:43:19
2025-05-12 04:08:49

头条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结束: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头条要闻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结束: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哪里教育最卷?哪里成绩最好?

手机要闻

小米16标准版再次被确认:100W+6800mAh,9月底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