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前9月商品房卖了11.56万亿,全国房价步入“万元时代”

0
分享至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15647亿元,增长3.7%,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3484亿元,同比增长5.6%;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回升0.11点至100.43。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呈现稳中向上的良好势头,而且穿过了5%的数值,说明已经走出了过冷的区间,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这一态势不变,能够成为今年各地稳投资和稳三产的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包晶晶 摄

开发投资额增速全面回正

目前,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已保持了连续4个月同比为正的态势,1~9月份这一数据增至为5.6%。

受到供地结构的影响,全国各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9月起全面回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累计增速分别达到6.5%、0.9%、8.1%、4.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结构来看,住宅投资同比增长6.1%,办公投资同比增长0.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同比下降2.5%。受疫情及库存量过大影响,商业营业用房投资是三类物业中恢复最慢的,住宅投资则是最好的。

另据易居研究院《2020年9月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030亿元,同比增长12%。3月以来开发投资数据已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说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全国房价步入“万元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501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降幅比1~8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9316亿元,增长13.8%,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

“土地购置数据虽然保持负增长态势,但总体上接近于‘不跌’的状态。”严跃进表示,与其他指标相比,土地购置面积没有如预期的快速转正,一方面说明各地依然有把控,大规模的供地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若将数据叠加地价因素,说明今年土地交易表现较好,为各地带来了较为充裕的土地出让金收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今年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36376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1~8月份提高1.4个百分点。

不过,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认为,受房地产融资“三条红线”新规影响,银行对房企的放款将愈加谨慎,房企投资也将更加慎重,未来短期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或将持续放缓。

贝壳研究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9月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878元/平方米,同比上升5.6%,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持续回升。

严跃进指出,“就房价走势看,已走出了过冷区间,同时略有升温。另外从单月数据看,全国房价已经连续3个月突破了万元水平,基本上可以认为全国房价已经步入了万元的时代。”

据不完全统计,7月起全国共61个省市109次推出房地产相关政策,其中杭州、东莞、无锡、深圳、南京、宁波、大连、成都、绍兴等15个城市发布了有关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限售、限购、限贷、限价以及捂盘惜售的政策,防范市场过热,进一步深入打击投资需求,降低房价上涨预期。

百城新增供应创10年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70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降幅比1~8月份收窄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5647亿元,增长3.7%,增速提高2.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598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增速比1~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多家机构均认为,当前房企在“三道红线”融资新规下开始积极调整推盘策略,加大了新盘入市节奏。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9581万平方米,比8月末减少4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419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15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62万平方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9月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量为7529万平方米,而成交量为5228万平方米,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最近4个月,全国百城均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态势,观察历史数据,新增供应已创下近10年的月度新高。

由于供应量井喷,使得9月份供求矛盾突出,那么会否带来新的库存去化压力?对此严跃进坦言,房企在各个城市后续若是有降价促销等政策支持,那么市场交易也不会太差。

随着年底临近,房企出货意愿依然强烈,但四季度房企以价换量的动作将不会大规模进行。据贝壳研究院数据监测,百强房企1~9月累计销售同比增长9.4%,预计百强房企中至少有75%将超越去年业绩。预计未来成交量降幅将持续收窄,成交价格增速将保持稳定。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炸场!温网男单四强全出炉,德约辛纳巅峰再遇,阿尔卡拉斯冲神迹

炸场!温网男单四强全出炉,德约辛纳巅峰再遇,阿尔卡拉斯冲神迹

小小小白看世界
2025-07-10 06:35:26
金球稳了?登贝莱本赛季35球16助,助巴黎夺四冠王+世俱杯进决赛

金球稳了?登贝莱本赛季35球16助,助巴黎夺四冠王+世俱杯进决赛

直播吧
2025-07-10 05:12:18
耿爽的话,乌克兰没听进去,泽连斯基亲自签字,宣布制裁5家中企

耿爽的话,乌克兰没听进去,泽连斯基亲自签字,宣布制裁5家中企

掌青说历史
2025-07-09 09:37:49
女排3-2多米尼加 球员评价:4人满分,4人及格,3人低迷

女排3-2多米尼加 球员评价:4人满分,4人及格,3人低迷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7-10 08:17:29
浙江宁海研判:普通高中2027年、2032年学位缺口达到峰值

