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宽松”出来的资金,不能流入楼市

0
分享至

中央政治局5月15日召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而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提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应该会对特别国债作出安排。根据专家的分析,预计今年我国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将分别为5.2万亿元和6.1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加9960亿元和1.76万亿元。

而今年1月6日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3月16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元资金;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4000亿元资金。总计释放了超过1.75万亿元资金。

以上几项加起来的资金约有4.5万亿元。与西方一些主要经济体肆无忌惮的货币放水相比,我们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已是相当克制。

虽然没公开说,理智上也不认同房地产救市的想法,但很多地产界人士内心是窃喜不已的,以为所在行业又能分一大杯羹。这些资金的投向,有些已有明确指引,有的尚待明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允许流入房地产市场。

财政部4月3日要求,地方政府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收储和房地产相关项目。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月22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一定要监控资金流向,对于违规把贷款流入到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5月10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摘引中央和监管部门的这些政策表述,就是要提醒房地产从业人员,即便是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国家也没有用房地产来托底的想法。

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刺激经济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为什么现在不能再用这个手段?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两点。

一是与房地产有关的信贷已经占据整个信贷总量的最大份额,如果再让前述“宽松”出来的资金流入房地产,那必然会挤占其他行业的资金。而实体经济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就更难拿到钱了。

二是房价已然高企,如果允许更多资金涌入房地产,必然会带来房价的新一轮上涨。前段时间,有的豪宅项目“秒光”,引起舆论关注。其实,这只是个别城市的少数项目,不是普遍现象,有的城市比如北京的限竞房销售情况仍然很不理想。那人们担心什么呢?就是担心这种现象会蔓延,从而引发房价大面积上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再来一轮上涨,不仅刚需和刚改人群难以承受,它导致的社会成本大幅上升也是整个城市难以承受的。短期收益远大于中长期伤害,因此决策层断然舍弃了这种选择。

2018年下半年楼市进入调整以来,有些城市根据“一城一策”的原则,对调控措施进行了微调。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少数三四线城市有了放松调控的试探。但我们都看到了,只要是涉及放松限购限贷的,都行不通,都会被上级叫停。这应该很清楚了,房地产调控的基本原则不容挑战。

那如何看待3月下旬以来商品房销售回暖?其实我早就跟朋友们讲过,房地产一定是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住房消费只会延迟不会消失。所以,当售楼处打开,刚需就会戴着口罩进来买房;当小区可以看房,二手房成交就会增长。

3月下旬至4月,是此前因为疫情耽搁积累的需求的释放。如果将这段时间也称为楼市“小阳春”,那么它的时间就会顺延一些。目前来看,5月的成交情况也会较好。要判断楼市是不是真正回暖,需要用5-6月的成交量与去年的数据比较。

又如何看待今年以来尤其是近期土地市场的升温?首先,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降低的情况下,确实有加快土地出让步伐的动力。其次,增加土地供应,有助于缓解房价压力,也是保持房地产调控的应有之义。再者,目前土地市场仍属温和,溢价有所上涨但可控,而一线城市土地成交较好,不等于三四线城市也很好,何况,即便是一线城市也有地块流拍。

地方政府即使有心卖更多的地,没有房企敢拿也没用。我们看到,之所以土地成交溢价率稳步上升,就是因为房企敢拿、敢抢了。除了前面说的,市场成交情况较好之外,房企资金成本便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流动性宽裕的一大表征,就是资金成本下行。所以,房地产虽然不能直接分到4.5万亿的一部分,但还是间接受益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细思极恐!盘点那些证明世界是虚拟的事!兰州拉面馆的诡异!

细思极恐!盘点那些证明世界是虚拟的事!兰州拉面馆的诡异!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6-13 00:10:03
已吸引4万粉丝!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暗示明年参选,将对共和党构成哪些威胁?

已吸引4万粉丝!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暗示明年参选,将对共和党构成哪些威胁?

红星新闻
2025-07-06 14:27:09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里约热内卢开幕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里约热内卢开幕

新京报
2025-07-06 20:47:08
东南亚杀出黑马!老挝GDP全球前五,中国铁路改写国运密码​​

东南亚杀出黑马!老挝GDP全球前五,中国铁路改写国运密码​​

科学知识点秀
2025-06-29 07:00:06
郭晶晶霍启刚登山东舰参观,霍震霆让C位给儿媳,郭晶晶穿得好美

郭晶晶霍启刚登山东舰参观,霍震霆让C位给儿媳,郭晶晶穿得好美

鋭娱之乐
2025-07-06 17:25:52
我真的要被刘恺威惊到了!这世上居然真有人能狠下心和杨幂离婚?

我真的要被刘恺威惊到了!这世上居然真有人能狠下心和杨幂离婚?

小光侃娱乐
2025-07-06 10:20:07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柴刀夫司机
2025-05-28 09:26:19
爆料:日本将出口6艘

爆料:日本将出口6艘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7-06 15:59:54
许倬云:我对伟大人物已不再有敬意与幻想

许倬云:我对伟大人物已不再有敬意与幻想

投稿指南
2025-06-06 11:38:43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李小璐有二胎了?家中出现婴儿椅和小男孩,疑似删除网友质疑评论

郑丁嘉话
2025-07-06 09:52:53
莎拉,你对中国的态度,终于被中国的一纸禁令验证了!

莎拉,你对中国的态度,终于被中国的一纸禁令验证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06 14:51:07
7月“涨价潮”来了!这3样东西开始变贵,你还以为没事?

7月“涨价潮”来了!这3样东西开始变贵,你还以为没事?

平说财经
2025-07-06 09:36:43
这就是英国:不是乌克兰该挺住,而是我们都该站出来!

这就是英国:不是乌克兰该挺住,而是我们都该站出来!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4-26 09:28:42
日本科学家发现:食指和无名指哪根长,关系你的性能力有多强!

日本科学家发现:食指和无名指哪根长,关系你的性能力有多强!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07-06 07:20:15
甲板“太粗糙”,消息传出去印度又要笑话山东舰了

甲板“太粗糙”,消息传出去印度又要笑话山东舰了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07-06 17:02:08
2025年世俱杯产生最终四强后最终夺冠赔率

2025年世俱杯产生最终四强后最终夺冠赔率

底格里斯何
2025-07-06 12:47:42
2025年本科专业热度排名前50

2025年本科专业热度排名前50

户外阿毽
2025-07-04 11:20:36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健身迷
2025-07-06 10:16:59
笑不活!当我用中老年的语气跟物业沟通,事情就会方便很多

笑不活!当我用中老年的语气跟物业沟通,事情就会方便很多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7-06 16:47:32
乌军情总局:俄罗斯向亚美尼亚调兵

乌军情总局:俄罗斯向亚美尼亚调兵

头条爆料007
2025-07-06 09:49:05
2025-07-07 01:36:49

上海房产

戴德梁行:上海二季度写字楼区域分化明显 零售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体育要闻

陈登星法国扣篮大赛夺冠!高举国旗庆祝

娱乐要闻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 传和关晓彤分手

科技要闻

小米YU7首批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亲子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科普|女性为何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

教育要闻

2026qs排名完整名单发布后,会被中国学生挤满的英国大学!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伊冲突后 哈梅内伊首次公开露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