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虹口北外滩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上海的水上门户,中西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上海城市品格和城市精神塑造,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就一起来回顾虹口北外滩的沧桑往事吧。
“下海”在哪里?
上海既然被叫做“上海”,那么下海在哪里呢?有上必有下,有南必有北,在中国地名上,这似乎是一种古已有之的惯例。“上海”,其实有与之对应的“下海”。
舟帆云集的下海铺
南宋年间,上海沿袭唐朝的建制,还是一个小镇。为改善吴淞江(今苏州河)的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每隔五里许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人工河)成为“浦”。当年吴淞江的南岸有一个浦,叫“上海浦”,在吴淞江北岸,近虹口海门路一段,亦有一个浦,叫“下海浦”,为当年渔民出海捕鱼的起始点。
1870年上海港码头分布图
建于乾隆年间的下海庙(位于今昆明路海门路口),就是因为庙宇前有这么一条下海浦而得名。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这一带也因此唤作“提篮桥”。因为年久淤塞,只得填平。我们现在说的下海,是指下海浦曾经流经的地方,也就是当年渔民在芦苇苍苍的岸边,泊舟晒网,腌制鱼干的场所,大致是以东大名路杨树浦路交会处为中心点,再向周遭延伸,即今日北外滩一带。
1937年黄浦江主要码头分布示意图
北外滩一带襟江带海。明永乐初年,治水开河,吴淞江和黄浦在陆家嘴汇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浦江合流”水利工程,形成了黄浦江新航道。至明中期,黄浦江江面壮阔,水深湍急,为天然良港,海轮可直抵城下。上海开埠后,从1845年,第一个码头“虹口码头”始建,到1949年,北外滩沿江建有扬子江码头、招商局中栈码头、汇山码头、杨树浦码头、黄浦码头等12个码头,以及兄弟仓库、沙逊仓库、马登仓库等数十个仓库,为上海面向世界的水路港口。
19世纪中叶的虹口港
从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美商、英商、日商、轮船招商局等,在虹口沿江抢滩,建码头,盖仓库,造堆栈,开船厂,竞争激烈。结果是小码头被兼并,木码头和驳船码头被钢筋水泥框架码头所取代。到了上世纪20至30年代,虹口的港口成为东亚的航运中心之一。江水悠悠,汽笛声声,看十里港口,聚八方巨轮,吞吐海外货物,吸纳外来文明。依靠航运业的支撑、辐射,以港兴市,推进了虹口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
邮政大楼外墙玻璃上的弹孔
从苏州河水缓缓流过的四川路桥上向北望,看到的第一幢建筑,就是马蹄型的邮政大楼。这是一幢白色巨柱支撑,水磨石外墙,绿色窗框,钟塔楼高耸,气势磅礴的西洋古典主义建筑。它1924年建成后,作为上海邮政总局启用,总建筑面积2529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187间。其中二楼营业大厅面积为1200余平方米,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
初建成的上海邮政大楼全景
1949年5月,我人民解放军在四川路桥苏州河南岸,曾与驻守在对岸邮政大楼的敌军激烈枪战。
电影《战上海》中的上海邮政大楼
当竹竿顶着一件白衬衫,从邮政大楼顶部玻璃窗里伸出来,表示缴械投降时,战士们欢呼雀跃:“胜利啦!”硝烟火药味渐渐散去了,但邮政大楼外墙顶部的两块大玻璃上,布满了这场枪战洞穿的累累弹孔。
邮政营业大厅
现这幢大楼为上海邮政博物馆。60多年过去了,那两块留存弹孔的大玻璃,作为历史见证,至今未换。
解放军向四川路北侧邮政总局的残敌猛攻
当年拍电影《战上海》时,解放军与邮政大楼的敌军交火那场戏,本应该在四川路桥上拍摄,但因其是主干道,有21路电车等公交车通过,怕堵塞交通,就改到距四川路桥数十米,东面的乍浦路桥上去拍了。
邮政大楼钟塔基座旁的信使群雕
199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邮政大楼榜上有名。现上海邮政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有电梯可直达屋顶花园,登高望远,一览苏州河两岸的旖旎风光。
(原标题为《「记忆」见证上海滩历史沧桑,北外滩一带的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