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龚爱爱的事件背后,折射出来更多的是人们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房地产行业与公职人员的财富问题。
就龚爱爱本身而言,首先她是一个农商行副行长,房产作为个人财富的象征,对她而言也不能免俗。其次,她来自陕西省神木县,一个因为煤炭造富一批人而闻名的县城。“资源型客户”说的就是这类人,恰恰就是这些人成就了SOHO中国过去的神话。
2012年以前,SOHO中国奉行的是“散售模式”,选择将在北京、上海繁华路段开发的写字楼物业出售,面向的人群主要是来自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等能源产区的“煤老板”、“矿老板”、“羊绒老板”等。据悉,2006年到2011年中期,在SOHO中国的客户中,购买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客户占比50%。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龚爱爱们”这些资源型客户成就了SOHO中国以往抢眼业绩,但也为SOHO中国今日的烦恼买下伏笔。[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