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潮,恰是房地产企业“大鱼吃小鱼”之时。大房企敢于在行业寒冬期低价并购中小房企资产,是出于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保证规模发展的诉求,不管是1000亿元、5000亿元还是7000亿元,先把规模做上去,并在尽可能保证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完成规模增长的目标。
11月28日,新京报记者从上海土地市场网站了解到,上海新挂出位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的3宗居住用地,总出让面积约为14.76万平方米,竞买保证金累计约为9.01亿元。
在持续调控、市场降温、融资变难等重重压力下,房企告别高周转,寻求转型,这也是在布局未来。11月26日,2019年华夏房地产投融资高峰论坛暨金瓴奖颁奖盛典上与会专家发表了上述观点。同时专家认为,中国城镇化还在继续推进,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仍然支撑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行业走向、融资都将面临新的转机。
截至2018年年末,包括住宅、办公、宾馆等在内的上海各类房屋实有建筑面积已达13.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8%。其中,上海市居住房屋面积达6.9亿平方米;高层建筑达到4.76万幢,比上年新增1335幢,合计4.7亿平方米。
11月27日,仲量联行发布《全球资本流动》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7月至9月,亚太区商业地产投资交易额同比增长18%,达420亿美元,创下有记录以来第三季度最佳表现。亚太区前三季度的总成交额已达1280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0%,远超全球1%的平均增幅。