浙江宁海研判:普通高中2027年、2032年学位缺口达到峰值

澎湃新闻
2025-07-09 22:26:26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泠泠说史
2025-07-08 09:41:21
我是60后,今年58岁,发现身边很多同龄人的儿女都在啃老度日

我是60后,今年58岁,发现身边很多同龄人的儿女都在啃老度日

蝉吟槐蕊
2025-07-09 08:43:04
强台风来袭,该如何防范?

强台风来袭,该如何防范?

新华社
2025-07-09 15:46:30
退休8年李三江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退休8年李三江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看看新闻Knews
2025-07-09 23:13:10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重归主流,释放了3个信号,社会风向变了!

人民日报呼吁“同志”重归主流,释放了3个信号,社会风向变了!

墨印斋
2025-07-09 11:33:40
前男篮国手孙悦离婚后变化显著,现判若两人

前男篮国手孙悦离婚后变化显著,现判若两人

观察者小海风
2025-07-09 18:13:02
吹捧美国空气香甜的杨舒平,已被驱逐出境,如今回国下场大快人心

吹捧美国空气香甜的杨舒平,已被驱逐出境,如今回国下场大快人心

跳跳历史
2025-06-06 16:41:00
2025巴黎航展订单盘点:在印度被打爆的法国阵风签单不断

2025巴黎航展订单盘点:在印度被打爆的法国阵风签单不断

高博新视野
2025-07-09 10:05:11
成都城北出口高速路收费“悄悄延期”?律师申请公开延期缘由被回复“涉密”,行政诉讼待宣判

成都城北出口高速路收费“悄悄延期”?律师申请公开延期缘由被回复“涉密”,行政诉讼待宣判

大风新闻
2025-07-09 18:10:31
7月9日,人社部一口气连发两条动态,均与养老金调整无关,咋回事

7月9日,人社部一口气连发两条动态,均与养老金调整无关,咋回事

社保精算师
2025-07-09 15:48:13
血铅事件不合逻辑?家长不认可,一星期只吃两次,两地检测差16倍

血铅事件不合逻辑?家长不认可,一星期只吃两次,两地检测差16倍

以茶带书
2025-07-09 15:37:57
厨师招聘,不招共产主义者和LGBTQ+!引众怒…

厨师招聘,不招共产主义者和LGBTQ+!引众怒…

意讯
2025-07-09 23:40:00
日媒:因在亚冠看台殴打中国观众,一日本男子被警方逮捕

日媒:因在亚冠看台殴打中国观众,一日本男子被警方逮捕

直播吧
2025-07-09 22:30:07
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我国将迎来人口死亡高峰?22年1041万人去世、23年1110万,去年呢

酥白
2025-07-09 00:28:16
霍启仁在曼谷举行婚礼,嫂子郭晶晶全程忙前忙后,笑得合不拢嘴

霍启仁在曼谷举行婚礼,嫂子郭晶晶全程忙前忙后,笑得合不拢嘴

墨印斋
2025-07-03 15:15:45
2025-07-10 10:16:50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女演员在餐厅当服务员:若找全职 月薪4000元问题不大

头条要闻

女演员在餐厅当服务员:若找全职 月薪4000元问题不大

财经要闻

潮玩规模破千亿的幕后故事

体育要闻

开了16年F1,他终于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娱乐要闻

周杰伦开抖音号疯涨三百万粉丝

科技要闻

三星推三款折叠屏机 Fold 7起售价1999美元

汽车要闻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 天神之眼全面OTA升级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025呼和浩特市市区普通高中统招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

亲子要闻

直到看到50名幼儿家长深夜求助,才惊觉这份通报是多么地敷衍无情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成交活跃!改善项目霸屏领跑!2025上半年广州热盘榜出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